我国梨产业发展战略思路——专访河南农业大学吴国良教授
本刊记者:吴教授您好!您多年从事梨育种工作,请您谈谈我国梨的育种状况,以及目前我国主要的栽培品种。
吴国良教授:我国梨的栽培品种主要是通过有性杂交育种和引种获得。一般通过杂交育种或引种获得的栽培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周期很长,多在十年以上,而且比较复杂。目前,我国梨的主要栽培品种包括东方梨和西洋梨两大类。东方梨主要产于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包括白梨、沙梨和秋子梨等;西洋梨主要产于美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主产国有美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例如,河北的雪花梨、鸭梨,安徽的砀山酥梨,东北的苹果梨,新疆的库尔勒香梨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栽培品种。
本刊记者:我国梨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梨的市场竞争力并不高,尤其是出口率很不理想。吴教授,请您谈谈制约我国梨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吴国良教授:目前,我国梨果生产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第一,果农管理不科学。①盲目使用农药。我国果农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技术水平较差,管理果树不科学。防治病虫害用药时,经常是根据别人的用药种类及用量对自家果树进行喷施,而没有依据自家果树发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喷施。大多存在喷药次数多、用药种类不规范、农药浪费和果园污染等现象。这不仅延误了病虫害防治,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污染了环境。②重产量,轻品质。大多数果农重视梨果产量,而忽视梨果品质,往往错误地认为产量越高,经济效益就会越大。他们往往试图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果树的栽培数量及单株果树上的结果率来增加产量,殊不知这样会造成果园通风效果差、光合作用下降以及梨果的养分供应不足,最终导致梨果品质下降。因此,果农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注重梨果品质的提升,品质一旦上升,价格就会提高,经济效益就有增加。
第二,品种结构不合理。我国作为梨的原产地之一,拥有14个种2 000余个品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主栽品种比较单一,早熟品种少,晚熟品种较多,造成早上市的梨果供不应求、迟上市的梨果销售压力大的局面,并且梨果深加工不足,不适应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产生果品销售相对结构性过剩。
第三,区域化布局不合理。我国梨树的种植范围很广,西起新疆,东至海滨,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除我国海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少数地区外,其他各省均有规模种植。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及海拔等地理环境间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新疆等地区气候相对干燥,白天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因此,新疆的库尔勒梨不仅甜度高,而且病虫害危害轻;而豫东等位于平川水大的地方,昼夜温差小、雨水足,导致梨果发病严重,品质降低。因此,如果将砀山酥梨引种到山西等地,品质就会大幅提升。而实际生产中,很多果农因缺少全面、科学、合理的规划,致使一些梨园在未见到效益的情况下就变成劣质杂品园,甚至逐渐被毁掉。
第四,梨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低。我国的梨产业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存在地块零碎、经营规模较小、缺乏统一的生产管理规范、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导致梨果品质与市场需求不适应,梨产业整体竞争力不高,在国际市场上更是难以立足。同时,与风云变幻的大市场相比,分散的小农户生产经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很难实现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一体化发展,标准化生产技术也难以得到推广与应用,终端产品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地位。如今,虽然已出现一些龙头企业,但企业规模较小、数量较少,没有与果农形成合作共同体,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对产业带动的力量不够。
本刊记者:请问吴教授,我国梨果产业为了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满足市场的需要,未来的发展策略有哪些?
吴国良教授:我国梨产业未来的发展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有机生态果园。有机产品或无公害产品一般外观、色泽不好看,很多果农担心市场销售不好。另外,有机产品由于不使用或少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产品产量降低。因此,很多果农为了保证经济效益,一般不愿意发展有机产品。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健康食品,有机产品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农业上化肥、农药的残留流入土壤,会造成土壤板结,对地下水及河流产生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而发展有机产品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可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因此,有机生态果园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发展梨果产业旅游观光采摘园。观光采摘园是充分利用果树和果品资源,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合理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景观、农业展示、农产品采摘与生态旅游融为一体。目前,观光采摘园、都市村庄等农业生态旅游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它不仅可以使都市人体验农业劳作,享受田间乐趣,还可以欣赏农业风光,感受农村的民情风俗。发展梨果产业旅游观光采摘不仅可以促进梨果的营销,增加经济效益,还能减少梨果收获时的劳动力,减少梨果加工、储藏、运输等成本。
第三,实现产业化规模经营。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机械化、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模式,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经营无法适应未来农业的发展。农场主、涉农公司、合作社是我国农业未来的主体。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广泛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政府应加强对果树产业协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快梨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使梨果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每个环节都做到规范有序,完善梨果产业链,做到精细分工、高度合作,促使梨产业朝着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促进梨果的标准化生产及深加工,提高梨产品的出口率,增强我国梨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四,加强产业引导。政府应成立相关行业组织,全面掌握国内外梨果产业发展状况,实时监控市场动态,建立梨果市场信息中心,及时发布梨果产业动态信息(包括梨果产业的生产、消费、出口情况),预测国内和国际梨果市场的发展趋势,为企业、果农做好信息服务和政策引导。
本刊记者:目前,分子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育种工作中。请问吴教授,分子技术在梨育种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您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态度?
吴国良教授:目前,分子技术仅是育种的一种辅助手段,也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主要应用于基础研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利用分子技术可以标记蔗糖转移蛋白,通过增加蔗糖转移蛋白基因的含量,可以增加糖的运输转移速率,从而增加梨的甜度。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转基因食品目前存在很大争议,如欧洲、日本、新西兰等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美国比较推广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好估测,只能由消费者自己选择。
本刊记者:吴教授,从您的经历来看,谈谈您对梨产业的期望或感悟?
吴国良教授:国际梨果业间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变农户的经营观念,实现梨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为梨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生产出合格的绿色无公害梨果,突破“技术贸易壁垒”,增强梨果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希望更多有知识、懂技术的农业院校毕业大学生可以去农村创业就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也可为我国农业发展添砖加瓦,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本刊记者:邵冰欣张瑞
吴国良,1958年12月生,中共党员,现为河南农业大学果树学科省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果树遗传育种的研究,现任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常务理事、柿分会常务理事,为山西省果树专家顾问组成员、省园艺学会理事、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成员、全国农牧渔丰收奖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