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良,沈足金,朱玉祥,曹亮亮,冯明慧
(桐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浙江桐乡 314500)
文献著录格式:马良,沈足金,朱玉祥,等.氮磷钾肥对油菜浙油50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3):356-358.
氮磷钾肥对油菜浙油50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马 良,沈足金,朱玉祥,曹亮亮,冯明慧
(桐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浙江桐乡 314500)
文献著录格式:马良,沈足金,朱玉祥,等.氮磷钾肥对油菜浙油50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3):356-358.
摘 要:在2012—2014年研究氮、磷、钾肥施用对油菜浙油50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籽粒3年平均产量氮磷钾硼配合施用为2 535.7 kg·hm(-2),比缺氮、缺磷和缺钾处理分别增产1 339.9,827.2和592.0 kg·hm(-2);氮磷钾硼配合施用油菜浙油50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最优,地上部(茎叶和籽粒)各养分累积量均最高;经济效益也最高,达到5 601.1元·hm(-2),比缺氮、缺磷和缺钾处理3年平均分别增收5 417.4,3 624.5和2 359.3元·hm(-2);氮磷钾硼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表观利用率(即肥料利用率)3年平均分别为31.9%,12.8%和50.7%,氮和磷肥利用率偏低。氮磷钾硼配合施用是保证油菜浙油50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关键词:油菜;氮磷钾配施;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利用
油菜是产油率最高的油料作物之一,菜子油是中国传统的食用油,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在我国食用油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油菜是桐乡市主要冬季作物之一,2000—2006年种植面积在0.55万hm2以上。由于油菜种植方式仍多以人工移栽或直播为主,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不足,加上劳力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的增加,种植油菜的效益不断下降,2010年至今桐乡市油菜播种面积持续减少[2]。随着油菜种植面积的日益减少,挖掘油菜增产潜力、引进高产优质品种及改进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农技人员的关注和重视。为此,以双低高油油菜品种浙油50为材料,经过2012—2014年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桐乡市油菜的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1材料
试验于2012—2014年在桐乡市引种示范中心试验田进行,地理位置30°41′N,120°32′E,年降水量1 152.6 mm,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243 d,年日照时数1 477.9 h。供试土壤为水稻土,土壤理化性质为pH值6.69,有机质含量23.2 g·kg-1,全氮1.64 g·kg-1,有效磷17.8 mg·kg-1,速效钾90.5 mg·kg-1,排灌条件良好。供试油菜品种为浙油50。
1.2处理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氮磷钾硼配施(NPKB);处理2,不施氮(PKB);处理3,不施磷(NKB);处理4,不施钾(NPB)。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1 m2,重复3次。NPKB处理整个生育期养分施用量分别为N 190 kg·hm-2,P2O570 kg·hm-2,K2O 80 kg·hm-2,B 1.65 kg· hm-2,其他3个处理相应的不施氮、磷、钾肥。氮肥分3次施用,基肥∶腊肥∶薹肥5∶2∶3,磷、钾、硼肥均作基肥一次性施用。3年试验油菜播期、移栽期和收获期分别为2012年9月24日,12 月5日,翌年5月22日;2013年9月27日,11 月25日,翌年5月18日;2014年9月27日,11 月22日,翌年5月20日。移栽密度为10.05万株· hm-2。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1.3测定项目
2012—2014年3年试验土壤样品均在播种施肥前采集,取0~20 cm耕层土壤,经自然风干后过10目筛用于土壤pH值测定,过60目筛用于其他性质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的详细测定步骤参见文献[3]。油菜成熟后各小区随机取样6株,考查株高、有效分枝部位高、一次分枝数、每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等指标。考种完成后,取2株代表性油菜装于网袋中自然风干,然后按茎秆、角壳、籽粒分样,用植物粉碎机粉碎过筛供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测定。与肥料利用率有关的主要指标计算方法[4-5]如下:
氮肥偏生产力(PFPN,kg·kg-1),指单位投入的肥料氮所能生产的作物籽粒产量,PFPN=Y/F,Y为施氮后所获得的籽粒产量,F代表施氮量;
氮肥农学效率(AEN,kg·kg-1)=(施氮区作物产量-不施氮区作物产量)/施氮量;
氮肥表观利用率(REN,%),反映作物对施入土壤中肥料氮的回收效率,REN=(U-U0)× 100/F,其中U为施氮区作物收获时地上部氮总累积量,U0为无氮区作物收获时地上部氮总累积量;
氮肥生理利用率(PEN,kg·kg-1),是作物地上部每吸收单位肥料中的氮所获得的籽粒产量的增加量,即PEN=(Y-Y0)/(U-U0);
氮肥贡献率(CRN)/% =(施氮区产量-不施氮区产量)×100/施氮区产量。
同理,分别计算磷、钾肥利用率。
2.1生育期和农艺性状
试验结果表明,3年试验的NPKB处理,浙油50在9月24—27日播种,11月22—25日移栽,3 月17—9日初花,5月18—22日成熟,从播种到成熟的全生育期为234~241 d。
表1表明,3年油菜浙油50的平均株高为141.6 cm,单株有效角果数平均为272.2个,每角果粒数平均为23.6粒,千粒重平均为4.56 g。分析表1中产量构成因子可知,油菜的株高与氮肥施用密切相关,PKB处理的株高均最矮,3年平均123.6 cm,显著低于NPKB处理(除2013年外),但与NKB,NPB处理差异不显著。单株有效角果数以NPKB处理最高,3年平均为272.2个,与NPB处理差异不显著,与NKB,PKB处理差异显著;PKB处理3年平均为268.5个,显著高于NKB处理;PKB处理最低,说明施用氮肥可以明显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NPKB,PKB,NKB和NPB处理3年平均分别为23.6,21.3,22.9和23.0粒,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012年度试验中各处理千粒重差异不显著,2013 和2014年度试验,NPKB处理千粒重最大,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表1 2012—2014年不同施肥处理对浙油50农艺性状的影响
2.2产量和经济效益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籽粒产量和产值影响显著(表2)。NPKB处理油菜籽粒产量最高,平均为2 535.7 kg·hm-2,相比于PKB,NKB和NPB处理,3年平均增产量分别为1 339.9,827.2和592.0 kg· hm-2;NPB处理次之;PKB处理最低。NPKB处理比PKB处理3年平均增产率为112.0%,比NKB处理增加48.4%,比NPB处理增加30.4%。本试验中各肥料增产效果表现为N>P>K。表2显示,NPKB处理产值最高,3年平均为11 967.6元·hm-2,扣除肥料、人工等成本,经济效益达5 601.1元· hm-2;比PKB,NKB和NPB处理,3年平均增收5 417.4,3 624.5和2 359.3元·hm-2。
2.3油菜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由表3可以看出,在PKB(缺N),NKB(缺P)和NPB(缺K)处理的基础上相应地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能显著提高油菜地上部(茎叶和籽粒)养分累积量。NPKB处理油菜地上部各养分累积量均最高,籽粒中氮磷钾累积量3年平均分别为74.5,19.3和17.2 kg·hm-2,茎叶中则分别为24.3,3.7和122.9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KB处理各养分累积量均最低,除茎叶中磷素累积量与NKB处理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处理差异均显著。
表2 2012—2014年不同施肥处理对浙油50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表3 2012—2014年不同施肥处理对浙油50茎叶、籽粒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油菜氮肥偏生产力3年平均为13.3 kg·kg-1,2012和2013年间差异不显著,但与2014年差异显著;磷肥和钾肥偏生产力3年平均分别为36.2和31.7 kg·kg-1,年份间差异显著性情况同氮肥。氮、磷、钾肥农学利用率3年平均分别为7.2,12.1和7.5 kg·kg-1,氮、磷肥农学利用率2012和2014年差异不显著,但与2013年差异显著,钾肥农学利用率年份间无显著差异。氮、磷、钾肥表观利用率3年平均分别为31.9%,12.8%和50.7%,氮肥表观利用率年份间差异显著性同氮肥偏生产力,磷肥表观利用率年份间差异显著性同磷肥农学利用率,钾肥表观利用率年份间差异不显著。氮、磷、钾生理利用率3年平均分别为22.5,94.1 和14.6 kg·kg-1,年份间差异均不显著。
表4 2012—2014年不同施肥处理浙油50的氮磷钾肥效率
3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硼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油菜植株株高和单株有效角果数,使每角果数和千粒重维持在较优水平,从而增加油菜籽粒产量,这与邹小云等[6-7]的研究结果类似。在试验区域内浙油50生产中氮磷钾肥的增产效果为氮>磷>钾,施氮、磷和钾肥油菜籽粒增产率分别为112.0%,48.4%和30.4%,这与李宝珍等[8]的研究结果相符。在氮磷钾硼配合施用条件下浙油50产量最高,获得的产值也最高,扣除人工、肥药等成本,经济效益达5 601.1元·hm-2。本研究结果表明,氮、磷和钾肥料表观利用率(也可称吸收利用率)3年平均分别为31.9%,12.8%和50.7%,其中氮肥和磷肥表观利用率偏低,提高氮肥和磷肥表观利用率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汉中.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2):300-302.
[2]桐乡市统计局.桐乡市统计年鉴:2010—2015[DS/OL]http://tjj.tx.gov.cn/tjz1/tjnj/.
[3]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4]CASSMAN K G,PENG S,OLK D C,et a1.Opportunities for increased nitrogen-use efficiency from improve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irrigated rice systems[J].Fie1d Crops Research,1998,56(s1/2):7-39.
[5]彭少兵,黄见良,钟旭华,等.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9):1095-1103.
[6]邹小云,陈伦林,李书宇,等.氮、磷、钾、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5):917-924.
[7]邹娟,鲁剑巍,陈防,等.氮磷钾硼肥施用对长江流域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35(1):87-92.
[8]李宝珍,王正银,李加纳,等.氮磷钾硼对甘蓝型黄籽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5,42(3):478-479.
(责任编辑:张才德)
作者简介:马 良(1985—),男,农艺师,硕士,从事土肥技术推广和土壤安全研究工作,E-mai1:tianma-2008@163.com。
收稿日期:2016-01-16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3-0356-03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