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南
奏响自主创新最强音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
□王启南
五年一个新标杆,五年一个新跨越。
这是实现跨越提升的五年。“十二五”期间正值全球经济处在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40、41所抓住市场机遇,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了两个“翻一番”。
这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五年。“十二五”期间,40、41所共承担电子测量仪器及元器件科研项目近700项,较“十一五”增长近200%,突破诸多关键技术并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并得到广泛应用。
这是深化改革发展的五年。从40研究所和41研究所“一体化”管理实施,到整合资源形成仪器仪表专业公司,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条件建设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更上新台阶,为中国电科仪器仪表专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电子测量仪器产品市场销售逐年递增,2015年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一番”。元器件产品市场销售额2105年增长为2010年的5倍以上;养殖电子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70%以上,国际市场较快增长;消防设备市场销售2015年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4倍,其中,2015年火灾探测器产销量与2010年相比增长235%,控制器产销量与2010年相比增长183%。
一组组辉煌数字见证了40、41所人梦想的“核聚变”:超额完成集团公司批准的“十二五”目标任务。测试仪器技术开发取得群体性突破,特别是以矢量信号发生器、多功能矢量网络分析仪为代表的新一代微波毫米波测试仪器,实现从模拟到数字、从稳态到瞬态、从窄带到宽带、从线性到非线性的四大跨越,综合技术水平国际先进,打破了西方对我国高端微波毫米波测试仪器的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在载人航天、探月、抗战胜利日阅兵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活动中发挥了很好的保障作用。近200项仪器成果以占比70%的规模参加“十二五”仪器成果展,受到高层领导的高度评价。
核心元器件实现自主可控。在继电器、连接器及组件的研制方面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诸多结构、材料和制造工艺技术难题,打破国外产品禁运和技术封锁,先后为“探月”等30余项重点工程提供自主保障。
孵化养殖自动化设备产业链进一步拓展。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提升整体配套能力,推出“依爱”系列成套养殖系统、单阶段大容蛋量箱体孵化设备等,广泛应用于温氏集团、圣农发展、华裕集团等国内大型孵化养殖企业,进一步稳固了“依爱”孵化养殖自动化设备国内行业第一的地位。
消防报警产品连续高速增长。成功开发“依爱”系列高性能消防报警系统、消防报警设施远程维护保障系统等新产品,用于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北京地铁等一大批国内、国际重点工程,规模实力业内前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无线火灾报警探测器和智能住宅安全监控系统将进一步拓展应用空间,为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十二五”期间,40、41所在很多产品和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打破封锁走出国门,产品出口逐年提高。仪器仪表、元器件、孵化养殖设备出口销售整体保持较好增长势头,产品远销非洲、美洲、中东、东南亚、欧盟及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
“十二五”期间,承担电子测量仪器科研项目近500项,比“十一五”增长179%;承担元器件科研项目200多项,比“十一五”增长213%,所有项目均按要求完成任务。
太赫兹测试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频率上限由“十一五”的170GHz全面推进至500GHz,综合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创新采用超薄微带电路和国产元器件,实现太赫兹信号源在500GHz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大幅提升、矢量网络分析仪在325GHz频率范围内动态范围大于100dB。325GHz-500GHz的系列测试仪器大大提高了国产太赫兹测试仪器的市场竞争力。
微波毫米波测试在大实时带宽复杂捷变信号发生、高性能宽带微波毫米波信号分析与数字信道化处理、非线性X参数测试、脉冲噪声系数测试、宽带峰值功率测量、高灵敏度互相关相位噪声测试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并在世界上率先研制成功67GHz系列矢量信号发生器、捷变频信号发生器、宽带接收机、实时频谱分析仪、噪声系数测试仪和峰值功率分析仪等,初步实现自主设计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经过艰苦攻关,“宽带微波毫米波频谱分析仪”在多方面取得重大创新,突破几十项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研制出国产首台频率测量范围从3Hz连续覆盖到50GHz的宽带微波毫米波频谱分析仪,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制造50GHz频谱分析仪的国家,显著提高了我国高性能频谱分析仪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对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科技进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面向无线通信终端与网络测试评估的需求,研制出多个国内首台通信测试仪器,逐步建立了无线通信设备综合测试、无线通信信号的监测接收、无线信道仿真测试平台、无线通信信号模拟器、I/Q数据记录仪等测试能力,为无线通信设计、集成、调试和验证各个阶段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通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实施,先后突破中频收发一体化集成等多项关键技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列测试仪器成功研制,多项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TD-LTE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在国内率先通过全球认证,标志着我国高端认证测试仪器从设计到生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大功率宇航射频同轴、开关等多项元器件研究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很好地满足了国内重点工程保障需求;主持制定的IEC国际标准-IEC61169:26“TNCA系列射频同轴连接器分规范”正式出版发布。
五年来,共获得各类科技奖10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达65项;申请专利1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800多项,在集团名列前茅。“宽带微波毫米波频谱分析仪”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种任意抽取滤波装置”获得中国专利奖、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0、41所也被评为“集团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蚌埠市知识产权示范培育企业”。
发展的难点在哪里,保障的基点就在哪里。五年来,改革和管理展现出崭新的气象。
“一体化”管理先试先行,成效显著。2012年底实施40、41所“一体化”管理,整合仪器仪表产业和相关元器件产业资源。通过逐步实施“战略管控、组织架构、业务架构、薪酬体系和企业文化”五个层面的“一体化”管理,原40所摆脱了此前经营困难的局面,实现元器件业务逐年大幅增长,职工年收入平均增长达20%以上,整体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搭建中国电科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新平台。以40、41所为基础,集中仪器仪表优势资源,2015年5月8日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正式注册,作为集团公司仪器仪表产业板块统一发展平台,将彻底解决科研院所体制机制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集约化经营能力,提升中国电科在我国军事电子技术与装备及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
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做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培育和激励工作,落实集团公司“七好五强”好干部标准,加强年轻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和中层干部队伍管理。截至2015年底,40、41所人员队伍规模较“十一五”末增长约50%。“十二五”期间引进新增人才1091人,形成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条件建设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间,以光电子最高计量标准与技术基础条件建设等10个在建项目为重点,40、41所完成投资比“十一五”提升22%;建设蚌青电子产业园,新建厂房面积比“十一五”末增加108%。电子测量仪器与高端元器件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化能力显著增强,孵化养殖设备和消防报警系统的产能也进一步提升。
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建立“质量责任体系、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和质量评价考核体系”,牢固树立“设计是源头、采购是保障、工艺是关键、责任心是基础”的质量理念,加大质量奖惩和考核评价,有力地保证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实物质量、产品质量提高显著,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质量总目标。到“十二五”末,75%的产品达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实现了产品质量飞跃。
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通过健全压力传递系统、动力推进系统和资源配置系统,全面推广“任务列表、量化考核”管理模式和加强制度一体化建设等措施,使内部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创新采用以“销售漏斗”为核心的营销管理措施,促进市场销售快速增长,荣获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推进信息化管理,奠定了以“一个集成门户,五大应用平台”为核心的40、41所业务与管理信息化架构,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和水平。
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研究制定了从严治党责任清单、领导干部风清气正行为规范等一系列党建工作制度,促进“一岗双责”的落实;强化“量化有效型”党建工作体系建设,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与中心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并同时进行列表细化、分解落实、监督检查、量化考核并落实奖惩。组织开展“奋力冲刺年度目标,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创建党员责任部门、党员攻关项目以及党员示范片区、党员带头班组、党员先锋岗等9大类别94个特色争创项目;开展“党旗在飘扬”专题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宣传以“科技创造价值,仪器产业报国”为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培育“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方向意识、带头意识、感恩意识”的五种意识和“立即行动、及时反馈、认真对待、勇于担当”的四个习惯,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
“十二五”期间,40、41所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国电科七好党组织”“全国电子系统职工体育先进单位”、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集团公司“卓越杯”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安徽省电子信息系统组织劳动竞赛先进单位、蚌埠市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同时在科研、生产、市场一线,涌现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创新标兵”“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先进个人。
五年,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对于一个奋力弯道超越的军工企业,弥足珍贵。一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军工企业,敢于面向世界、开放自信的40、41所人,正大步向我们走来。“企业化改革大势所趋,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迫在眉睫,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成为新业态,振兴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的伟大事业任重道远、前景光明。”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临时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立功将带领全体员工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成就中国电科仪器仪表事业“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