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天,铁 英,王 妍 ,祁 智
(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2.内蒙古和盛生态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拟南芥为十字花科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北部。拟南芥作为一种模式植物,具有其他植物无法替代的优点:生长周期短(从发芽到开花28~42 d);基因组小(约为12500万碱基对,包含约2.6万个基因,编码约2.5万种蛋白质),基因组仅由5对染色体组成,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的;拟南芥植株较小,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大量种植;结实多(每株植物可产生数千粒种子);遗传转化操作简单,易获得突变体;自花授粉植物,基因高度纯合;基于上述优点,拟南芥成为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材料,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广泛用于植物生命奥秘的研究探索[1-3]。
钙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钙是细胞壁的重要组分,能够维持细胞膜及膜结合蛋白的稳定性,调节细胞pH值,稳定细胞内环境。钙离子作为胞内胞外信号分子参与多种信号途径,许多刺激(包括盐胁迫、氧化胁迫、低温、高温和干旱等)均能引起胞内Ca2+水平改变,从而调控植物对刺激做出响应。因此,通过对钙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揭示植物适应其生存环境的机制[4-9]。
cDNA文库的构建是研究生物体功能基因组的主要技术手段。它是目前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基本工具。从cDNA文库中可以筛选到目的基因,并直接用于该基因的表达。由于传统cDNA文库中克隆片段短、无效克隆多和全长率低,因而无法满足大规模、高通量、高效的功能基因组研究需要。而全长cDNA文库包含大量完整的阅读框架,能高效地和大规模地获得基因序列,这些序列大多数拥有5′和3′端非编码区序列,因而弥补了传统cDNA文库构建方法的缺陷,成为目前基因克隆的一种重要方法,为蛋白质互作、表达和功能研究提供了更多和更可靠的信息,这对于基因组庞大,近期内还不能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生物来说,更是进行基因组研究的有效途径。目前有6种构建全长cDNA文库的方法,包括 Oligo-Capping、CAPture、SMART、CAP-trapper、Cap Select、CAP-jumping。这几种方法在起始材料用量、文库构建技术、实验操作复杂程度和文库构建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优缺点。但综合比较而言,SMART和CAP-trapper这两种方法比较有实际应用价值。SMART法由Clonetech公司创建,文库构建是在酵母中进行的,借助生物体自身的同源重组功能将cDNA克隆到pGADT7-Rec中。首先,使用SMART cDNA合成技术合成含有与pGADT7-Rec载体末端同源的cDNA,然后,将cDNA和pGADT7-Rec共转入酵母菌株Y187中,通过同源重组构建cDNA文库,最后将所有克隆收集并分装成1 mL的文库用于双杂交筛选。无须使用大肠杆菌克隆、扩增和筛选文库。利用SMART cDNA合成技术,能够从低至100 ng的总RNA起始cDNA文库的构建,减少原始材料mRNA用量,无须酶切,实验快速、简单,建成文库的全长比例较高。本研究采用SMART cDNA合成技术成功构建了拟南芥低钙诱导的cDNA文库,为筛选与研究钙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10-13]。
1.1.1 植物材料 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ecotype Columbia),本实验室保存。
1.1.2 菌株及质粒 酵母菌Y187、pGADT7-Rec购自Clontech公司。
1.1.3 主要试剂 Trizol、苯酚、氯仿、DEPC,Make Your Own“Mate&PlateTM”Library System User Manual(Cat.No.630490) 购 自 Clontech公 司 ,Advantage 2 Polymerase Mix( Cat.No.639201)购自Clontech 公司,Recombinant DNase I(RNase-free)试剂盒、Premix Taq购自TaKaRa公司。
1.2.1 MQA培养基 MQA CK培养基配比见表1,MQA 0Ca培养基配比见表2。
表1 MQA CK培养基①
表2 MQA 0Ca培养基①
1.2.2 低钙诱导拟南芥 首先将拟南芥消毒播种到MQA CK培养基上,当根长到2 cm时将幼苗移到MQA 0Ca培养基上,低钙处理4 d,所有幼苗提取总RNA。
1.2.3 总RNA的提取[14-16]利用Trizol提取植物RNA,具体实验方法如下:(1)将适量的液氮盛于研钵中,充分预冷研钵,直至液氮不沸腾四溅,将收集好的植物放入液氮中(保证液氮或粉末氮浸过根即可)。(2)加入液氮后,用杵将植物捣成碎块,待液氮挥发至仅能盖住研钵底部时,迅速研磨,及时补加液氮,研磨过程重复2~3次。(3)将准备盛放研钵粉末的离心管在液氮中预冷:顺序为管底-管壁-管口(不要将管体与管盖连接部分伸入液氮中,以免断裂)。(4)用经过液氮充分冷却的离心管从研钵中挖取粉末(1.5 mL离心管粉末体积小于50 μL),迅速加入1 mL Trizol提取液,加入提取液时冲击离心管底部粉末,并迅速在振荡器上混匀(使提取液在30 s内溶解RNA,以便保护RNA)。确保粉末在融入Trizol之前不融化(粉末与提取液的体积比约为1∶10到 1∶15),室温放置不少于 5 min。(5)1000×g,4 °C离心30 min,离心时间长一些,可以使RNA同其他沉淀分离得更好,在RNA相内污染更少。(6)取80%左右的上清液倒入一个新的离心管内,加入1/5体积的氯仿,充分涡旋振荡。(7)1000×g,4 °C 离心15 min。这是检测RNA提取是否有可能成功的关键。(8)取80%上清液倒入一个新的离心管。注意避免吸取中间层物质。加入等体积的在-20℃保存的异丙醇,充分涡旋振荡。-20 °C 静置 1 h。(9)1000×g,4°C离心20 min,弃上清。(10)用1 mL 75%乙醇(DEPC水配制)。充分涡旋振荡,使RNA沉淀完全破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用乙醇溶解盐的目的。1000×g,4 °C 离心 10 min。(11)缓慢倒掉大部分上清,倒置离心管在灭菌的滤纸上,吸净残液。室温干燥 5~10 min。(12)加 20~30 μL RNase free H2O 回溶。(13)取5 μL电泳,观察带型。高压电,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14)RNA中残余DNA的去除参照Recombinant DNase I(RNase-free)试剂盒。
1.2.4 cDNA的合成 按照Advantage 2 PCR Enzyme System User Manual和 Make Your Own“Mate&Plate”Library System User Manual说明书进行操作。
cDNA整个合成过程包括三步:
第一步,第一链cDNA的合成。(1)准备:高质量总RNA;(2)在离心管中混匀试剂RNA样本2.0 μL(0.1~2.0 μg 总 RNA),CDSIII/6 引物 1.0 μL,ddH2O 1.0 μL,在做对照实验时,请使用 1.0 μL(1.0 μg)的对照总 RNA,CDSⅢ/6=随机引物;(3)72 °C,孵育 2 min;(4)冰上冷却 2 min,然后 14000 r/min,10 s,瞬时离心;(5)混合表3所示试剂,再将该混合液加入(4)中的经过变性且结合有引物的RNA样本中,轻拍混匀。(6)25 °C,10 min,室温孵育。(7)42 °C,10 min,孵育。注意:孵育在热盖PCR仪中进行。若用非热盖的PCR仪或水浴,请在反应管中加入一滴矿物油来避免水分蒸发。(8)加入 1 μL SMARTⅢ-modified oligo,混匀,42 °C,1 h 孵育。(9)75 °C,10 min终止第一链合成反应。(10)室温冷却,加入1 μL RNase H(2 units)。37 °C,20 min,孵育。继续进行LD-PCR扩增。注意:若现在不立即进行后续实验,请将第一链合成反应管保存于-20°C冰箱,最长可保存90 d。
第二步,长距离PCR(LD-PCR)扩增双链cDNA[19-23](1)准备:第一链cDNA、预热的PCR仪。(2)建立两管100 μL的扩增体系(表4),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是对照组。(3)PCR 程序:95 °C 30 s,x Cycles,a,95 °C 10 s,68 °C 6 min,b,68 °C 5 min,a表示参考表5设定PCR循环数,b表示扩增程序每过一个循环时延伸时间增加5 s。例如,在第二轮循环中,延伸时间应该是6 min和5 s,在第三轮循环中,延伸时间应该是6 min 和10 s,如此叠加(表5)。(4)取5 μL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析。
表3 第一链cDNA合成反应体系 μL
表4 PCR反应体系 μL
第三步,CHROMA SPIN TE-400柱子纯化ds Cdna,按照 CHROMA SPIN Columns User Manual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CHROMA SPIN TE-400纯化柱分选分子量大于200 bp的DNA。
表5 RNA起始量与PCR循环数的关系
1.2.5 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 第一步,准备:按照YeastmakerYeastTransformation System 2 User Manual说明书制备酵母菌株Y187感受态细胞;20 μL ds cDNA(ds cDNA 的量在 2~5 μg);SD 固体培养基:SD/-Leu固体培养基(100×150 mm板)、SD/-Leu固体培养基(10×100 mm板);YPDA/25%甘油(冷冻剂);无菌的玻璃珠酵母菌株(5 mm)[24-27]。
第二步,按照Yeastmaker Yeast Transformation System 2 User Manual说明书制备酵母菌株Y187感受态细胞。(1)从平板上或保种管中,挑少许酵母,在YPDA平板上划单克隆,30°C培养3 d左右。(2)从平板上分别挑取单克隆(直径2~3 mm)到含有3 mL YPDA的玻璃试管中(平行做3管)。(3)30 °C,250 r/min,培养 8~12 h。(4)取 200 μL 菌液,测OD600。(5)选取OD600值最大的一个试管(即活力最高的一个),吸取5 μL转移至50 mL新鲜的YPDA培养基中(培养基装在250 mL三角瓶中),30 °C,230 r/min,培养 16~20 h,直至 OD600=0.15~0.30。(6)将培养好的菌液转入2个50 mL离心管,室温离心,)(700~1000)×g,5 min,弃上清,用100 mL新鲜的YPDA悬起管底的菌体,并倒入干净的三角瓶中。(7)30 °C,230 r/min培养直到 OD600=0.4~0.5(3~5 h)。(8)将菌液倒入2个50 mL 离心管,室温离心,(700~1000)×g,5 r/min,弃上清,每个离心管用 30 mL ddH2O重悬。(9)再次离心,(700~1000)×g,5 min,弃上清,每管用1.4 mL 1.1×TE/LiAc重悬。(10)将重悬的菌液转移到2个2 mL离心管中,12000 r/min,15s。弃上清,每管用600μL1.1×TE/LiAc重悬,将两管重悬菌液并入一管,准备进行转化(立即使用,不要在冰上保存)。
第三步,按照Yeastmaker Yeast Transformation System 2 User Manual说明书向酵母菌株Y187感受态中共转化下列组分:20 μL ds cDNA(2~5 μg)、6 μL pGADT7-Rec(0.5 μg/μL)。(1)取一支洁净 15 mL离心管,置冰上,加入20 μL预先变性的Yeastmaker Carrier DNA,100 ℃煮沸5 min 后,立即冰浴。(2)加入 20 μL ds cDNA、6 μL pGADT7-Rec(0.5 μg/μL),轻轻混匀。(3)加入600 μL酵母感受态细胞,轻轻混匀。(4)加入 2.5 mL PEG/LiAc,轻轻混匀后,30 ℃孵育45 min,期间每隔15 min轻轻混匀一次。(5)加入 160 μL DMSO,轻轻混匀后,42 ℃孵育 20 min,期间每隔 10 min 轻轻混匀一次。(6)700×g,离心 5 min,弃上清。(7)用3 mL YPD plus Liquid Medium重悬细胞,30 ℃,240 r/min 孵育 90 min。(8)700×g,离心5 min,弃上清,重悬于 15 mL 0.9%NaCl溶液中。(9)取100 μL转化液涂布于10 cm SD/-Leu平板上,涂2个板,其中转化液按 1∶10 和 1∶100 稀释。(10)30 ℃倒置培养3~4 d,直至菌落出现。
第四步,确定文库的库容,独立克隆数=No.of cfu/mL on SD/-Leu x重悬液体积(15 mL),这个值表示转化效率。若建立2×107库容的文库,那么在1/100稀释板上应当有133个独立克隆。若这时候有1×107个独立克隆,则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
第五步,将剩下的悬浮液铺板于150 mm SD/-Leu选择培养基上,每板150 μL悬浮液,约使用100板,30°C 孵育3~4 d。
第六步,收获上一步中的转化子,(1)4°C ,3~4 h冷却培养板。(2)加入 5 mL 的冻存液。(3)使用无菌的玻璃珠将板中的菌落分离下来(缓缓地摇晃培养板,玻璃珠均匀地滚动于培养基表面将分离菌落,分离后的菌落溶于冻融液中)。(4)将所有的液体收集于无菌的单管中。(收集后的体积要达到0.5 L)。(5)用血球计数板来计算细胞密度。若细胞密度小于2×107cfu/mL,离心来减少悬浮液的体积。(6)将文库1 mL分装几管待短期使用,剩下的50 mL分装待长期使用,-80°C贮存。注意:当复苏贮存文库时,每次务必重新计算文库的滴度,确保文库滴度大于1×107cfu/mL。
1.2.6 菌落PCR鉴定cDNA文库质量 从上述1/100稀释板上随机挑选24个单菌落进行菌落PCR。将挑取的单菌落溶于40 μL ddH2O中,于液氮中冷冻7 min,然后沸水浴7 min,如此反复 3 次,取 4 μL 酵母菌液进行酵母菌落PCR(注意:吸取酵母菌液之前将菌液用移液器吹打均匀)。
所用引物为:5'LD primer:CTATTCGATGATGA AGATACCCCACCAAACCC,3'LD primer:GTGAACT TGCGGGGTTTTTCAGTATCTACGAT。 PCR反应体系Premix Taq25 μL,5'LD primer(10 umol/L)0.5 μL,3'LD primer(10 umol/L),菌液 4 μL,加 50 μL ddH2O至总体积反应程序98°C变性5 min,98°C变性 10 s,59 °C 退火 30 s,72 °C 延伸 3 min,35 个循环,72 °C 后延伸10 min,15 °C 1 h。
取经低钙诱导处理的拟南芥幼苗,液氮研磨,提取总RNA。经测定,OD260/OD280=1.95,RNA浓度为1.22 μg/μL,表明 RNA 纯度较高,无蛋白质及其他盐离子等杂质的污染。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分析,28 S和18 S电泳条带清晰,表明RNA质量较好。综上所述,RNA质量及完整性较好,可以用来构建cDNA文库。
采用SMART方法合成cDNA第一条链,cDNA第二条链合成采用LD-PCR的方法,经电泳检测见图2,ds cDNA分布200~5000 bp,呈弥散状,表明cDNA质量良好,可用于cDNA的构建。
经检测,文库滴度为3×109cfu/mL,文库总量为4.5×1010cfu。随机挑选24个酵母文库单克隆进行菌落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见图3,cDNA文库重组率为79.2%(4个pGADT7-Rec空载体,扩增片段大小291 bp,1个无扩增条带),重组片段大小在200~2700 bp,插入片段平均大小为760 bp。表明cDNA文库质量较好,适用于互作蛋白的筛选。
钙是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钙的研究逐渐成为人类研究的热点。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工业源SOx和NOx气体的排放导致的酸雨现象日益严重[28]。酸雨长期作用的结果是导致土壤酸化,进而导致土壤中阳离子特别是钙离子的流失[29]。当土壤中的钙离子含量降低时,植物所能吸收的钙含量也随之降低,导致植物缺钙,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尽管有的地方土壤含钙丰富,但果树和蔬菜缺钙十分普遍。此外,钙具有独特的信使作用,在植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理过程的调节。因此,钙的研究不仅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自然的保护。
cDNA文库构建和筛选是基因克隆的重要方法之一,cDNA便于克隆和大量表达,不像基因组含有内含子而难于表达,从cDNA文库能够筛选到所需的目的基因,并直接用于该目的基因的表达,是目前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基本工具。本研究采用SMART cDNA合成技术成功构建了拟南芥低钙诱导的cDNA文库。经检测,文库滴度为3×109cfu/mL,文库插入片段大小在200~2700 bp,插入片段平均大小为760 bp,阳性克隆率为79.2%,完全符合cDNA文库的基本要求,可以用来进行下一步的酵母双杂交筛选,有助于进一步诠释Ca2+在植物体内的调控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振桢,许煜泉,黄 海.拟南芥——一把打开植物生命奥秘大门的钥匙[J].生命科学,2006(5):442-446.
[2]徐平丽,张传坤,孙万刚,等.模式植物拟南芥基因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6(6):100-102.
[3]秦 川,张 媛.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研究进展[J].中学生物教学,2009(9):6-8.
[4]Hepler P K.Calcium:a central regulator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J].The Plant Cell,2005,17(8):2142-2155.
[5]Dominique(Niki)Robertson M,Adrian E,Collakova GT,et al.Modulating Plant Calcium for Better Nutrition and StressTolerance[J].ISRNBotany,2013(2013),ID952043.
[6]Martins T V,Evans M J,Woolfenden H C,et al.Towards the physics of calcium signalling in plants [J].Plants,2013,2(4):541-588.
[7]周 卫,汪 洪.植物钙吸收、转运及代谢的生理和分子机制[J].植物学通报,2007(6):762-778.
[8]White Philip J,Broadley Martin R.Calcium in plants[J].Annals of Botany,2003,92(4):487-511.
[9]Chidananda Nagamangala K,Mickael M,Andrea O,et al.Calcium Imaging Perspectives in Pla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4,15(3):3842-3859.
[10]晏慧君,黄兴奇,程在全.cDNA文库构建策略及其分析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1):1-6.
[11]董志敏,张宝石,关荣霞,等.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方法[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51-55.
[12]杨成君,王 军.cDNA文库的构建策略及其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7(1):5-9.
[13]刘太峰,孟庆峰,段小波,等.cDNA文库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2,39(7):40-43.
[14]李 宏.植物组织RNA提取的难点及对策[J].生物技术通报,1999(1):38-41.
[15]吴凯朝,黄诚梅,李杨瑞,等.Trizol试剂法快速高效提取3种作物不同组织总 RNA[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1934-1939.
[16]宗成志,左欣欣,严海燕.影响RNA提取质量的因素分析[J].广西农学报,2011,26(1):31-34.
[17]Chenchik A,Zhu Y Y,Diatchenko L,et al.Generation and use of high-quality cDNA from small amounts of total RNA by SMART PCR [J].Gene cloning and analysis by RT-PCR,1998:305-319.
[18]Zhu Y Y,Machleder E M,Chenchik A,et al.Reverse transcriptase template switching:A SMART approach for full-length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J].Biotechniques,2001,30(4):892-897.
[19]Barnes W M.PCR amplification of up to 35-kb DNA with high fidelity and high yield from lambda bacteriophage templates [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94,91(6):2216-2220.
[20]Cheng S,Fockler C,Barnes W M,et al.Effective amplificat ion of long targets from cloned inserts and human genomic DNA[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94,91(12):5695-5699.
[21]KelloggD E,Rybalkin I,Chen S,etal.TaqStart: A Neutralizing Monoclonal Antibody that facilitates“Hot Start”PCR[J].Clontechniques IX,1994,2:1-5.
[22]Kellogg D E,Rybalkin I,Chen S,et al.TaqStart Antibody:“hot start”PCR facilitated by a neutralizing monoclonal antibody directed against Taq DNA polymerase [J].BioTechniques,1994,16(6):1134-1137.
[23]Nelson K,Brannan J,Kretz K.The fidelity of TaqPlus DNA polymerase in PCR [J].Strategies Mol Biol,1995,8:24-25.
[24]Guthrie C.Fink G R.Guide to yeast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J].Methods in Enzymology,1991,194:1-932.
[25]Heslot H,Gaillardin C.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of yeasts[M].Boca Raton:CRC Press,1991.
[26]Fields S.The Two-Hybrid System to Detect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J].Methods,1993,5(2):116-124.
[27]Fields S,Song O.A novel genetic system to detect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J].Nature,1989,340:245-247.
[28]吴飞华,刘廷武,裴真明,等.酸雨引起森林生态系统钙流失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0,30(4):1081-1088.
[29]Ling D J,Zhang J E,Ouyang Y.Advancements in research on impact of acid rain on soil ecosystem:a review[J].Soils,2007,39(4):51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