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一位高级官员说,对于正大举投资欧洲的中国企业,意大利公众普遍持欢迎态度,但他们对带有国家色彩的中国资本感到担忧。
“人们担心的是,在意大利国企私有化的过程中,一些国企的所有权转移到了另一个国家手中,” 意大利外交部副部长贝内代托·德拉·维多瓦(Benedetto Della Vedova)说,“这是个敏感问题。”
仍受困于经济低迷和高负债的意大利为减少公共开支和公共债务,正在加速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这给急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投资机会。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Baker & McKenzie)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欧洲投资达到创纪录的230亿美元,而意大利一国就吸收了其中的78亿美元,成为中国企业在欧收购最大目的国。中国化工(ChemChina)去年以73亿欧元收购世界第五大轮胎企业倍耐力(Pirelli),也成为中国企业最大金额海外收购案之一。
维多瓦说,对于投资意大利企业的中国民营资本,意大利公众非常欢迎,尤其是在中国新东家决定不在意大利裁员、保留原有的管理层时。“比如被中国化工收购后,倍耐力的核心部分还会留在米兰,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过去我们的口号是‘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中国资本进来之后,可以变成‘与意大利共同制造(Made with Italy)。”
但他表示,当中国国有企业出手大规模收购,特别是当收购对象为意大利战略领域企业时,意大利公众明显有所担心。
中国国有资本大举进入意大利战略领域始于2014年。当时中国央行以21亿欧元分别收购意大利国家能源控股公司埃尼集团和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各约2%的股份。此后中国企业频频出手,在意大利国家输电网、国家天然气网、意大利电信这些国家命脉企业中,间接持股最高达到10%以上。
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和纽约咨询公司荣鼎咨询联合发表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公司对欧盟的200亿欧元投资中,国有企业投资占到70%,比2014年62%的占比进一步升高。
中国国企大举海外收购已引发外界的担忧。一种担忧是,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中国最大型的、购买力最强的那些国企的财务表现正在恶化。另一种担忧是,这类企业并不总是按市场规律经营,它们能从中国国有银行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造成不公平竞争。此外,在一些中国仍限制外国投资的领域,比如金融服务业,中国在海外的投资迅速增长,引发市场准入不对等的担忧。
中国企业更多瞄准意大利“国家冠军”企业之际,维多瓦呼吁中国资本更多关注意大利的小品牌小企业。意大利以小微经济为主,有大量由家族创立并经营着的小企业。它们中的很多有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但资金匮乏,在这轮经济危机中生存境况堪忧。
“按照中国标准,它们太小了,”维多瓦说,“我们要帮助它们。我们要让中国企业在它们身上看到更好的投资机会,也要帮助它们更好地迎合中国企业的投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