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绍了比较教学法在《传感器》课程的理论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对比了传统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并基于比较教学法进行了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表明,比较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更好的提升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传感器;教学方法
《传感器》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学习作为一种测量装置的传感器在应用和设计过程中的相关知识。《传感器》课程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零碎性和不连贯性。因此给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一定难度,导致教学效果往往都不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按部就班教学方法,采用较新的教学方法是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思路。
比较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比较教学法利用人们喜欢对比的心理特征,依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之间具有某种联系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对照、对比或者参照,以确定其异同关系,认识其本质。由于比较教学法充分抓住了心理活动特点,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动手和创新能力。
在《传感器》教学过程中一般有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环节,本文主要是把比较教学法应用在《传感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
1 《传感器》传统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传感器》课程学习典型传感器的相关知识,每种传感器自身的知识点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前后关系,比如传感器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分析、测量电路、误差分析和应用举例等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方法里,把上面几部分内容按照从前至后的思路和顺序进行讲解,如图1所示。这种方法紧扣教材,和学生预习的顺序相同,没有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比较教学法首先选取两种传感器,从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特性分析、误差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然后总结两种传感器各自的优缺点,整个思路和顺序如图2所示。在此过程中充分应用了比较教学法,与学生课前的预习顺序不同,但是内容却又相同,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比较教学法在《传感器》理论教学方面的教学设计及实现
比较教学法在《传感器》理论教学方面的教学设计主要有3个方面,分别是课前设计、课堂实现和课后巩固。
2.1 课前设计
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首先设计基于比较教学法的教学方案,然后依次基于比较教学法设计讲稿、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如图3所示。在设计过程中,着重引入比较教学方法,然后选取两种传感器,从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特性分析、误差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然后总结两种传感器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特点,以期最终达到教学要求。
2.2 课堂教学
此过程主要是把课前设计付诸于实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种传感器进行对比讲解。这是比较教学法最终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在实现过程中,以多媒体课件为主,板书为辅,因为多媒体课件在表达复杂的表格、公式和图像以及视频方面优势明显,但是板书可以灵活的书写和推导,二者优势相结合,在多媒体课件上可以设计一种传感器,同时利用板书设计另一种传感器,两边进行比较学习。在此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对比心理,让学生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和思考每个知识点。
2.3 课后巩固
在课堂教学之后,进入课后巩固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设计出相应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不同的传感器方案,采用比较的方法,最终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总结
在学期末的课程考察结果中,通过比较教学法,加深了学生对传感器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调查问卷后发现,比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同组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表明将比较教学法应用在《传感器》理论教学中是一种的重要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陈玉骥.“比较教学法”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大学教育,2014(7):121-123.
[2]张宝梅.试论比较教学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2):66-69.
[3]陈时见.教学研究的新视觉——比较教学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2):53-58.
[4]苏继龙.动量定理和质心运动定理的比较教学[J].物理学与工程,2012(3):7-8.
作者简介:王青松(1977-),男,西安工业大学讲师,主讲《传感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