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的战略思考

2016-04-22 02:41:34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经济圈京津冀轨道交通

施 仲 衡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的战略思考

施 仲 衡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

京津冀一体化提出的基础是京津唐工业基地和首都经济圈,地域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80多个县(市)。国土面积约为12万km2,人口总数约为9 000万人。其中,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濒临渤海,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是我国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秦皇岛、廊坊、张家口和承德,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规划项目,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就开始启动首都经济圈的规划和编制工作,在2012年的区域规划审批计划当中,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规划更是位居首位,该区拥有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曾经的近代中国经济中心,重点内容是包括经济圈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监管等,其中,交通建设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重点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区域整体定位及三省市定位,确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以此为蓝图,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联合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提出要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的设想,这一设想也得到了铁路部门和京津冀三地的支持。未来,京津冀地区将形成以国家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快轨、城市地铁构成的四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2015年4月,由京津冀三省政府、铁路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标志着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迈向实质性操作的一步。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在前期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统筹三地的总体发展规划,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国家重大顶层战略,目的是实现京津冀地区可续持续的共同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因此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必须服从这一总体思路,为三地总体发展规划服务。

其次,作为首都,北京承载了大量的人口及产业,导致城市负荷逐年增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北京调整了功能定位,未来北京将承担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大功能,而不属于这四大功能的其他非核心功能均应向天津和河北转移。因此,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需要围绕着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目标,服务于产业、人才的疏解和转移。

第三,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目标是建设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实现三地方便出行,将京津冀三地通过交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实现真正的一体。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前期规划中,应重点考虑建立以下轨道交通网络:

第一,应以发展轨道交通为重点,实现以京津为中心,辐射周边三小时的高铁交通圈;

第二,以北京为中心,50km半径圆周内,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第三,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核心是形成“轨道交通上的京津冀”,构成国家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快轨、城市地铁四层轨道交通网络。同时做好统筹衔接,包括轨道交通各线路之间的衔接、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方便换乘。

DOI:10.11860/j.issn.1673-0291.2016.01.016

文章编号:1673-0291(2016)01-0101-01

猜你喜欢
经济圈京津冀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32
京津冀一化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4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0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
冷眼看首都经济圈升温
法人(2014年5期)2014-02-27 10: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