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新闻说,一个10岁孩子到新华书店看书,被书店工作人员训斥:“书店是卖书的地方,不是看书的地方。”这事引起舆论热议,也让我思考孩子的读书问题。
当下能让孩子安心读书的地方实在少得可怜。也许有人会说,孩子不是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在家里读书吗?我看未必,许多家长对读书缺乏正确认识,总觉得学好课本是正道,读课外书纯属不务正业。我常常在书店里听到一些家长对着孩子抱怨:“买这么多无聊的书,也不知对学习有没有帮助!”
还有不少大人宁可刷微博、玩微信,也不愿意陪孩子读书。家长认识不到读书对于成长的意义,自然不会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也就十之八九不会给他们配置书房。
很多人说,学校不就是孩子读书的地方吗?我看未必。尽管有些学校在墙壁上挂了许多劝人读书的名言警句,但缺少倡导和组织学生读书的行动。许多学校的图书室常年不开放,走进去,霉味都有了。有些学校为了迎接验收,硬是拿一些陈旧的书来充数,书籍更新得又特别慢,学生就算走进图书室,也很难挑到自己喜欢的读物。再看看班级的课程表,安排学生读书的时间那也是少得可怜。如果语文老师不重视,说不定连一周一节的阅读课都成了摆设。
还有人指望地方图书馆可以成为孩子安心读书的地方,但从目前来看,这尚属奢望。一方面,地方上图书馆特别少,容量有限;另一方面,许多孩子会因为路途遥远的缘故,不愿意到图书馆去。
想要建设书香社会,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都要把读书当回事儿,为孩子营造安心读书的环境。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每个社区建设自己的书屋,让放学放假的孩子有一个可去之所,是鼓励孩子读书的方法之一。
总之,只有在读书上想好方法,下足功夫,不停留在口头上,才能解决孩子没有地方阅读的问题。
假期是家庭教育的反思期
循着往年惯例,春节期间的教育舆论场,本该是一年中最风平浪静的一段时期。但一张三万元的欠条,恰似一枚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舆论之湖激起一波涟漪。
这张挑动公众神经的欠条,是杭州一位母亲给女儿压岁钱的一部分。她封了两个红包,一个装着欠条,另一个装着两万元现金。原来,这位母亲春节前承诺给女儿五万元压岁钱,事到临头却发现一时凑不齐那么多现金。为了不失信于女儿,她打了个欠条。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称赞这位母亲言而有信者有之,批评其过于溺爱女儿者亦有之。笔者仔细看了新闻,原来这位女儿是一名大四学生,去年开始和父母一起投资经营一家超市,春节前后还在忙着打理生意。五万元的压岁钱,更像是父母对女儿的一份褒奖。过年了,家长给子女封多大的红包,原是家事,无须外人置喙。不过借着这则新闻,倒是可以引申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放假时,家长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春节期间乃至整个寒假,通常被视为教育“淡季”,其实不然。假期乃是进行家庭教育的黄金时期。毕竟,家长和子女拥有一年中最难得的共处时光。查阅最近的新闻,综合家长们的表现可发现,假期做好家庭教育,大致可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学业教育,主要是配合学校老师要求,督促学生完成各种寒假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据媒体报道,广东佛山一所小学的学生们,这个寒假接到老师布置的“微信寒假作业”,要求学生们按时在微信群晒出自己写的毛笔字、看的课外书,还要语音上传自己背的古诗、成语等。对此,有家长认为非常有创意,不但可提高孩子做作业的积极性,还有助于纠正孩子的拖延症。但也有家长担心,孩子整天看微信群,会沉迷于手机。无论如何,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业是对的,但如果家庭教育仅停留于此,还远远不够。
第二重境界是生活教育。学生平时忙于学业,家长忙于工作,很难有大块时间共处。寒假尤其是春节期间,一家人朝夕相处,得以共同参与各种家庭和社会活动。家长不妨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除了一些日常生活技能,家长教导孩子的内容,还应包括对长辈的尊重、对老师的敬爱、对同龄人的友爱等。家长切忌进行空洞的说教,而应利用各种社会信息和资源作为教育素材。比如“淄博男子火车站跪别父母”一事,就是阐释传统孝道的生动教材;“武汉某高校7个大学同宿舍女生约定每年相聚,20年从未间断”的新闻,就是彰显笃厚友谊与同学情的绝佳范本;而“河南女大学生除夕失踪后遇害”一事,更是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认识社会中潜在风险的案例。陶行知先生一贯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实在是值得家长记取、揣摩的精微教育思想。
第三重境界是人格教育。苏格拉底说:“人有了人格的尊严,必不甘堕落为禽兽,而品德也必自然提高。”家庭无疑是人格教育的摇篮,诚实守信的做人观念、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对社会民族的责任担当意识等,都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那位给女儿打欠条的母亲,从积极的角度看,未尝不是诚信教育的一次示范。再比如,媒体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15%的人表示是父母包办了高考志愿填报,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具体比例或许存在争议,但年轻学子在人格上不够独立,职业和人生理想较为模糊,则是多年来广受诟病的教育命题。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主动培养孩子的人格与自省意识,或许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