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016-04-21 18:29耿国喜
求知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首歌创造性

耿国喜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25

有人说:“创新是无处不在的,处处可以创新,人人都可以创造。”这说明了创新具有普遍性。我们应该通过音乐教育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完全听从于教师,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因此,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音乐教学的神圣使命。

一、在营造想象力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声音是音乐的载体,想象是音乐的翅膀。学习音乐离不开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感受音乐作品过程中,只有发挥想象力,才能真正感受音乐,才能发现音乐作品中蕴含的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各种策略培养学生联想。例如,在学习《会跳舞的洋娃娃》这首乐曲时,作者就营造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想象:先让学生感受三拍与两拍的强弱,感受其中不同的情绪。然后,通过演奏电子琴让学生感受节奏。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其中的节奏,这样,学生也跟着节奏模仿起来。他们做出了各种动作,有的做切菜动作,有的做洗衣服的动作,还有的模仿敲键盘的动作等。在遇到强拍时,有的学生能用较快的动作或用响亮的声音来表现。在遇到弱拍时,学生的动作表现得很轻,或做出小心翼翼的样子。从学生表现出来的样子可看出孩子们的可爱,于是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肯定,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

二、在歌曲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创新总是在实践中产生,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实践的土壤。而演唱歌曲是小学音乐中常见的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沃土。在歌曲教唱中,容许学生对歌曲发表见解。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着用多种演唱形式来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讨论发表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例如,在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后,在谈谈对这首歌的理解时,有学生发表见解:“这首歌是表现王二小在危急时做出的决定,所以应把曲子处理得快速一些。这样才能表现当时情况的紧急。”在教唱《红蜻蜒》这首歌时,有学生这样理解:“这首歌表现了在采桑果时的快乐心情,所以应该唱出欢快的节奏。”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教唱歌曲时学生对音律的理解反映出他们创新思维。所以,在演唱《春夏秋冬》时就鼓励学生创演,学生能根据歌词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娃娃捉迷藏的情境开展创演活动。这其中反映了学生的想象力,从他们欢乐的表情与动作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情景中的表现力。

三、在创编舞蹈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最大特征是稍纵即逝。音乐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把音乐与舞蹈结合到一起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我们把学过的歌曲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缴发学生的表现欲,也能让学生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例如,我们把《粉刷匠》这首乐曲改编成舞蹈。首先,全班学生共同演唱这首歌。其次,把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每个小组都跳同一个舞蹈动作。让每个小组自编舞蹈。有的小组舞蹈是一个优美的图案;有的小组是两人一组对跳。最后,比较每个小组的结果,看哪个组舞蹈跳得最好。评出结果后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调动了每个小组的积极性。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出谋划策,把创编的动作分别展示一下,再把认为效果好的动作当作比赛的舞蹈。这样,每个小组在编排中都富有新意。

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欣赏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作品是作者情感的结晶,欣赏音乐作品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如何辨别音乐作品的优劣,体现了思维的发散性特点。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经过小学时期的形成与发展对问题的分析已具备了一定的选择性,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总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他们能够抓住旋律、节奏、韵律等,从而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解释作品内容。例如,在欣赏《动物狂欢曲》这首优美的乐曲时,在没有老师引导的情况下很多学生能根据乐曲内容来展开想象:在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各种动物在自由自在地生活;鸟儿在唱歌,大象在河边散步,斑羚在奔跑,青蛙在水中游泳。从学生这样的表达中可以看出,如果学生能根据作品展开想象,而且有具体的思维意象,就充分说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激发了。

综合上述,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努力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音乐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创造性的学习中,才能把音乐艺术演绎得精彩纷呈。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首歌创造性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如果还有明天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