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话剧在中国的发生发展

2016-04-21 13:00吴婷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田沁鑫曹禺发展

摘 要:中国是个戏剧大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戏剧文化。中国的“话剧”,已有了百年的历史。从中国古代的神话和志怪小说的兴起、章回体小说的流行,到话剧被引进,带有民族特色的话剧形式借由时代大潮逐渐壮大并臻于成熟,再到新中国后话剧艺术的蓬勃发展,中国话剧走过了一段漫长百年之旅。话剧作为一个“舶来品”,在引进来并让它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落地生根的过程,也对中国的文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话剧在学习西方戏剧形式的同时,融合传统民族性优势,迅速发展,日臻成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格局中,争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关键词:中国话剧;发展;左翼戏剧;曹禺;田沁鑫

作者简介:吴婷(1985.9-),女,汉,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在职。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2

说起中国的“话剧”,已有了百年的历史。所谓“话剧”,顾名思义,就是以言说和对话的方式展开情节的戏剧形式。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戏剧文化。20世纪初,一种来自西方新的戏剧形式引入中国并广泛流传,被称为“新剧”、“新戏”、“文明戏”、“戏剧”,后来这种新的戏剧样式才被定名为话剧。

一、话剧的引进

中国古代的神话和志怪小说逐渐兴起,唐传奇的出现,使得章回体小说成为了最具中国特色和最受欢迎的小说形式。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百姓,说书人的讲述成了许多小说传播的另一个主要形式。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戏剧传统的戏剧大国,剧种剧目众多,从元杂剧到京剧、越剧、昆曲等地方戏曲形式,均是以妆容表明角色身份,以唱腔表达人物情感、以唱词和舞蹈推动情节发展。说书人的传播和传统戏剧的积淀,为话剧的兴起起到了铺垫和引作用。

话剧作为一个“舶来品”,在引进来并让它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落地生根的过程,始终受到外国戏剧理论思潮、流派、创作的影响,中国话剧的发展过程也恰恰体现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对外来戏剧的新形式的影响下,中国的话剧从传统戏剧以夸张的、艺术性的“唱戏”模式中逐渐演成以自然的、贴近生活的对话和动作来表现情节发展的话剧模式。

从1907年春柳社和春阳社成立,1909年天津南开学校剧团“新剧”的话剧演出活动开始,话剧的发展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最初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引进来的“话剧”成为了一种救国、救民、启迪民智、唤醒民众的工具,伴随着中国人民革命的步伐,尤其是在抵抗外族侵略的残酷战争的过程中,话剧这种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传播先进思想,凝聚民族力量,自强兴邦的精神动力,中国话剧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中,逐步得到了发展提高,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浪潮中,在本民族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早期话剧学习了日本"新派"剧的演出方法,常常译演他们的剧作,颠覆了中国现有的“说+唱”的戏剧形式,以一种只说不唱的戏剧样式出演,获得了成功。在这期间留下的几部有价值的剧本,为中国话剧史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代表人物欧阳予倩把早期话剧和新兴话剧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掀起了一场批判旧文化、旧戏剧,引进和学习西方“新文化”和“新戏剧”的风潮。一批有志于话剧事业的剧作家、教育家、导演等以《新青年》为阵地,大规模翻译西方戏剧作品,传播西方戏剧理论,宣扬现实主义,开启了以西方戏剧为模式大量创造中国现代戏剧的阶段。他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南国社;在北京成立了北京艺专戏剧系等,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成熟提供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话剧的发展

20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话剧逐渐壮大并臻于成熟的时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阶级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剧的历史背景下,这一时期的话剧艺术与时代紧紧相连,“左翼戏剧”、“苏区红色戏剧”、“抗战戏剧”等戏剧运动深入开展,剧作家们更加关注民族利益,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一时期的中国话剧被曹禺、夏衍、于伶、陈白尘、宋之的等无产阶级剧作家所倡导,话剧艺术也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得以普及。话剧这一外来的艺术形式被创造性地移植、嫁接,逐渐具有了民族性的特征。话剧的民族化并非话剧的戏曲化, 将它的美学原则与艺术方法融会贯通在话剧的艺术创造之中曹禺的《北京人》、田汉的《秋声赋》、夏衍的《芳草天涯》、陈白尘的《升官图》等,都显现出浓郁的汉民族特色。欧阳予倩的《木兰从军》、贺敬之等人的《白毛女》、李健吾的《青春》等,则体现了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借鉴与吸收。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给予话剧事业大力的支持,话剧艺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专业话剧院团体系的建立,话剧创作队伍的培养,话剧硬件设施的建设,中外话剧艺术家的交流以及戏剧院校的建立,戏剧评论的开展等都为话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的话剧创作题材更为广泛,许多作品大力表现新时代、新人物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重大事件。话剧的发展虽然在建国初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社会影响力深远,但也一度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造成戏剧风格和样式的单一化的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剧作家们针对一些重大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创造出很多反映社会问题、针砭时弊、很有现实意义的剧本。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领域多元化的发展,网络和现代影视传媒的飞速发展,将话剧逐渐逼到边缘地带。但一批具有顽强事业心的剧作家、导演艺术家和舞台美术家坚守话剧艺术舞台,通过他们一步步地艰难探索和实践,使中国话剧在剧本构思、戏剧功能、美学原则、艺术方法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中国话剧艺术形成独特风格

刚刚步入百年的中国话剧,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形成了以田汉、曹禺、夏衍,姚一苇、刘锦云、杜国威等为代表的诗意现实主义的独特风格。汲取西方话剧的艺术精华,继承中国悠久的文艺传统,在总体风格上实现了民族韵味与时代特色的完美结合,如经典剧作田汉的《名优之死》、《关汉卿》,曹禺的《雷雨》、《日出》,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等。中国话剧挥别曾经的辉煌与坎坷,走过百年之路,再次回归了艺术与休闲的本位。中国的文化市场进入了全民消费时代,话剧再次被拉回到民众之间,“文化身份地位最高”却在历史舞台起起伏伏的话剧,即将迎来新生。

近年来,赖声川、林兆华、王晓鹰、田沁鑫、孟京辉等话剧导演执导演绎的话剧新作也在话剧舞台上,经典戏剧的改编和新剧本的开拓,结合现代舞美设计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风格,影视演员的参与演出提升了話剧的人气,拉近了这种高雅艺术形式和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进入话剧院,观看一场感动或有趣的演出,零距离体验鲜活的人物形象,享受艺术的美感与乐趣,成为了众人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现场的情感释放,极富诗意的人物对白,精致的舞台效果,这种别样的试听感受是电影、电视所不能比及的。因此,话剧也愈来愈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追捧,让话剧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

四、结语

话剧被引入中国后,在传承和创造中不断发展,逐步成为全国的第一大剧种,建构了一个遍布全国的话剧体系。中国话剧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地位,在于它始终坚持了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以现实主义美学为主体,兼容并收,多元共存,融合新生。中国话剧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借鉴西方戏剧经验并融合民族特色,发展和繁荣话剧创作,完善话剧理论建设,才能使中国话剧艺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格局中保持永久的生命力。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在话剧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有信心期待中国话剧无限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亚菲;朱黎明; 略论中国话剧百年发展的历史经验[J].江西社会科学 2007(11).

[2]田本相;中国话剧百年的伟大成就[J].戏剧文学 2007(1).

[3]魏浩浩; 话剧回归[J].走向世界 2011(04).

猜你喜欢
田沁鑫曹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田沁鑫:回归自己的表达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田沁鑫:为戏剧置身出世入世间
曹禺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成立始末
曹禺与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
从《日出》看曹禺怎样处理戏剧结构的矛盾
表达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