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克菲尔德》

2016-04-21 11:14陈晨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霍桑

摘 要:国内外学者对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的《红字》等长篇小说的研究数不胜数,与之相比,学界对其33篇短篇小说的关注则远为不够。

關键词:霍桑;威克菲尔德;孤独和异化

作者简介:陈晨(1989-),女,汉族,新疆伊宁市人,文学硕士,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01

《威克菲尔德》不像霍桑的其他经典短篇,霍桑的一些研究者对这则不到6000字的小说持一定的保留意见,认为它是“富于想象力的失败”。

但也有一些评论家持不同意见,如“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认为它是《重讲一遍的故事》中最能打动自己的作品,说他读《威克菲尔德》的故事比《红字》更加激动,甚至认为他此文预示了卡夫卡的写作。” [1]

笔者认为《威克菲尔德》,可以用来理解我们人自身和整个世界洪流的关系。而本文被研究者最津津乐道的也是引用最多的无疑是小说结尾的一段话:

在这个神秘世界表面的混乱当中,其实咱们每个人都被十分恰当地置于一套体系里……一个人只要离开自己的位置一步,哪怕一刹那,都会面临永远失去自己位置的危险,就像这位威克菲尔德,他可能被,事实上也的确被这个世界所抛弃。[2]

正如对霍桑另外两篇小说《牧师的黑面纱》和《胎记》的阐释,《威克菲尔德》的解释也是多样的、模糊的。方文开在《论霍桑的现代性》中提到,虽然霍桑并没有向我们解释威克菲尔德出走的理由,但是从小说的文本可以断定,他的出走同样是寻找失落的自我。[3]

的确,威克菲尔德无理由的出走是霍桑在借小说人物来反思现代人类的孤独和异化。他是一个平常的中年男子,过着普通的可以说是平庸的生活,既他丝毫也不存在这样自我放逐的理由,而且作家也只是带我们把整个事件浏览了一遍,在最后威克菲尔德回家后就戛然而止了。

艺术家霍桑将我们这整个世界都看作是一个不可预知的丰富世界,这也和作家小说中丰富的,不可探知的意义相对应,而身处其中的人们的认识和意识也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威克菲尔德的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虽然只离家一条街远,却固执的追求自我消失的乐趣,没有原因,也无从分析,在过了最初艰难的一个星期后,他无视家人和外界独自活了20年,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是故意失踪,甚至还有一些窃窃暗喜的心态,但是我们可以猜想,在经过了最初对他的寻找,认为他已经死亡后的伤心以及日积月累的淡忘后,威克菲尔德在别人心中和社会角色中其实已经不存在了,那么此时他再自己玩弄自己的小把戏,想象着妻子看见自己回来后有多么高兴就显得有些可笑和悲哀了。

威克菲尔德的个人隐居终究会被这个世界所抛弃,所以无论是痴迷于隐居还是指望隐居后得到世界的关注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都意味着个人的彻底消失。

威克菲尔德是在寻找异化自己时被世界所抛弃,而霍桑在另外两篇小说《大卫·斯万》(David Swan)和《雄心勃勃的客人》(The Ambitious Guest)也向我们揭示了世界和时间自有其轨迹,是我们人类无法改变或者说根本不能感知到的。这也是作家的意图,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做的只有顺从,而非自我异化和放逐。

我们只能部分地熟悉那些甚至实际影响了我们一生道路和最终命运的事件。此外还有难以计数的其他事件——如果可以称作事件的话——来到我们身边,却毫无实际结果地悄然消逝,……设若我们能够知晓我们命运的全部成败,生活就会太多地充满希望和恐惧,欣喜或失望,使我们一刻不得安宁。[4]

霍桑不赞同我们像威克菲尔德一样自我逃避,而是主张像大卫和年轻人一样顺从自然,在人类自己的轨道上前行。

《雄心勃勃的客人》也是霍桑表达个人虚无和孤独感的作品。小说实际上也是想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即如果这个年轻人只身来到这一家人中间,而最后大家都在泥石流滑坡中丧身,所有人的尸首都找不到了,那么谁又知道是否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呢?“他的姓名和人品完全不为人所知……他的死和他的生同样是个疑问!那死亡时刻的极度痛苦属于谁呢?”[5]

也许这正是霍桑短篇悲剧的伟大之处,他用看似简单的故事向我们揭示生活,即霍桑认为“总管一切的上天,在看不到和想不到的事情不停地侧身于我们的路途之上时,在我们的凡世生活中仍有足够的规律,来提供哪怕是稍有可能的预见呢?”[6]并且霍桑在其小说中通过描写威克菲尔德等一系列的悲剧性主人公,并不是一味地只想探寻人性的孤独和异化,抑或是其他什么人性黑暗面,而是积极的希望借助这些人物的事迹向我们揭示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夫妇之爱的伟大以及人类的同情与互助,但是霍桑的深刻之处又体现在尽管他看似给出了解决之道,但是又并非大张旗鼓的宣扬这些人世之爱就是万能钥匙,只是希望人们不要偏执的痴迷于科学、罪恶、孤独等恶果罢了。

参考文献:

[1]尚晓进主编《霍桑短篇小说选读与评述》[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5,第163页。

[2][4][5][6]《霍桑小说全集》第一卷[M].胡允恒译.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第204页,第221页,第298页,第224页。

[3]方文开.论霍桑的现代性[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霍桑
玫瑰有刺
玫瑰有刺
玫瑰有刺
霍桑是清教徒吗?——从《红字》中的“罪”谈起
让足球等一等
你帮助我做成的事
你帮助我做成的事
你希望外祖父怎样做
生态女性主义在霍桑《红字》中的研究
霍桑与权力技术的现代转型:红A字和催眠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