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侠客行》的英雄主义色彩

2016-04-21 11:14艾茂莉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侠客行英雄主义李白

摘 要:李白诗歌有两大主题,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主要通过作者想为国立功、驰骋疆场来体现;理想主义则通过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权贵的蔑视来体现,但二者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侠客行》中,李白通过对侠客的赞美和向往,寄托了自己为国为民的远大理想和功成身退的自由理想。

关键词:李白;《侠客行》;英雄主义

作者简介:艾茂莉,女,1985年出生,汉族,文学硕士,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实习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01

一、理想中的英雄形象

李白向往侠客与他的人生理想分不开。他自己就身佩长剑,到处行侠仗义、除恶扬善,身上本身就有侠客的影子。那么,《侠客行》中他向往的侠客是什么形象呢?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1]前四句写出李白心中侠客的外部形象。古语云“燕赵多慷慨悲壮之士”。《庄子·说剑篇》赵太子曰:“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2]由此可知,李白笔下的侠客综合了侠客的各种特色而塑造出来的理想形象。这个理想形象拥有非常豪华的装备:粗犷的具有豪侠气质的胡缨,闪着寒光明晃如霜雪的吴钩,快如流星的宝马,华贵的银制马鞍。别说全部具备,即便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都令人艳羡了,而李白却把这些全用上,可见他心目中的侠客是多么令他景仰和神往!

这个侠客除了外表够潇洒,还有不凡举动。“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古代法制不健全,坏人做了丧尽天良的事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受害的弱者无处申冤报仇。侠客作为理想化的强者和英雄应运而生。他们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除强扶弱,为了正义良知采取暴力手段解决矛盾。所以,侠客必须有武器,且必须杀人。《庄子·说剑篇》:“庄子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曰:‘天下无敌矣!”[3]这是李白对侠客行动的一个整体的认识,认为侠客要有很高的武艺和果敢的作风。这种超出常人能力之外的侠客才是人们所期待和尊敬的。接着他阐释了侠客的“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不仅给人潇洒的感觉,而且告诉读者侠客为人服务是义务和善举,是讲侠义的表现,完全是伟大的无私的。若他也要报酬和表扬,那就成了捕快和警察而不是侠客了。这四句就把作者心中的理想侠客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从整体上看,前八句表明了李白对侠客的一些基本要求。但这些都比较虚幻的,让人难以接近,也难以表明他本身作为一个侠客要实现的抱负。换句话说,这种英雄主义的主题还没和理想主义的主题完全融合。

二、现实中的英雄形象

前面分析了李白对理想中的侠客的描述,下面来看他认可的现实中的英雄。“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李白对朱亥、侯嬴两个侠客形象做了细致描绘:一是行踪的飘忽,一个“闲”字写出了他们的洒脱,脱剑膝前横的动作则突出了侠客特征与豪爽性格;二是他们具有重然诺的品质,讲究诚信,一诺千金已够夸张,还用“五岳倒为轻”来形容对诺言的看重;三是侠客的典型特征——好酒、讲义气,若侠客不喝酒,不讲情义,那绝对不是侠客。通过这些描写,李白更加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侠客才算侠客。但是不是看上去像侠客的就是侠客呢?不一定,那还得看他的行动。

李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了朱亥、侯嬴的壮举,一是“围魏救赵“这段史实很著名,二是诗歌中不容许太多的叙事成分。这个故事的背后,我们却可以了解李白对侠客的行动上的要求。会武艺,有豪迈的举动,能帮助弱者,这基本就是一个侠客了。但李白选取了这样两个人做榜样,不是没有原因的。李白仗剑出川是怀着经世治国的理想去朝拜天子的,那他的侠客梦就不只是随便杀几个蟊贼了。他心中的侠客或者说他要成为的侠客一定是对人民举足轻重、能名垂青史的风云人物。而这种风云人物除了可以改变历史、改写无数人的命运外,还要有自己的自由和节操。侯生以死明志除了是重然诺的一种表现,更是对信陵君对其不信任即人格的怀疑的一种反叛和捍卫。这就体现了侠客的尊严和气节。

联系李白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皇帝只把他当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他的侠客梦是破灭了的。那他在这里强调侠客的尊严、侠客的重要性,实际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即只有这样的侠客才是他看得起的侠客!才是值得赞颂的侠客!这样,他就将侠客的英雄主义和自由、理想主义联系起来了。

三、对英雄的直接歌颂和向往

和侠客的重然诺相对应的就是轻生死。在诗歌的最后,李白直接歌颂了侠客不重生死的高贵品质。侠客要担当许多艰难的任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若惧怕危险,那就干脆不要当侠客了。因此,侠客都是悲壮的、伟大的。李白在这里用了两个对比来突出侠客的伟大,一是死者与生者:“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就算死了,侠客的骨头都是香的,绝对不比活着的英雄们低人一等。一是文人与武士:“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真正的男子汉就应该在江湖上闯荡,为民除害,为国效命,当一个无名书生,在书阁里捧着《太玄经》,头都白了,对世人有什么用呢?简直是浪费时光、虚耗生命。通过这样的对比,李白对侠客的歌颂达到了顶点,他的英雄主义色彩也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注释:

[1]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216页。下同。

[2]清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270页。

[3]同上,271页。

猜你喜欢
侠客行英雄主义李白
张铁雁:公正于心,一位刑辩律师的“侠客行”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刘锡明出演《新侠客行》获赞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两个人的“侠客行”
倒下的那一刻
我的英雄主义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