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农保”实施现状及其对养老的影响研究
——基于湖北省17个市2016年的调研数据

2016-04-21 02:08叶提芳
商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农保新农养老金

叶提芳

(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与统计学院,湖北数据分析中心,湖北武汉430205)

湖北省“新农保”实施现状及其对养老的影响研究
——基于湖北省17个市2016年的调研数据

叶提芳

(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与统计学院,湖北数据分析中心,湖北武汉430205)

本文利用2016年1月份对湖北省17个市的调研数据,首先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描述归纳了湖北省“新农保”运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接着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影响农民对“新农保”政策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政策各方面的设置情况;最后使用Logistic模型研究“新农保”政策在湖北省的实施最终受益者是老人还是其子女,实证结果显示参保老人比不参保老人经常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机会比率下降49.84%,可见“新农保”在很大程度上使参保老人的子女收益,但是否提高了参保老人自身的福利状况,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新农保;满意度;主成分分析法;Logistic回归模型

一、引言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逐渐扩大,给湖北省农村养老带来沉重压力。湖北省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已经建立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一共历经试点起步阶段(1991~1993年)、迅速发展阶段(1994~1997年)、整顿停滞阶段(1998~2008年)、快速发展创新阶段(2003年至今)四个时期。2009年 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湖北省的农村养老工作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文件《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为标志,首先国家批准湖北省省咸宁市赤壁市等13个县(市、区)列入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范围;2010年,武汉市江夏区等13个县(市、区)列入第二批试点范围。2011年,武汉市蔡甸区等39个县(市、区)列入第三批试点范围。湖北省共有65个县(市、区)列入国家“新农保”试点范围,占103个县(市、区)的63%。65个试点县(市、区)共覆盖农业人口2983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74%,其中,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411万人,占全省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的72%。

“新农保”政策在全国已经实施了7年之久,该政策在湖北省运行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农村居民对该政策的满意度如何?该政策对湖北省农村养老状况的影响又是怎样的?这是我们本文的研究目的。已有很多文献关于该政策对养老的影响做出研究,一些使用2008年和2011年CHARLS的两期数据,以全国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考察“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养老的影响,例如,陈华帅(2013)的研究结论:“新农保”政策的实施主要是减轻了老人子女的养老负担[1]。程令国和张晔(2013)研究得到“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结论[2];张晔和程令国(2016)认为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老质量,但是加剧了不同收入组农民养老质量的不平等现象[3]。也有关于“新农保”参保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例如常芳等(2014)利用5省的数据研究发现政府和农民之间对政策是实施规则了解的信息不对称是参保率不高的主要因素[4]。也有一些文献以部分地区数据为基础研究农民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例如,张红梅(2012)利用在湖北省的调查数据得到农民的收入、养老方式、对政策的了解程度等主要影响了农民的参保率[5];钟涨宝和聂建亮(2014)使用5省的数据研究发现农民对政策的认知及对福利的判断主要影响了农民的参保意愿[6];聂建亮和钟涨宝(2014)利用湖北省港村为对象,探讨了新农保在农村基层的有力推进得益于村干部和农民的积极配合[7]。但是近期还没有文献从整体上考察湖北省“新农保”政策的实施现状,同时也没有关于湖北省“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养老状况影响的研究,本文使用2016年对湖北省17个市的调研数据全面考察了湖北省“新农保”的实施现状、满意度分析及其对农村养老状况的影响,得到的结论不但有利于“新农保”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开展,同时对湖北省养老政策的制定有一定价值,进而对我国其他省份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下部分是这样安排的:第二部分,首先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总结“新农保”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研究选取合适的统计方法分析影响农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使用Logistic模型分析“新农保”政策在湖北省的实施对老人及其子女的影响;第四部分,总结全文,给出政策建议。

二、湖北省新农保实施现状与满意度分析

1.数据说明

首先说明一下本文数据的来源。2016年1月15日至2月20日,湖北数据分析中心组织100多名学生对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荆州市、襄阳市、咸宁市、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随州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宜昌市、荆州市、黄冈市、恩施市共17个市252个乡镇、365个村的45岁以上农民进行了调查,共发放了1764份问卷,回收了1474份,其中有效问卷1420份,事后又采取了电话回访的形式。其中60岁以上901人,60岁以下519人,在60岁以下人群中有418人参保缴费,101人未参保缴费。调查主要采取发放匿名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内容包含农民的基本情况、农民对“新农保”的了解及参与、农民对“新农合”的了解及参与、农民的养老状况。

2.湖北省“新农保”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得到样本的性别、年龄及文化层次结构如下:男性占50.29%,女性占49.71%;45~50岁占14.44%,51~60岁占25.21%,61-70岁占35.42%,71~80岁占19.23%,81~90岁占5.35%,90岁以上占0.35%;小学及以下占66%,初中占24%,高中及中专占9%,大专及其以上占1%。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发现“新农保”在湖北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对“新农保”政策认知与支持程度不够,亟须政策的完善和宣讲。在调查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时,我们发现有13.25%的农民对“新农保”政策完全不了解,36.54%只知道一点,29.11%的熟悉,21.11%的比较熟悉。在对居民没缴纳保费的原因调查中,我们发现27.53%的人群是因为并不了解政策,在对“新农保”政策有所了解的人群中,29%的居民是来自于村里集体组织宣讲,25%的居民来源于亲友告知,22%来自于互联网或者报纸之类的媒介,19%的来自于村里的干部上门宣讲,可见,基层对于普及“新农保”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到位另外。另外,调查数据显示,虽然部分居民对“新农保”有所了解,但大部分并不清楚政府和村集体对参保农民的缴费补贴政策。数据显示,75%的被访者对是否有村集体补助并不知情,近80%的人并不清楚当地政府每年给参保者缴纳养老金补贴。在未参保缴费原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27.53%的人群是因为不了解“新农保”政策。可见,在“新农保”政策推广与实施过程中,宣传工作并没有做到位,还有很大欠缺。

第二方面,农民个人缴费能力有限,参保能力不足,政府财力投入不足。调查显示,未参保缴费的原因是“收入较低”的农民占了23.48%,原因是“对政策不了解、怕兑现不了待遇、觉得不合算”的农民占了40.89%,原因是“有子女养老,不需要参保”的农民占了12.96%,原因是“参加了其他保险而不愿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占了14.57%。在参保缴费的人群中,56.6%的农民选择了最低档次作为自己的参保标准,仅仅100元/月,22.3%的参保者选择了200元/年的缴费档次,选择500元/月及以上的农民极少,仅有7.9%。是什么影响了居民选择最低档次的参保缴费?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农民的年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0元以下,勉强能维持支出,很多甚至是入不敷出、生活困难;另外,村委会和当地政府对农民的补贴不多,96.7%的村委会为当地居民缴纳的养老费等于或低于100元/月,97.99%的当地政府为居民缴纳的养老费也是等于或低于100元/月。我们有理由认为是农民的收入低、对政策不了解及政府财力投入不足影响了参保率及缴费档次。

第三方面,“新农保”对老人的居住方式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据数据显示,11.54%的老人是独居,56.87%的老人是与配偶生活在一起,29.59%的老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0.3%的老人采取养老院养老的方式,1.7%是寄住在亲戚家。另外,有关“新农保”是否影响了居住方式及原因的调查中发现,49%的老人认为“新农保”的实施不会影响他们的居住方式,因为他们的收入主要靠打工及自己劳动所得;24%的老人认为影响不大,因为他们老人主要靠子女供养;还有15%的老人认为“新农保”有可能使他们独立居住,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养老金。

3.参保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上面我们探讨了“新农保”在湖北省目前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民对“新农保”的满意度是对政策的综合反映,下面我们就农民的满意度进行研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影响农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进而为提升广大农民对政策的满意度而谏言献策。

(1)变量选取及统计描述。首先,我们选取与新农保满意度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为我们分析的起点,问题包括8个,分别是:是否清楚村集体每年给您缴纳养老金补助、是否清楚当地政府每年给您缴纳养老金补助、每月能否按时领到养老金、每月领到的养老金占您月收入的比重、领到的养老金读您的生活有多大帮助、对当前新农保制度中政府承担的缴费补贴和养老金补贴满意程度、对现在的新农保参保缴费档次设置满意程度、对参保和领取养老金等的手续办理便捷性满意程度。选项的答案设置及赋值如下:“清楚”赋值为1、“不清楚”赋值为0、“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有帮助”赋值为1、“无明显帮助”赋值为0、“满意”赋值为2、“一般”赋值为1、“不满意”赋值为0,我们对这8个问题的选项进行整理,结果如下:86.31%的人并不清楚村集体每年为自己缴纳的养老金补助数额,90.39%的人不清楚当地政府每年为自己缴纳的养老金数额;大概有9.17%的人群不能按时领到养老金;76.79%的人群认为养老金对他们还是有不容忽视的帮助的;在领取养老金金额为100元/月的农民中,大约54.18%的人群表示这个数额是自己收入的一半以上。这些统计结果告诉我们广大农民收入较低,新农保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他们,但是他们对“新农保”政策的设置并不了解。

(2)新农保综合满意度分析。为了分析影响“新农保”政策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我们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方差最大正旋转法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得到因子旋转载荷阵(表1)。

表1 前三项因子的因子旋转荷载阵

根据表1的方差最大化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在第一个主成分中,负荷系数绝对值较大的问题有“对当前新农保制度中政府承担的缴费补贴和养老金补贴满意程度”、“对现在的新农保参保缴费档次设置满意程度”、“对参保和领取养老金等的手续办理便捷性满意程度”这三个,综合体现了居民对新农保政策各方面的设置满意程度,可命名为“政策各方面的设置满意程度”;第二个成分负荷系数绝对值较大的问题是“每月能否按时领到养老金”、“每月领到的养老金占您月收入的比重”和“领到的养老金读您的生活有多大帮助”,这三个问题是综合反映了新农保政策对农民的帮助程度,因此可命名为“政策帮助程度”;第三个成分负荷系数绝对值较大的问题是“是否清楚村集体每年给您缴纳养老金补助”和“是否清楚当地政府每年给您缴纳养老金补助”,这两个问题指标直接反映的是居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可命名为“政策了解程度”。这样,在众多问题中,我们将提取出三个指标“政策各方面的设置满意程度、政策帮助程度、政策了解程度”作为公因子。使用累计方差分析得到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为91.257%,即前3个主成分能解释所有变量91.257%的信息,我们提取并确定公因子,然后运用各因子得分函数表达式计算各公因子得分,各因子得分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x1,x2,…,x8分别表示上述8个问题,F1,F2,F3分别表示三个主成分变量:“政策各方面的设置满意程度”、“政策帮助程度”和“政策了解程度”,我们使用软件计算出成分得分矩阵,并计算得分协方差矩阵,得到各个成分两两之间的协方差为0,说明各个成分之间没有相关性,因此可将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综合满意度测量模型表示为:

根据上式可以看到,农民对“政策各方面的设置满意程度”在最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新农保”的综合满意度,因此我们应该在“对当前新农保制度中政府承担的缴费补贴和养老金补贴满意程度”、“对现在的新农保参保缴费档次设置满意程度”、“对参保和领取养老金等的手续办理便捷性满意程度”这三个方面多下功夫来改善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满意度。

三、“新农保”惠及了老人还是其子女?

前面我们主要分析了“新农保”政策在湖北省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影响“新农保”满意程度的主要因素。由于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老人还是靠子女养老,“新农保”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人的养老问题,另外,老人收入的改变会影响子女对他们的代际转移,因此“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子女。Fan(2010)对我国台湾地区于1990年代推行的“老农年金”计划进行研究[8],得到结论:公共养老金对于子女提供的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有着显著的“挤出效应”,老人领取的公共养老金每增加一美元,其子女提供的代际支持金额将减少大约30~39美分,这意味着在台湾“老农年金”计划在很大程度上使老人子女收益。那么在湖北省,“新农保”是否产生了类似台湾“老农年金”推行的效果?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个问题。

1.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根据我们的研究目的,我们选取“是否经常获得来自子女的经济支持”这个问题来反映我们的因变量,“是”赋值为1,其它赋值为0。主要的自变量为“被访老人是否参加新农保”,和“参保老人每月领到的养老金占月收入的比例”。参照以往的文献,选取控制变量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基本特征变量,包括老人的性别、年龄及有无配偶;第二类是养老特征变量,包括老人的子女总数及是否与子女同住;第三类是老人的健康特征变量。表2列出了被访地区老人的参保组与为参保组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到:参保组样本的平均年龄为64.16岁,未参保组为51.82岁;参保组样本拥有子女的平均数为2.97个,未参保组为1.94个;参保老人每月领到的养老金占月收入的比的均值为45.75%,这些结果显示:参保的老人是那些年龄较大、子女数量较多、自评健康状况较差、收入较低及的老人。

参保老人中只有41.45%每月能按时领到养老金,可见,政策的实际执行还不是很理想;参保老人每月平均能领到的养老金为172.02元,充分可以看到,参保老人的缴费档次并不高,而由每月领到的养老金占月收入的比例均值为45.75%,可以看到缴费老人的月收入水平处于很低的阶段。总的来说,我国新农保还处于“保基础”的阶段。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

2.模型及实证结果

下面我们分析“新农保”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影响了参保老人代际经济支持的获得。将Pi记为老人经常得到来自子女经济支持的概率,1-Pi便是很少得到来自子女经济支持的概率,使用Logistic模型回归,将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i表示个体,NSEIi代表个体是否参保的虚拟变量(参保=1,未参保=0);Ti表示每月能否按时领到养老金(能=1,否=0);Ai表示每月领到的养老金数额;PEi表示每月领到的养老金占月收入的比例;Xij为控制变量,包括其中参保者的性别、参保者的子女总数、参保者的居住方式、参保者的年龄以及参保者是否与子女同住。系数αi,βi能够反映“老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机会比率”。表3给出了模型的回归结果。

根据表3中回归结果,老人是否参加新农保对其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系数为0.690(即1-e-0.69),即参保老人比不参保老人经常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机会比率下降49.84%;参保老人每月领到的养老金占月收入的比例的系数为0.219,虽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并不显著,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即参保老人每月领到的养老金占月收入的比例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参保老人经常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机会比率将下降19.67%(即1-e-0.219);控制变量中参保老人的性别、有无配偶对其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均不显著,而参保老人的年龄、子女总数、是否与子女同住及自评健康状况对其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分别在1%、1%、10%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老人每增加一岁,其经常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机会比率将上升4.6%(即e-0.045-1);老人子女总数每多一个,其经常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机会比率将下降15.63%(即1-e-0.17);与子女同住的老人比起那些未与子女同住的老人经常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机会比率将下降25.7%(即1-e-0.297);自评健康状况较好的老人比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经常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机会比率将下降21.89%(即1-e-0.247)。

3.结论及进一步的探讨

根据以上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参加“新农保”的老人其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的可能性确实下降了,说明“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使参保老人的子女收益了,进一步的问题是:“新农保”是否使参保老人收益?要考察这个问题,就要看参保老人的福利状况相比未参保老人在参保前后的改变如何,而这至少需要两期的数据,目前只有理论上的探讨:一种观点认为,参保者对老人给予一定经济上的支持,那么老人的经济状况及福利状况一定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而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老人在参保后,其子女给予参保老人经济上的支持会相对下降,这种“挤出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新农保”对老人经济福利的改善效果,并且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医疗支出的增加和物价的上涨,老人的福利状况也许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哪一种情况在现实中更容易发生,我们需要在后续的调查工作中跟踪被访者,使用数据来实证,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调研,做出后续的研究工作。

表3 新农保参保的支持效果回归分析

四、基本结论及建议

1.基本结论

(1)湖北省各地区新农保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①农民对新农保政策了解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参保积极性和对政策的满意程度;②新农保政策存在一定的制度缺位,主要吸引的是中低收入水平、健康水平较差、参保回报时间短的人群,而年轻农民的参保意愿相对偏低;③很少有人选择较高缴费档次;

(2)参保率高低的决定因素:①子女数量较多的老人,更容易选择参保;②年龄与参保意愿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的人群参保积极性越高;③农民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参保的积极性;④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

(3)“新农保”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①政策各方面的设置情况;②政策对农民的帮助程度;③农民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其中政策各方面的设置情况在最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满意度。

(4)“新农保”在很大程度上使参保老人的子女收益,但是否提高了参保老人自身的福利状况,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2.完善“新农保”政策的建议

(1)讲透农保政策,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我们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民对新农保政策了解太少是制约他们参保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专门人员开设一定的讲学课程,对农民进行新农保政策知识的普及,使他们在思想上形成对“新农保”的正确看法,要实现这个目标,基层政府要负起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

(2)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参保能力。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及对农民深层次访谈,得到“收入低限制参保能力”的结论。因此加快全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将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程度。

(3)坚持参与方式灵活性,缴费标准多样性的原则,制定合理的给付标准,提高保障水平。湖北省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缴费承受能力各不相同,需要制定更加灵活的参保方式和缴费档次,创新社会养老保险缴纳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土地换养老保险,以实物缴纳保险费用等方式,使每年对农民的补贴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结合。另外,随着物价的上涨,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会下降,这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建立一个动态的给付机制,对给付标准根据物价水平进行调整来保证养老金的实际购买能力,从而真正使老人收益。

[1]陈华帅,曾毅.“新农保”使谁受益:老人还是子女? [J].经济研究,2013(8):55-67.

[2]程令国,张晔,刘志彪.“新农保”改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吗?[J].经济研究,2013(8):42-54.

[3]张晔,程令国,刘志彪.“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养老质量的影响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6,15(2):817-844.

[4]常芳.新农保实施现状及参保行为影响因素[J].管理世界,2014(3):92-101.

[5]张红梅,马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推行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5-59.

[6]钟涨宝,聂建亮.政策认知与福利判断: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的实证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4,2:80-92.

[7]聂建亮,钟涨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的基层路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3-110.

[8]Fan,E.,Who Benefits from Public Old Age Pension? Evidence from a Targeted Program,Econom 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Change[J].2010,58(2):297-322.

(责任编辑:罗蕾)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Im plem entation of New Rural Pension Scheme and the Im pact on the Elderly—A Case Study in Hubei Province

YE Ti-fang
(Schoolofstatisticsandmathematics,HubeiUniversity ofEconomics,Wuhan,HuBei430205)

In this paper,we do some researches using the data of 17 cities of Hubei province in January 2016.First,we summar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problems of China’s new rural pension scheme in Hubeiprovince.Then,we obtain themost important impaction fact on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n China’s new rural pension scheme using themethod of PCA. Lastly,we use the logisticmodel to research the problem that the beneficiary of policy is the elderly or childre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io of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ir children drops by 49.84%if they participate in new rural pension scheme.That is the children revenue from new rural pension scheme,butwhether the welfare of the elderly are enhanced does need further researches.

new rural pension scheme;degree of satisfaction;PCA;logistic model

F323.89;F842.67

A

1008-2107(2016)06-0108-07

2016-03-01

叶提芳(1982—),女,河南西平人,湖北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健康养老。

猜你喜欢
新农保新农养老金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云南省新农保制度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