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4月20日文章,原题:中国企业有责任帮中国实现气候目标吗? 中海油2011年在渤海湾因石油泄漏导致环境灾难。但与此同时,该公司也一直在花巨资进行弥补。2008-2014年,中海油东南亚分公司花费100万美元为印尼种植珊瑚以及保护红树林。在中国企业当中,中海油在这方面的花费并不多见。目前,中国企业只有10%在推动社会和环保倡议。
为实现气候目标,中国企业必须开始把资金投到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环境影响的项目中。全球报告倡议组织高级项目协调员袁媛(音)表示,“(中国)公司之前将可持续倡议看做服从策略或者公共关系工具,现在他们逐渐变得积极主动”。
即使在致力于限制排放之前,中国也已经开始在应对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2008年,中国政府开始要求国有企业定期评估和改变生产方式,以节约能源、更有效管理资源和减少污染。《中国通》一书作者祈立天说,“中国与环境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驱动。他们真的在努力清除环境污染,并且和之前的西方政府一样,假以时日会解决这个问题。”。
即使没有气候变化以及政府因素,为了吸引投资和拿下合同,很多中国企业也日益面临提高商业道德的压力。压力大多来自海外客户和合作伙伴。新加坡经济学者宋诚焕表示,“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交媒体崛起,加上越来越多有责任心的消费者,这些是中国国内或者国外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作者詹宁思,向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