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riel+Tao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全球时尚业更新节奏加快,以工艺和品牌文化为卖点的奢侈业越来越不景气。设计师频频离职,品牌纷纷加入关店热潮,似乎奢侈大牌们进入了外强中干的状态。奢侈业重获新生的契机在哪里?通过产业动态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的答案是——定制业!这可能会有些许出入意外,然而在深入剖析之后发现,这个结论其实水到渠成。
事实上与大众印象恰恰相反,进入定制市场的门槛比进入成衣市场的门槛要低得多。虽然定制服饰的材料与人工费用十分高昂,但作坊式生产的小型时装品牌相较于大型成衣企业有其他方面的优势。阿联酋的定制女装设计师Al Ali表示:“我认为高级定制市场竞争远小于高级成衣。小企业能够更快收回成本,在管理方面也相对轻松。通常,时装秀一结束就能马上收到订单。” 定制企业极小的生产规模意味着更少的生产成本,也就意味着更小的投资风险。另外,由于对口客户群相当小,意味着市场稳定性较高。而且定制服饰高昂的价格可以让初出茅庐的设计师在短时间内盈利。
反观当前成衣产业的发展前景,却十分尴尬。企业每况愈下的销售报告和缩减品牌副线的举措,都暗示着高级成衣巨大的市场压力。Hugo Boss AG (BOSSn.DE) 在2月23日表示,受中国和美国市场恶化影响,预计2016财年核心盈利会出现10%的跌幅,当天Hugo Boss AG 股价应声暴跌21.2%。隔日集团宣布Hugo Boss首席执行官Claus-Dietrich Lahrs下台。从股价暴跌到职业经理人离职前后不超过三天!然而这在成衣品牌中绝非个案。另外从品牌屡屡关闭副线可见小资产阶级的钱并不好赚。从Marc by Marc Jacob和Victoria Beckham Denim相继停运,到Burberry总监Christopher Bailey决定合并Burberry Prorsum、Burberry London和Burberry Brit,都印证了以上观点。
除此之外,设计师们的离职动向也说明“慢时尚”或许将重获生机。2014年Jean Paul Gaultier宣布关停成衣产线专注于高级定制,同年Dolce & Gabbana 发布Alta Mode定制系列走秀。此外Raf Simons、Alexander Wang等多位明星设计师于1月份卸任大牌创意总监职位,专注于个人品牌。这些人事调动都说明如今设计师们越来越厌倦一年发布6个甚至十几个系列的工作节奏,更希望在慢节奏创作的同时自主独立地运营品牌。2月初讹传极简主义大师Phoebe Philo欲离职Céline转投高级定制品牌Azzedine Alaia,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衣领域消极的产业心态。
从市场动态看,亚洲特别是中国和中东新贵的崛起给高级定制业点燃了希望。近期Valentino的CEO Stefano Sassi 表示东亚地区首度成为品牌最重要的市场,亚洲消费者开始深入了解高定时装。同时Jean Paul Gaultier 的总经理 Sophie Waintraub表示公司未来将集中发展亚洲市场。她指出中国消费者为品牌去年的销售贡献良多,品牌还计划在韩国首尔举行怀旧展览。在2015年巴黎高定周上,欧阳娜娜等国内00后公众人物成为秀场头排嘉宾。王菲之女窦靖童在去年GUCCI已然/未然展览开幕酒会上登台献唱,并且陆续为多本时尚纸媒的大片拍摄出镜。这些时尚事件都一再表明定制产业迎来了新生代顾客群,这既是行业重新焕发生机的契机也是考验设计师应变能力的挑战。一切正如Giorgio Armani所说,2016年和未来时尚行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
在高级成衣产业一片萧条的今天,准入门槛低、创作自由度大并且拥有新兴顾客群的定制业或许将成为天才设计师们最后的归宿。同时创意重心和人才聚集点的转移也迫使整个时尚产业不得不重新重视高级定制,这一曾经被遗忘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