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柴静事件”引发的争议与思考

2016-04-20 09:37陈娟
大观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际行动社会责任

摘要:《穹顶之下》,这部由柴静自费拍摄的103分钟55秒的纪录片,只在网络上播放了几天,却得到了疯狂点击量,同时也带给我们太多感慨,有人被纪录片的内容所震撼,也有人被网上鱼龙混杂的评论所迷惑,最终,这部纪录片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中,我们将其称之为“柴静事件”。转眼又是一年,《穹顶之下》早已不见,雾霾依旧不期而至,历史的车轮总要留下印记才对得起曾经的沧桑,我们应该对《穹顶之下》及其引起的事件有所回顾和思考,并使其对今天和未来的发展有所裨益,只有这样,才不枉费柴静当初的一片苦心和付出的辛劳。

关键词:“柴静事件”;公共议题;社会责任;实际行动

“柴静事件”的梳理:

2015年2月28日上午,在优酷网、腾讯视频、乐视网等各大视频网站同步推出了一部以“雾霾”为主题的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由前央视著名主持人、记者柴静自费100万拍摄,片子以柴静的女儿患先天性肿瘤为切入口,以解决“私人恩怨”为名,用“三段论式”的结构讲述了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应对?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采访了几十位权威专家,并去国外实地拍摄治污经验,不仅解释了雾霾带给人的危害;也分析了雾霾产生的原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解决建议。该视频制作专业精良、数据应用丰富详实,描述方式图文并茂,讲述方式新颖时尚。视频运用新型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演讲形式,配有大屏幕背景,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等等,无不显示了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被认为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视频发布后,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几何扩散下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点击量迅速攀升,热度超过了所有的热门电视剧,数亿人手机的朋友圈被刷屏,截止到3月2日,《穹顶之下》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总播放量突破2亿次,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柴静雾霾调查#的阅读数达3亿。当《穹顶之下》成为新媒体的传播盛宴时,传统媒体也开始发声,新华社发表支持稿件,人民日报的网站刊登柴静专访,力推视频,刚上任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也主动与媒体见面,对柴静作品表示赞赏,称其行为值得敬佩。

这个“爆炸级”的新闻作品俨然成为2015年首个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现象级视频,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伴随如潮的好评,批评和质疑声也相继出现,拥柴派和砍柴派两大阵营开始争吵不休,更有甚者开始出现对子虚乌有的事情进行造谣传播,鱼龙混杂,无奇不有,网络暴民们“趁火打劫”搞得整件事越来越“云山雾罩”,群体的注意力最终无法集中在雾霾治理这一问题上,这部纪录片的目的也被讨论的面目全非。

2015年3月6日,视频完整版从各网站上下架,在优酷和各视频播放平台上,该片的链接已经失效,人民网刊登的柴静专访也已经删除。至此,“柴静事件”才算告一段落,《穹顶之下》也最终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人们的回忆。

思考一:私人恩怨VS 公共议题

柴静,这个曾经的央视著名记者和主持人,始终饱受争议,从此前的新闻纪录风格煽情化、个人化到后来的从央视辞职、美国产女,尽管《穹顶之下》这个视频从里到外都透着公益的气息,但也难逃此劫。首先被人指责的就是柴静拿自己的女儿患肿瘤为由头将雾霾当做私人恩怨的个人化视角有煽情嫌疑。曾经在央视就深陷与闾丘露薇风格差异之争的柴静不会不清楚,这种参杂个人偏好的“私人恩怨”可能带来的风险,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作为媒体议题来说,任何公共议题都会涉及到个人权益和私人视角;相反,任何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和情感关系中,都可能涉及公共议题,况且,离开了传统媒体现在身为自媒体人的柴静,无需也不必为选题的开篇刻意穿上“公共”的外衣,彰显其公共意图和形象,实际上,不论切入口是感性诉求还是理性论证,只要其精神内核和最后效果是“公共”的,即达目的,有可能这种方式对普罗大众更有带入性。当然,无论是从制作内容的考量还是传播效果的验证,这个柴静公然出于“私人恩怨”自费百万制作的视频,早已被证实具有了超出以前几乎所有作品的公共性,甚至开创了自媒体更专业和深入地介入公共议题的方式。这个看似背反的事实,值得我们思考并承认,准确地找到公共事件中的个人视角的确是成功地设置议题的有效方法,个人视角与公共议题并无冲突,我们大可不必在这上面吹毛求疵。

思考二:道德指控VS 社会责任

面对“雾霾这个公共议题,在经过“柴粉”和“柴黑”的一番争吵之后已经离题千里,网络民众不再评论公共议题本身,而是关注制作人的动机、道德和她的私生活,柴静是否抽烟?是否当过人家小三?是否开大排量的车?……这些为了争夺个人话语权和刷取存在感的“伪批评”显然已经背离了《穹顶之下》的初衷,他们把关乎生存的“雾霾”议题悬置一旁,转向了对柴静个人的道德审判,这种动辄对别人进行道德评估的心灵雾霾,是中国人戒不掉的“瘾”,最终导致公共议题失效,可惜至极。是否只有完美的圣人才有资格推出这样一个对人人有益的公共议题?是否一个人的作品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一定要和大众对她本人的道德评估挂钩?当柴静做出这样一个视频节目让大家受益,不管是真诚还是炒作,我们最好的态度并不是质疑和挖掘隐私,而是鼓励和期许,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将公共议题变为意见共识,进而转化为公民意志,影响社会行为,最终改变环境现状。由此可见,我们离“公民社会”尚有一段距离。我们也应进一步加大针对个体的责任教育,使之内化为责任意识,培育更为自觉的责任主体。让新媒体所带来的扩大的个人能力与个人责任相互平衡,方能形成一个更为强大有序的新媒体环境。

思考三:群体围观VS实际行动

公民社会的形成来行动,而并非围观。柴静在用行动努力,她尽量在150分钟的时间里,将“雾霾”尽量广、尽量深、尽量全面地展示给公众,让大家知道了以后该怎么做,柴静想通过这个视频表达的东西已经达到了。但是,为什么依然在禁令下变成昨日黄花?因为围观者众多,行动者稀少,甚至少有关于“雾霾”的专业性、建设性的文本后继出现,有的只是群体间道德与非道德,粉丝与反粉丝,阴谋与反阴谋的争吵,法国著名学者塔斯塔夫·勒庞在其名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认为:“群体往往体现出情绪化的特性,且有感染力,群体中的个人及其行为处于集体无意识情绪的完全感染和支配中,个人的智力与理性判断力彻底消失,人非常容易流于暴戾。”[1]随着争吵声不断持续,网民们的理性就开始被情绪化替代,口舌之争远胜过他们的行动力,无中生有地编排和消费柴静本人的隐私,但是却没有柴静那样的行动能力,所以争吵声虽大,但我们却很难看到比《穹顶之下》更深刻、更有创意、分析更全面的环保题材作品出现,也听不到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提出。当今天我们再次面对雾霾天,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行动起来,实时有效地监督环境污染,鞭策政府出台更有力的环保政策,写出更深刻的雾霾分析学术论文,拍出比柴静团队制作更为精良的雾霾纪录片,真真实实地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而不是仅仅作为“群体”中的一员继续起哄和围观。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89

作者简介:陈娟,女,1980年9月,汉,籍贯湖北,华中科技大学电视新闻学硕士,任教于黄河科技学院新闻学院,讲师,从事影视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实际行动社会责任
表演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经济法是什么
如何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
我们可是练过的
“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