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被疫苗事件刷爆,偶尔也会有新闻曝出钢的电水壶长期使用会使记忆力减退,这日常安全事件的频发,让人们忧心忡忡的同时,以一种惨痛的方式方能唤起疗救的注意,令人心痛遗憾。也许很多时候,人们不仅要将眼光放前,在这样一个快速奔跑的时代,恐怕我们更该把目光放在构建日常上了。
我们似乎为了追求很多东西,日常坍塌。这日常不仅包括我们每个人正常有序、温馨和乐的家庭生活,也包括我们为之奋斗努力、不懈追求的企业经营和社会活动。
我们错失多少陪伴家人共同经历、成长的时间,我们牺牲多少本可安眠在床的睡眠时间,我们丢掉多少创业之初怀揣梦想的本心,我们也埋葬了仁义礼智信,造出一批又一批毒瘤产品戕害同胞而不自觉。我们在发展,我们在制造巨大的经济效应,我们在为了家人和个人谋求更好、更有质量的生活,这些都好。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结束答记者问时,一再强调“民生”,不论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更好秩序、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在被谋求和构建着。
大家都在谋求明显的人生,这明显人生的定义,不该狭隘的停留在物质上巨大财富的拥有。大家也往往忽略日常。“你做这个有什么意义啊?”当理发师的书单被记下或是一首歌听完的感受与人分享时,周围人不解地说。“意义”,人们总是把它想象成一种高大上的样子,某时某刻,藉由某样东西或是人事,我们拥有了一份当时当下好的心情,这就是意义,这也是日常。意义要有多大才算有,意义如果很小就是无吗?
日常,展示的既是生活,也是生存的风骨。它包括个人精神风貌、企业经营理念、国家制度建设。日常的坍塌,和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影响一样深远重大。活在一种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该比谁更坏、更道德沦丧而被人指摘,我们应该比谁更好;我们不该比谁更有钱,应该比谁更努力;我们不该只是比谁的房价最高,而是比谁的房屋质量以及服务更有保障。该比的是有良知的企业养活了多少失业人口,某个发明让多少处境困难的人受益,某一创造改变了世界范围内多少人饥饿的状态,某种创业带动起多少年轻人打拼奋斗的昂扬与激情。
在中国世情下,我们个人的命运往往被社会洪流裹挟,也与社会制度息息相关。简政简批下你所能受到的益就是别人受到的;你更好地服务他人,你也自会被他人更好地服务着。你所从事的工作在帮助、影响、改变着他人,是日常的意义。你所建立的企业和在谋求的生存,关乎着很多人的饭碗也是生活的意义。你所做出的改变让你看到了更多的笑脸和因你存在而给予他人的幸福就是意义。你所研究的科技、发明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解决了饥饿之困也是伟大而崇高。
这些原本的日常生活、个人精神、企业信仰和社会服务意识,不该被忽略,应该回归于被重视、坚持和提倡。人们的生存生活无外乎“吃穿住用行”,将时间、精力置换于对它们的创新、创造中,才能构建起和谐社会更长远、更有益、更美丽的日常生活,不是吗?
构建日常,就是按部就班、公共有序地前进生活,你有着这个世界公民一切的责任和义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