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探析

2016-04-20 02:54:28景长勇杨知勋宋杨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饮用水

景长勇 杨知勋 宋杨

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秦皇岛市为例,重点分析和研究城市水量、水质、水处理工艺及管网二次污染和城市供水管网不完善等几个因素对饮用水安全的影响;针对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出了解决饮用水安全的对策及措施,为解决不同区域不同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和完善城市供水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饮用水;供水安全;水质保障

引言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加快,环首都经济圈将会出一批养老、度假、富人地产。甚至有人预测,用不了10年,北京、天津周边的郊区别墅、养老房、度假房将会成为京津冀部分市民的“第二居所”。目前由于大环境的恶化而导致的水源污染,使得传统的净水技术不能获得安全的饮用水,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工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工程。

1.饮用水安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1.1水量安全问题

由于京津冀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的需求量也成为另一个挑战。全国每年平均缺乏将近400亿吨的水。据估算,到2020年,当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达到60%时,城市的需水量可能达到580亿吨。

河北省水资源人均占有水量仅全国1/7,每公顷水量占全国均值1/9,平均地表水资源实缺84亿立方米,是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秦皇岛市多年平均径流深163毫米,折合径流量为12.59亿立方米,总量严重不足。而且,秦皇岛市的水资源来源单一,无大江大河过境。境内河流均属滦河及冀东沿海水系。主要河流有青龙河、洋河、戴河、饮马河、汤河、石河和新开河。除青龙河外,都是独流入海的季节性河流,水量不大。地下水资源是秦皇岛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约3.62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共有3个,分别为洋河水库、石河水库和桃林口水库,集水面积分别为755平方公里、560平方公里和5060平方公里,总库容分别为3.92亿立方米、0.7亿立方米、8.59亿立方米。

1.2水质安全问题

作为秦皇岛市饮用水源地之一的洋河水库,由于建设时间较长,随着降水量逐年减少,库存水量明显少于往年,且长时间没有来水补充,水质发生一定变化。每年的7到8月份水库容易发生水华现象,部分指标超过国家标准。西洋河上游农村一家一户式的甘薯淀粉加工废水对水库水质也造成一定影响。

1.3工艺处理中的安全问题

目前,全国95%以上的公共供水厂是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颁布之前建设的,这些水厂的常规处理工艺难以保障出水完全达到新标准要求,尤其对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非常有限。秦皇岛市几个自来水厂仍然采用的是传统水净化工艺,主要以去除色度、浊度及细菌为主要指标,而对水源中各种溶解性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则不太理想。因此,污染物种类多元化也使得传统的净水工艺面临挑战,提高了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1.4管网和二次供水中的安全问题

首先是施工及结构不合理造成水质二次污染。以秦皇岛市为例,部分80年代以前使用二次供水的建筑物或小区,给水管与排水管敷设在同一沟槽内或者敷设位置太近,一旦排水管道损坏泄漏,在二次供水设施定时供水的情况下,给水管道在水泵关停和运转时管道会形成虹吸现象,将排水管道泄漏的污水吸入给水管道,滋生细菌,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有的二次供水设施中,水池的出水管设置不合理,造成水质恶化。有的出水管设置过高,出水管以下部分形成死水区,而且出水管以下会有沉积物,造成水质污染;有的出水管设置过低,水池中的沉积物会进入出水管,从而沉积物进入整个给水系统,污染水质。

2.饮用水安全对策研究

2.1建立健全饮用水水质监测预报警系统

通过对水质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针对我国供水水质监测技术落后、监测频率较低、不能适应新标准实施要求的问题,开展水质监测方法研究,构建和完善供水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使水质监测预警工作常态化。

2.2优选适宜的水處理技术

京津冀地区水源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差别较大,因此,要根据具体的水源水质情况,选择合理的水处理技术。具体而言,可以根据水源的水质状况,选择常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或组合工艺,使得出厂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2.3逐步普及球墨铸铁管,控制管网的漏损率

最近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达15%以上,保守计算,如果漏损率能降低10个百分点,即可节水至少52亿立方米,相当于2000多个昆明湖的水量。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铁管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军则指出,如果采用离心球墨铸铁管对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我国供水管网的漏损率就可大大降低。

2.4建立完善有效的饮用水应急保障体系

针对秦皇岛市几个水源地氨氮指标偏高、容易发生蓝藻污染等特点,再结合其他方面的水质安全隐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故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加强饮用水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尤其要提高应急处理速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快速恢复正常。

4.结论

目前由于大环境的恶化而导致的水源污染,使得传统的净水技术不能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同时,在水的运输、储存等各环节还可能存在对饮用水的二次污染。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工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工程。它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的安定、繁荣与和谐。总之,饮用水的品质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重视自来水等各种饮用水的安全性研究。

参考文献:

[1]石效卷.中国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2(1)1-6.

[2]王佐正,费云帆,李泽宇.以清华附中为例研究饮用水水质的安全保障[J].《中国科技纵横》.2015,0(23)11-12.

[3]孙宏亮,李璐,张涛.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现状与对策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5)23-25.

[4]张文婷,许广东.影响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治淮》.2015,0(9)15-16.

猜你喜欢
饮用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供水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4:11:42
ICP-MS法测定饮用水及地表水中铊元素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0:52
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
食品与机械(2019年1期)2019-03-30 01:14:38
1927—1937年南京城市饮用水问题及其治理
近代史学刊(2017年1期)2017-08-16 06:06:34
饮用水处理用活性炭反冲膨胀率测定与研究
中学生饮用水的调查分析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2:03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6:15
饮用水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淋洗液发生器离子色谱测定饮用水中的溴酸盐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