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时代在发展,中国画需要创新。但是,创新要有正确的方式,范畴等。本文分析了中国画笔墨的传统性与当下性特征,旨在强调中国画的创新不应该失去其固有的艺术底线与品位,不能被市场所左右。在创新方面,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以古为基,推陈出新”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新实质。从坚守传统笔墨精神与书写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形式构成,表现题材、表现技法、色彩以及新材料运用方面进行突破,这才是当下中国画创新的实质。
关键词:中国画;笔墨;创新
作者简介:李操,男,汉,1991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学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1
一、中国画笔墨的传统性与当下性
(一)传统笔墨是中国画固有的底线
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是中国画固有的底线。黄宾虹先生说:“舍笔墨而无它。”中国画自古就是有品位的艺术,笔墨则是构成其艺术品位的重要元素。只有通过笔墨的表现形式与书写性的运作,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从徐渭,八大、“扬州八怪”、到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人无不在坚守笔墨的基础上进行中国画的创造。人体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正因为有着骨架、血肉的构筑,才能运转,才能有生命的活力。中国画也是如此,用线,用笔、用墨、用色等元素构成了中国画的 筋,皮、骨、肉,从而使画面具有生命力。
(二)当下“无笔无墨”的中国画
当下,中国画的发展已经到了“无笔无墨”之境况,一些从事中国画领域研究的人一味的以制作风,装饰风、标签化理念去进行中国画的创作。有些画家为了急于树立个人风格与特色,想方设法地走捷径。更有甚者,为了规避传统中国画的固有门槛而放弃了对笔墨的研究,直接采用制作性的方式,这些都无疑降低了中国画固有的文化品位与审美精神。一位画家风格的形成是与其文化修养,道德情操、眼界、阅历、以及技法的高低所决定的,不单单是一个新的符号,新的特色的形成与不断重复。何况,“无笔无墨”的中国画更不能代表一个从事中国画研究的人的成熟风格。当下“无笔无墨”的中国画现状是让人堪忧的,不论从事技法或是理论研究的人都应该深思。
二、中国画创新的实质
(一)“以古为基,推陈出新”
时代变了,中国画需要创新。但是,中国画不能刻意求新。“潘天寿先生说:“创新离不开中国画的传统和特点。国画讲传统笔墨技法,讲气韵和线的运用。只强调创新,不重视传统是片面的;只讲传统,而忽视创新,是守旧复古,也是片面的。创新应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发挥中国画的特点,保持中国民族特色。”当前,陈传席先生提出的“笔墨当随古代”之说,笔者认为意义非常深刻,着实给当下从事中国画研究的人带来了一种警醒与思考。古人画面上所表现出来的新意都是借助传统而来的,当下中国画的创新也依旧要以古为基。做到“以古为基,推陈出新”这是中国画创新的不二法门之一。在坚守传统中国画笔墨性与书写性基础之上,从形式构,表现题材、表现技法、色彩以及新材料等方面进行突破使得传统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更具有新意,这才是当下中国画创新的正确方向。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近代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几乎都在喊中国画的创新问题,中国画的创新已经使得当代人对传统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实质的认识距离越来越远。笔者认为,当下中国画的创新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式,范畴、以及怎样创新才不失中国画原有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品位。二十世纪初,徐悲鸿,蒋兆和等人主张以西方的写实主义创作精神以及素描造型观念来改造中国画,使得中国画有了一定的新面目,新的表现语言。本文暂不对徐刘等人对中国画的改造与创新问题进行评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徐悲鸿,蒋兆和等人早年都是有着过硬的传统中国画以及书法基本功的,他们的画面上还是保留了一定的中国画笔墨精神与书写性。在中国画对借鉴西画改良的问题上他们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当下中国画的创新已不再是当年徐,蒋等人“以西革中”,取西法之长补中国画之短”的“改良观”了,写意性精神也早已抛之脑后,而是发展到从内在的思维方式到外部的表现特征完全西化了的“无笔无墨”的“当代中国画”。
三、中国画要与“现代派艺术”拉开距离
中国画是具有中国民族文化内涵与固有的艺术语言,同时又区别于各国画种的绘画门类。中国画有其独自的人文性,哲学性、诗性、以及固有的品位。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国画面临着改造与创新。但是,当下的制作风、装饰风、标签化使得中国画原有的面貌相去甚远,也可谓背道而驰。从十二届美展中国画展区可以看出:整个展区,工笔画占尽了风姿,崇尚写意性的传统笔墨精神的中国画几近消失。工笔画中的写实精神几乎和西方油画的写实性不相上下。山水画的装饰味和西方的风景画,无论在色彩,还是表现手法上几乎无异,也就是材料与表现工具不同罢了。一些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及材质完全等同用西方水彩画,以冷暖,明暗充实着整个画面。创作题也材呈现出不断的重复性、标签化、装饰味浓郁。更有甚者整个画面直接采用素描的手法去表现物象。以上这些作品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称之为中国画,可以说,把一些作品放在油画,水彩展区也不为过。但是,由于都是使用毛笔在宣纸上做画,本质上也无法归纳到别的画种,在这里,笔者统称为“现代派艺术”。所以,笔者认为,创新的中国画其面貌仍不失中国画的传统文化属性,精神内涵与固有品位,中国画要与这些“现代派艺术”拉开距离。
参考文献:
[1]杨成寅,林文霞.《中国书画名家话语图解·潘天寿》[M].中国人民大雪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