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美珍 江君 姚成刚
【摘要】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我评定四个方面探讨中职生行之有效的自主成长模式,旨在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进行中职生自主成长方面的探索,以此来发展中职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心理自助等能力,促进学生在校学习效果的提高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生 自主成长 “4S”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10-02
中职生自主成长模式旨在给每一位学生一个利于自我展示的平台,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不断挖掘学生未被发掘的潜能,变封闭、被动、接受式的教育方式为开放、主动、探究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成长的氛围、环境和条件中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以达到心理自助。
一、背景与意义
大部分中职学生进校时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以14机电贯通2班为例,学生进校时成绩不是很好,中考满分630分,班里只有2个人超过500分,大多数学生考分在400分左右。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差,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如何发展,没有人生目标,天天浑浑噩噩。为了改变这一现状,14机电贯通2班开展了以学生自主成长为主线的实践研究。
二、“4S”模式内涵
本文在班主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学生为参与者、教师为引导者的理念,坚持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资源的原则,总结提炼概括成自我管理(self-manage)、自主学习(self- learning)、自主体验(self –participatory)、自我评定(Self-evaluation)四个方面,即为“4S”模式,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修善,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自主成长。
三、“4S”模式的实践应用
1.自我管理(self-manage)
所谓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的,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自我管理注重的是一个人的自我教导及约束的力量。
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存在自我管理能力差的特点,以14机电贯通2班为例,大部分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差,对自我与他人的要求不对等,纪律散漫,敌视教师的管理,从没想过用自己身上的正气来为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出一份力。
为了让学生尽快学会自主管理,我们把企业管理的理念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大小事情由班委会讨论形成决定,再广泛征询班级全体学生意见,民主通过后实施,否则废止。班主任把班级管理的权力下放,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全员参与,相互制衡,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因为同学们得到了话语权,班级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民主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管理的热情与积极性,学生自主管理的热情有了,管理的方法就会自然而然在过程中变多了,同学在相互的管理与制约中学会了适应和改变,自我管理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另外班级管理中充分支持学生到团委、学生会、各类社团进行工作,真实的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2.自主学习(self- learning)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学习,而不是盲目地被老师拖着扯着被动地应付。
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态度不端正者比比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一种“被学习”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学生本来就没有认真学习的习惯,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因选择专业的盲目性(90%以上学生对所学专业根本不了解,直接冲着该专业是奖励专业而来),95%以上学生根本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所以学习目标的不明确,让更多的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
针对以上情况,学校组织学生从第一年就开始人生规划。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学校校企合作办公室下设有专门的“就业训练工厂”供学生体验,班级学生在校内训练基地就可以根据需要组建公司,并设有老总、副总、部门长,每个学生自己制作简历,根据个人爱好与现有条件去面试,去兼职,工作的过程中适时做好自己的规划,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学生有了自己的职业意向,促使学生把所学专业与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更加认识到学好专业对实现职业目标的重要性,学生因此重视他在乎他,愿意为之付出和努力。增强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解决了学习上的死结“被学习”。
3.自主体验(self –participatory)
体验式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所提,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和参与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个特点,就是传统的在课堂内的灌输他们没法静下心来好好听讲,但带到实训车间动手做工件时动手能力很强,课堂上没有认真听的东西因为在做的过程中碰到了问题,所以他会反过来提出问题,进而解决课堂教学中不听的不足,体验到学生存在着这样的特点,我们把德育教育的方式也改为自主体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班级存在的问题,谈自己需求,自己寻求教育素材,自行参与课前准备,课程中实践,课后反思,学校根据学生现有情况进行体验式教育,如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我们依托拓展培训机构进行拓展训练、心理团辅等。
体验式实践教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从以“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另一方面重视虚拟和真实场景的有效结合,通过课堂学习——校内模拟实训——校内真实项目实训的模式层层递进,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我们把德育教育融入到素质拓展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合作共事、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直面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困惑和迷茫,帮助学生扫除成长中的各种“障碍”,自主成长。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能动性,教学情境的生成性。14机电贯通2班在体验式的教育过程中,按不同的活动类型设计试行创造性的教育方法,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教育的趣味性和接受教育和幸福感,自主体验教育加速着学生的自主成长进程。
4.自我评定(Self-evaluation)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中职学校大部分的学生不能对自身现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明确的定位,没有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强项在哪里,很少有人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
为了很好地发挥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自主成长研究过程中,改进了对学生的评价办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再量化考试成绩,而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前提。评价内容上更重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标准上更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发展;评价方法上更注重群体里个人存在感的体验;评价主体由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评价重心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学生对自己一年实践中的自我评价,不以数字来评定,而是以学生心理变化,处理事情的态度与各方面能力来自我评价,个人纵向的比较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适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更好的自我认知,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
四、实践成果
一年的自主成长课题的研究实践中,我们形成了鲜明的班级文化,有自己设计的班徽,班旗、自己的班训:团结、合作、乐观。学生的自觉性高,自发、自愿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懂得合作,乐观面对生活,在良性竞争中相互促进,整体氛围很好,学生关系融洽,师生之间高度信任。自主成长过程中,师生在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育人氛围下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自我教育、身心自主成长的能力得到了很好地提升,在自主成长目标的引领下,自主的运用、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并实现了自我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如下:
1.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在“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习热情显著高涨,学生懒、松、纵、散现象明显减少,学习困难率逐年递减;文明守纪、务实创新的班风得到弘扬;真学、力学、奋进、创新的学风成为现实;和谐、平等、合作、竞争的同学关系促进班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2.增强学生“自理”、“自育”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稳步提高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亲临其境,感受、体验、感悟、领会其中真谛。学生实践意识明显增强,加之科学引导、规范操作、友情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丰富了阅历,培养了能力。班级活动开展力度、频度、效度、学生参与率、项目独立完成率均大幅提升。
3.班级成为实施主体性德育阵地
班级“育人”环境大为改善、“育人”途径得到拓展、“育人”水平大幅度提升,班级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关心集体蔚然成风,开拓进取成为主流。在学校正确的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明显提升、参政议政热情高涨,乐于参与班级事务管理,主人翁意识、自我约束力被有效激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各级各类活动,同时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正能量不断积聚,班级成为职校主体德育实践阵地,也成为职业学校实施主体性德育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