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华
【摘要】初中教育作为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对于初中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教育 教学质量 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75-02
一、前言
目前我国的初中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从基础教育起培养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基础性的深远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建议
1. 建立高素质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其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而我国的教育现状是,许多经验丰富且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大多任职于高中或是更高层级的学校中,而初中教师的学历出身、教学能力水平则相对较低,且教师队伍整体年龄偏大,导致现存初中教师队伍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单一,不能有效的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之中,因此必须对初中师资力量进行改革发展。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巩固初中教育的质量,必须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针对年纪较大的教师群体,我们需要通过培训改变其较为陈腐的教学手段,帮助其快速掌握新信息媒体技术,并通过在课堂中引入多种教学手段来帮助高年龄段的教师群体提高自身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针对年龄较轻的教师队伍而言,他们接受的教育比较先进,对于现代科技手段的接受也比较快,但是往往由于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缺失,因此需要提高这部分教师资源的经验培训,加强关于教师责任的思想培训。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才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教引学生。
2 .明确教学过程的教育目标
现阶段,很多初中将提高升学率作为教学目标,然而这一目的过于功利性,不利于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与课程教学时树立正确的教学方向。因此,必须将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目标明确为学生整体素质的科学有效提高,不能够因为升学率的竞争而忽视学生的健康发展。
如果学校在教学中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就必然会导致在课程设计时,以考试为目标的学习,使学生成为彻底的考试机器,而缺乏应有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只为分数而应付学习,考试范围之外的知识被完全忽略,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3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摒弃教师本位的观念,应当一切以学生为重。初中正处于一个心智和智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于世界探索的好奇心空前强大,有着无尽的求知欲和创新意愿。而教师如果一味的为了自己的教学业绩而僵化教学,固化学生的思想,不顾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爱好,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因势利导的引导学生加强对初中知识的探索与深化理解。
同时,初中生还处在一个具有较高自尊心的阶段,他们内心渴望被肯定,缺乏足够强的心理素质迎接挑战,当遭受到挫折和否定时,很难坚强的继续面对困难和批评。因此,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尽量不要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多通过适当鼓励和赞美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思考,加强课堂知识的理解吸收。
4. 以薄弱学科为突破口加强教育管理
在初中开展的各项课程科目中,有一些属于中考科目,因而被学校领导予以更多的关注,而那些非中考的科目自然而然的就被划分到了边缘地带,成为了薄弱学科,在资源分配、课时分配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出现课时被中考科目抢占的情况,而这对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初中生处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时期,而将某些素质教育所必须的基础学科打为薄弱学科的范畴会导致学生的整体素养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学校必须加强对这些薄弱学科的重视,严格执行国家的教学计划以及课时标准,不能侵占非中考科目的基础课时。并根据地方特色和学校特点打造一系列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打造高质量的课程项目。
5. 打好初一阶段的教育基础
很多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和优秀率,通常将优秀的师资力量分配到初三这一初中的最后阶段,视图以这种方式在冲刺阶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水平。然而,忽略的前期基础的铺垫,想要在最后关头拔高学生的水平可能无法有效实现自己的目的。学生在初一、初二的基础学习阶段,由于没有分配到优秀的教师力量、严格的管理以及优质的资源,其学习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到了初三,面对更加严厉的教师和更高水平的教学目标,很有可能力不从心,而造成恶性循环,使各种资源被白白浪费。
因此,学校有关领导必须转变这种观念,将各项资源按一定比例比较公平的分配到各个年级,做好初中和小学的知识衔接工作,扎实基础才能有所拔高。
6 .提升教师的备课水平
教师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备课工作,不能因为对于课程已经十分熟悉而忽视备课工作,而应该时刻关注教育前沿动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课程准备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水准和教授水平。
除了注重课前准备之外,教师还要关注课后总结分析,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分析学生的接受程度,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改革自己的教学手段,努力寻找到一种适应于当前学生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接受效率和理解深度。
三、结语
初中教学质量对于未来教育长期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必须建立起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初中初期教育,提高教师备课质量水平,并通过弱势学科的突破口对教学质量进行突破式提升。
参考文献:
[1]隋秋平.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J]. 中国校外教育,2013,34:27-28.
[2]赵益文. 关于如何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探讨[J]. 成功(教育),2013,10:31.
[3]黄耀学. 提高初中教学质量要做到“四个前移”[J]. 基础教育参考,2014,0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