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改调查与高师化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2016-04-19 03:25高林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改革

高林

【摘要】为了深入的研究高师化学教育专业教学,对我国的高中化学课改展开调查。本次高中化学课改调查,是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进行剖析,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思考。对高师化学教学作出改革的探讨,其教学方面面临固化教学问题,需要对教育目标定位,通过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对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师化学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26-02

随着社会对教育改革的需求,高中化学面对新课程在教学上的复杂化,致使老师在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方面受到限制。在我国很多的高师院校,已经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适应新课程改革。化学在未来教育发展中,必将成为培养高中老师的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在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形势下,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关键问题。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剖析

1.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在高中的化学课改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详细概括了课程的内容与性质,对化学课程提出了新理念和知识框架,展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特点。在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的主题和具体标准上都有详细的界定标准,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活动和探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要求。使化学课程教学目标更具有特色性,从多个方面构建和确定新课程的教学方向。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目标与方向,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性,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明确学习内容的主题,深化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观念。利用学习化学的活动与探究,突出新课改下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对活动与探究的实际结果赋予新的特色与评价。

2.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思考

经过对课改的调查,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标准工作,老师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和个性,老师从对书本的教学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使其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满足新课标体系在教学上的需求,必须要强化老师的专业性、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达到老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的目的。不断的突出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特色,也为验证科学知识的真实性而增加化学实验教学,利用实践去验证科学理论。新课程标准的实质是对高中的化学教学进行突破性的转变和改革,利用增加的化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科学知识与理论。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对化学的科学分析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创新意识。

二、高师化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1.高师化学教育专业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的高师化学教育专业教学中,完全采取了统一固化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内容上过于呆板不灵活,没有充分的体现出化学的发展方向,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其不利于发展化学课程的特色。伴随着社会对化学科学教育的发展需求,要求我国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必须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实用性人才。然而,目前的高师化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在社会需求方面存在很大的实际距离,为此教育部门特别重视对此方面人才的培养。为了满足和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高师在化学教育专业方面改变教学理念,以及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使其成为教学考核的内容之一。此外,引入一些课外的课程,可以增添教学的色彩与特色。

2.高师化学教育专业教育目标的定位和教学计划的改革思路

在以往的高师院校里,曾经试图过向综合大学方向发展的教学改革,但这种改革并不利于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作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教学改革才是有意义的创新。在高师化学教育专业方面对教育目标的定位,必须培养出具有高技能和高专业的创新人才。为此对教学计划进行整体的改革,其思路为:对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结合,专业与实用人才培养的结合,以及素质教育与科学素养的结合,必修教育与选修教育的结合,从多方面实现对教学的改革。对化学课的基础教育进行选择性的取舍,加强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不断的优化高师化学教育。

3.高师院校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师院校在构建新型人才培养内模式上,主要采用五种培养模式,其中包括:主修和选修模式,即根据教学的需要达到多方面发展的目的;基础和方向模式,学生在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可在选修课中自由的选择方向课程;综合的化学模式,减少了对基础课的学习压力,而在其它的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化学知识量,体现了化学的综合性;科学教育模式,是对综合化学模式进一步的深化;1+2+1模式,即第一年进行基础综合学习,第二年根据具体情况分方向以及不分专业,经过对化学两年的学习,在年末选取择业方向和获取学位,最后一年继续深造。

4.高师院校化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

根据高师院校对学生培养的教育宗旨和理念,构建新的化学实验课教学体系,不同的高师院校进行了具有差异性的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大多数的高师院校从教学内容的层次上,对学生培养方面提出多种要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独立的设计和完成化学实验,培养对化学科学的研究和分析能力。高师院校可利用多媒体实验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的人才。目前最受欢迎的是微型化学实验,从环境方面考虑它符合绿色教学的教育理念。

三、结束语

为了满足社会对特色型人才的需求,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高师化学专业面临着教学的挑战,需要对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的定位,培养具有专业和实用型的特色人才。改变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通过对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减少学生对学科的压力实现绿色教学的理念,构建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跃华,胡乔生,易伯伯,陈建文.中学化学课改调查与高师化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6(3):102-105.

[2]陈迪妹,程亚倩,楼灏.高师化学“教师职前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8,7(5):46-48.

[3]苗深花.高师“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改革措施[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10):82-85.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改革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