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训练的教学改革

2016-04-19 03:15赵鹏飞张朝温洋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工程训练改革教学

赵鹏飞 张朝 温洋

【摘要】实施综合机械工程训练,就是要让学生在现代工程背景下,通过一系列机械工程训练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和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了解和熟悉现代工程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工程训练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16-02

一、机械工程训练课程现状

高等院校实习工厂向机实践教学中心的转变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但这些年来具体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方式都没有实质性的转变。实践教学中心成立初期,实现“工程训练”的教学内容是有困难的。金工实习教学最早的载体是各个学校的校办工厂,工厂的主要任务是生产产品,给学校带来效益,金工实习指导人员都是工厂的工人师傅。工人师傅的知识层次是有限的,他们在自己熟悉的工种可以给学生以指导,但是跨工种教学及工程方面的相关知识就存在困难了,导致各个工种教学内容不能取得联系,更不要提机械工程训练及科技创新活动了。

二、新的人员结构,新的教学模式和内容

如今,随着实践教学中心建设日趋完善,大批先进的加工机床涌入实践教学中心。硬件上已经能完全满足机械工程训练的教学任务。随着大批的工人师傅退休,实践教学中心的人员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双师型”教师走上实践教学这个岗位。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储备,同时还具有“一专多能”的操作能力。在这种软硬件都成熟的条件下,金工实习教学改革也是水到渠成。

1.实行开放式实习模式

很多院校的机械工程训练课程期间学生停课,按学院、班级,2-4周内集中进行。由于所学专业不同,在实践教学中采取平均分配的方法显然不合理。为进一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实行开放式实习模式,实训中心应该不仅在实习内容上向学生开放,而且在时间上也向学生开放。实行开放式实习模式后,可以方便学生根据各自情况,灵活选择实习时间。此外,不同专业和学科对金工实习的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机械类专业学生,由于他们对机械工程训练的要求层次较高,可以把机械工程训练与课程设计、有关课题及毕业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安排一些综合性创新实习训练,从而有利于达到该专业对金丁实习较高的目标要求,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调整与更新实习内容

打破以工种为单位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各个工种联系起来,以“设计小组”为单位,以“产品”为实训对象。利用实践教学中心现有的人员和设备,使学生真正达到工程训练的目的。根据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金工文习的指导意见,数控加工、先进制造技术的实践教学课时应占逐步增多。传统的铸 、锻、焊、铣、磨等实习项目可适当减少,以先进制造技术的数控实习为主的份量应逐渐加大。为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工程训练内容的安排应有适当的调整与更新。

以天津某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学生为对比对象,谈一下我的改革方式和内容。此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程训练四周时间,分别要进行:车工、钳工、铣刨磨、铸造、热处理、现代加工,焊接等几个工种的实习。下表是实习实践安排如表一

如表一所示,看似实习内容丰富,但各工种没有取得联系,学生都是机械式的去加工,大脑得不到充分的思考。实习完成之后根本达不到认识机床、熟悉机床、操作机床的目的。等到最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现场加工时,需要再次学习。更不要提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了。

改革的重点:第一:各工种取得联系,让学生知道工程训练不是单纯加工零件这个概念,而是设计、加工“产品”。第二:要使用先进的制造机床,而不是已经将要淘汰的老旧机床。这样才能和市场接轨,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过时的”。以下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选取一个机构简单、零件较少的小型机器,复杂部分进行相关简化处理,尺寸按比例缩小等相关改动,最终达到四周时间能让学生能够完成的一个简单机器,或者叫产品。 如图,这个一个优化过的微型剪纸机。

金工实习四周的时间,我们主要围绕着这个小型机器进行讲解和操作。人员分配上:一个指导老师带领七名学生。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指导教师固定在某个工种上。这样分配便于实习指导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和学生的沟通。通过一周的讲解和实际练习,使同学们了解并基本掌握了各种机床的使用,个别工种可以做演示性的讲解,并不需要操作,关键工种可进行重点练习。表二是时间和工作内容的安排:

工种及加工内容如表三:

三、结束语

纵观整个实训过程,实训目的明确、内容紧凑。学生在做每一个项目时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接下来该干什么,怎么干,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通过以上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在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要真正实现“工程训练”的最终教学目标,还需要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教师采用 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强化实战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吉云亮,张瑞东. 高校金工实习工程实践教学发展探讨[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7(02).

[2] 丁洪生,周郴知,杨志兵等.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06).

猜你喜欢
工程训练改革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AHP的高校工程训练成绩评定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师”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设计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