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编辑部 执行/李之末
社交破产 拯救被绑架的生活
策划/编辑部 执行/李之末
只要提及社交网络,大家便会不约而同地心领神会——对于每天都逛微博、微信、社区或者空间,已经习惯把信息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网络中的人来说,实在太熟悉不过了。
科技发展到今天,人却越来越宅,越来越寂寞孤独。实际上,我们已经变成了被电子产品、被互联网操控的木偶,丧失了许多对现实生活对外界的沟通、思考、观察能力。有时候,是需要走出来,回归“人”的本身了。社交网络、移动应用……它们当初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交流沟通,不要一味的出发,而忘记了当初出发的目的。根据丹麦“幸福研究所”2016年年初的一项研究证明,人们仅离开社交网站一周便已经有了不少积极影响,包括对自己的生活更加满意、对待生活的态度更积极、现实的社交生活增加、自我思考问题更多。这种生活态度和追求的变化源于离开社交网站的人们“开始欣赏自己的生活”,发现自我的实现和价值,由“倾向于关注别人有什么”到开始“关注自己实际需要什么”,重新构建人和社会的关系,体味和感悟幸福的内涵。
事实上,倾向于“关注自己实际需要的人”越来越多,这批人,就是最早的社交破产者。社交破产,意指因使用社交媒体而感到应接不暇、不知所措,以致不得不关闭自己所有社交媒体账户,或不露声色慢慢淡出社交网站的情况。
自从社交媒体流行以来,社交媒体账号里面的联系人便越来越多,未回的邮件和短信、越积越多的消息、不断发出提示音的小小红色通知和提醒图标……当“好友”成百上千时,维持这些“好友”关系便成了无奈的负担。
2015年8月,博客访问量世界前100名的美国著名作家史蒂夫·帕弗利纳宣布关闭名下各个社交网络账号,并以《社交破产——聪明人的个人发展》一文详细剖析了自己彻底离开社交网络的前因后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交网络上数量庞大、内容繁杂的各种信息绑架了生活。社交关系有如礼物,在少量情况下它们很珍贵,然而在大量出现的情况下,它们就会变成一种诅咒:所有送来的礼物都是固定模式,同样类型的物品会几十次、数百次地出现,塞满了你的柜子、你的车库,你开始缺少存储这些礼物的空间,而它们仍被源源不断送来。曾经令人愉悦的惊喜变成了麻木不仁甚至是累累负担,“当我无法再对所收礼物做出更好处理,我必须让这些礼物从一开始就不再出现。我必须消除这种诅咒层面,让社交生活回归更为合理的交往水平。”
关闭所有社交网络后,史蒂夫·帕弗利纳觉得自己的生活重新归于美好:读闲置了很久的好书,体验渴望崭新的旅程,当面交往了真正的朋友,有了大把的时间陪伴14岁的女儿……2016年新年到来时,史蒂夫·帕弗利纳如是总结自己的社交破产:“回头看来,当时的选择绝对正确。当你的某部分生活显而易见没有良好运转时,请停下脚步。摆脱释放掉那些不起作用的部分,然后选择另一条道路。人们也许会对你暂时地抱怨抗议,但你在另一侧生活的感觉将更加幸福快乐。”
作为曾经的时尚潮人,每一个社交网站兴起时,我都是首批进驻者。但是很不幸,我也是率先撤出的那一拨。因为发展到后来,你会越来越发现,你的生活,被海量的无用信息所轰炸,你的所谓社交圈,实际上有八成是无效社交。
拿微信朋友圈为例,朋友圈中的大致套路是:转帖、养生、心灵鸡汤、每日大同小异的三餐、各种姿势不一的自拍,及他们的日常起居、转载的人生感悟、情感抒发,并配着艳丽的图片,晒自拍、晒美食、晒孩子、晒宠物……信息满屏,有用者却少之又少。
最恐怖的是信息的同质化和各种无关联跟风。过年的时候,满眼的“今晚请用它(红包)狠狠地砸我吧”;换季的时候,满目的“食物相生相克图”;一个热词兴起了,马上被病毒式传播……
大概是职业毛病,我有很严重的信息强迫症,一定会把眼前的信息读完才行。所以我被逼得硬生生卸载了微信,微博互相关注也只有三十人左右,剩下的都是有用的公众号。信息爆屏的社交网络,我惹不起,总躲得起吧!
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社会角色不断变化,有些人就是愿意通过晒和怨的方式来表达内心,与人沟通,这种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内心焦虑的表现。朋友圈里这样的人多了,就会给圈里其他人造成干扰。
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中提到,“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但却不能让彼此更亲密”,人工智能与社交网络在不断肢解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感受等本能,即便科技能打破时空的限制,让我们随时和朋友家人联系,但也不能感受彼此的情感温度,感受亲人好友心灵的安慰……“群体性孤独”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而最为显性的就是在社交网络上不断蔓延。
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微信朋友圈和其他网络社交工具一样,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特点,各种资讯被切割成无数个细小的片断,让完整的表达、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人们想要系统完整地了解信息、认知社会,通过朋友圈并不靠谱。
因为工作关系,我微信中有五百多个好友,经常会有好友要求帮忙投票、点赞、募捐、甚至是众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这么多比赛,隔三差五地被拖进群里拉票,而且每个投票都得先关注一个没听说过的公众号才能开始,最可恨的是投一票不算完,有的要连续投十天半个月。
我最初试过无视圈中的这些要求,或直接丢一句“已投”,后来阴沟里翻了船,再也不敢怠慢了。那次一个号召大家投票、点赞的朋友居然直接把点赞页面截图,并公开在微信里表示感谢:“关键时候才知道谁是我的真朋友。”自此不敢随便放言“已投”。
更多的时候是被人情绑架。我现在还在一个萌宝大赛投票群里,已经连续投了十几天了,每天一票。从来不发朋友圈的我,都佩服自己的坚持。没办法,这个妈妈和我比较熟,求投票的态度又好——每天都感谢群里投票的朋友。
要说奇葩的就数有些募捐和众筹了。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在朋友圈为一个困难妈妈募捐,那个妈妈确实很值得同情,但我觉得真假难辨,就没有参与。结果募捐结束后,发起者公布了账单。公布之后,陆续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参与募捐,难道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我感到羞涩脸红惭愧,火速打款200元,这才心安。
募捐至少还是在献爱心,但有些众筹就莫名其妙了。前段时间一个女同事外出弄丢了一个手包,当晚她居然发起了微信“求打赏”活动,希望通过微信众筹让朋友圈的朋友们每人出点钱帮她重新买包。
既然已经完全不能愉快地玩耍了,那就只有果断离场——在各大通讯公司宣布手机号必须实名制后,我立刻扔掉了原来的不记名卡,直接删除了微信。
一般而言,用户的微信号往往和手机号高度关联。这就意味着,通过微信号能找到你的人,便是现实生活中你认识的人。所以说微信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中社交关系的延伸。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被要求谈谈工作、说说想法,或者被要求加入一个群组,你都无法拒绝,或羞于搪塞——熟人群聊之间,很难做到“情况不妙,撒腿就跑”。社交媒体关系网的建立,本质上依赖于人们之间的社交关系。选择在微信朋友圈进行拉票、捐款,都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上,关系越近,就越容易成功。从这个角度看,朋友圈被各种目的的人盯上,似乎也并不奇怪。不过这种将情感关系工具化的做法,会形成某种意义上的“道德绑架”,直接损伤以社会信任为核心的微信朋友圈。
在金融行业工作,我的薪酬并不算低,社交网络的朋友也多,但我从这些朋友身上吸取的,却往往不是正能量。
“航班又延误,在迪拜还要呆五个小时,还好机场免税店里的包包都是新款,没办法,姐又要败几个了。”“高原缺氧反应中,但比起雾霾袭击的首都,西藏的蓝天白云真的是稀世珍品。”“出个差还要飞欧洲四国,倒时差倒到吐。”看着这样的朋友圈,我只想吐槽:别人的生活,怎么连遇到麻烦都这么精彩!
不得不说,社交网络在带来交流便利的同时,也用别人的生活绑架了我的生活,在羡慕中,我看到了自己内心满满的欲望——有人一年都在旅行,有人天天晒幸福,有人每晚都有聚会,而我的生活只剩下三点一线……每次刷完朋友圈,我都要花好长时间调整心态,重新定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次数多了,我突然意识到在用着自己的时间,刷着别人的生活,不如直接远离那些别人的幸福。告别朋友圈后,我变成了一个更快乐的人。
社交网络是互联网的必然产物,正所谓“无社交不互联”。但器物永远只是过渡,而人与人的连接才是一切为之努力的终点。我们创造完了工具后,工具也在反过来塑造我们。而这种塑造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它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美好可能性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了更深远的破坏。
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150定律”指出,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每个人固定社交人数约20个左右,经常交流的在5人~7人,超过这个阀值,用户便会产生选择困难综合征。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中,少量而有用的社交关系必然比大而无用的社交圈更有意义。
所以,在当前这种充满噪音的环境下,我们必须更努力地觉察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各种不自知,才能更清楚地发现现实与虚拟,自身与外界的那条已经不再泾渭分明的界线。
越是看起来与我们背景接近的人取得成就,越会对身边的人产生一种不平衡感。社交网站带来的羡慕嫉妒恨容易让人不幸福。老朋友的生活一下子暴露在你眼前,出国游、夜生活、激情马拉松什么的,原本你们差不多,但现在你不自觉地拿自己的状态和他们对比。为什么人家过得比你精彩?长此以往,朋友越“晒”,你越伤。所以,当追赶朋友的生活成为你生活的快乐指引时,你就需要暂时休息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