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瑶
摘要:农产品价格是社会经济价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民收入以及社会整体物价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作为人们生活中必需的基础物质,其价格平稳对维持社会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及产生的原因,为稳定农产品价格提供理论依据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模型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特点、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及其演变机制、研究价格波动与农民收入之间动态效应,以为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时间序列模型 经济计量模型 农产品价格波动 影响因素
21世纪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破坏性自然灾害频发、汇率变化以及商业投机等因素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些价格的急剧波动在纵向上延伸,横向上辐射,传导到我国农产品市场后,对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使与农业相关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推高农产品价格并与通货膨胀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威胁了我国物价稳定,冲击农业的发展,进而对宏观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自2000年始波动越发频繁,总体呈现大波动周期中存在小波动周期,幅度变大,周期变短的态势。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业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主体利益密切相关,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协同稳定产生影响,非正常农产品价格波动会产生负面影响效应,传递到宏观经济,对其正常运转不利。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及成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对农业政策制定、宏观经济调控具备积极意义。目前,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是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一种可行性途径。
一、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
经济计量分析是依据经济理论,通过数理统计进行实际资料计量并验证,以研究经济结构及其变化趋势,预测经济走向。计量经济学是一种精密、科学的经济计量方法,其实现了经济学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是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分析手段之一。时间序列模型是按照时间记录随机事件发展变化过程,观察、研究时间序列,分析其变化发展规律,并依据分析结果预测未来走势。该模型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金融学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本文通过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学模型对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季节虚拟变量回归、CensusX12季节分解法、移动平均比率法、指数平滑法以及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法,对五个模型进行组合分析,分析中采用误差大小分配权重,误差小权重大,误差大权重小。
绝对百分比误差(APE)计算公式为:[APE=Xf-XobsXobs×100%]
式中[Xf]为模型拟合值,[Xobs]为观察值;
权重计算公式为:[wi=1MAPEi/in1MAPEe]
式中[MAPEi]表示第[i]个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
二、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
(一)国际因素传导后引起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生物燃料发展、汇率、库存紧缩、商业投机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国际农产品价格在二十一世纪以来发生剧烈变化,2006至2008年,国际农产品价格达到30年以来最高点,国际食品价格指数高达255.7,比2000年1月同比增长155.7%;在金融危机以及农产品丰收影响下,2008年以后开始急速回落,至2009年2月跌至161,经历了小幅上涨之后,进入2010年,开始大幅上涨,并一直持续到2011年末期;到2012年,世界粮食主产国受自然灾害以及地区性战乱影响,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降低,与此同时,汇率变化和投机炒作进一步推高粮食价格,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保持高位;而生物质能源发展,农业主要出口国中的发达国家更多的将大豆、玉米、糖料、油料等用于能源消耗,进一步助推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2013年至今开始小幅度下行,但是从长期来看,国际农产品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其变化如图1所示。
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纵向上不断延伸,横向上向周边辐射,影响到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每一个国家,我国加入WTO后,开放性市场接收到来自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信号,虽然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迟滞性,但是仍旧对我国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通过易受影响的物质资源逐步传递影响效果,推动消费水平升高,导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产品流通环节成本提升,供需互相影响,最终推高我国农场品价格。
由图2可以看出,国际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引发了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整体而言,其波动幅度增加,周期变短,虽然升中有降,但是总体呈现一路上升趋势。分析其原因,引起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际因素主要通过国际贸易、货币供应量以及农业生产成本传导的,这类不可控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最终都由弱势生产者农民承担,并通过农产品流通和消费对各环节主体利益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性。
(二)宏观经济因素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根本性影响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包括货币供应量、汇率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
1、货币供应量
在全球性流动过剩的背景下,农产品价格出现异常波动,这让学者们开始注重货币供应量对农产品价格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产品价格与货币供应量关系密切。某一类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可能和供求关系有关,但是普遍性价格上涨由货币决定。货币扩张是农产品价格和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根源,两者之间在长期范围内存在均衡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波动总会带来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相关研究认为全球食品价格通胀是由于美元贬值情况下大量基金进入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市场,引发价格的非理性推高,与此同时金融冲击通过汇率调整及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和利率产生影响,致使农产品产生价格波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普遍涨价,是货币政策宽松引起的流动性过剩导致的。
2、汇率
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通过两种方式,直接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由农产品相对价格及人们相对收入水平变化,直接改变市场供需关系;间接效应则通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改变来实现。浮动汇率制度下,管理调整行为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人民币汇率升高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反之则反,具备相关关系。汇率的变化所产生的传递效应在短期内波动而在长周期内均衡,具备自我修正的动态规律。学者们认为汇率对农产品价格的冲击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两种,人民币升值后出现需求效应及成本效应。短期而言,升值降低农业生产资料进口成本,刺激需求拉动农产品价格上涨;长期来看,升值导致进口农产品价格降低,也会降低国内农产品价格,成本效应促使农产品整体价格下降。
(三)供需关系也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农产品的供需关系,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供给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对农产品产量形成影响,进而导致价格波动。农业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农产品价格的基本参考量,决定价格波动基本趋势。其成本投入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土地、流通四个方面。城市化进程导致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向下传到到农业生产环节,引起饲料、化肥、种子等基础生产资料显著增长。依据成本推动经济理论,农业投入如果无法抵消因其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费用增加,就会将成本转移到产品价格上,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也会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我国人口红利目前处于刘易斯拐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甚至呈现低龄化和老龄化特征,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素质下降,农业用工成本增加,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导致农产品价格升高。土地资源大量用于城市化建设,一方面抬高了整体土地价格,另一方面农业用地减少导致价格上升,这都导致了农业土地成本的增加,进而推高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流通环节多、产业链长,中间损耗大,流通过程的物流成本大,同时中间商攫取大量利润,农民所获得的利润只有总价的10%~15%,其承担农业生产风险而获利甚微,因此农产品产量异常波动,引起价格非理性波动。
从需求上来说,消费结构升级、生物燃料发展导致对农产品需求增加。消费结构升级主要是人口和收入增加带来的,农产品是基础性物资资源,属于生活必需品,这种硬性需求决定了农产品即使非合理涨价,其需求数量也不会出现明显变化,这就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提供了硬质空间;收入水平提升,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增加,高品质产品形成过程中,会造成一部分基础农产品额外消耗,例如动物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植物源性产品,而生物学角度来看,高级能量的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导致部分能量无用损耗,这种消费结构的升级,也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工业化进程过程中,农产品总体产量降低,而其需求由于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有所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后的利润并没有向农民倾斜,而几乎全部流向中间商和销售商,这种情况要得到改善只有农业发展程度能与工业发展完成同步,进行大规模化农业生产以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才能实现农业生产与社会发展接轨,农产品价格波动才会趋于平稳。
(四)微观经济学角度下,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
农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相关各环节的利益体复杂多变,其具备独立性,却又与其它经济体密不可分,任意参与经济的个体或者团体,其在经济活动中都以利益为目标,并会依据自身判断做出自己认为的利益最大化选择,它们的经济行为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例如,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必然会导致劳动力和资金进入农产品市场,继续推高农产品价格,而资金撤出后又会导致价格回落,与投机资金的进入和退出不同,劳动力进入后会有较长持续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直到劳动力退出;由于农业利润低下,劳动力退出后,在较长时间周期内将不会再度进入农业,进而导致农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价格出现波动。在某一类具体农产品上,由于个体处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中,行为主体容易受到其它个体行动影响而进行从众决策,这是经济学上的羊群行为。而这种行为具备传染性,会在多个行为主体间进行传递,称之为羊群效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充当经济学上的理性人,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但是因为市场信息的不完全,使得利益最大化追求表现为盲目从众,短期内大量进入市场,又会在投资失败后超量退出,导致该类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与此同时,农产品流通环节中间商为谋取利益最大化,过度的囤积行为对此起到助推作用。2009年的绿豆价格疯涨,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实例。
(五)农产品市场信息处于完全不对称状态,形成价格波动。
目前我国的农业模式已形成规模化承包和分散性农户生产的格局。其中规模化承包相对较少,以分散性生产为主。首先分散性农业生产没有规模化效果,技术水平较低,信息来源少。其次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几近于无,导致农产品生产环节普遍存在盲目性,与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信息传递极度滞后,农民获取产品真实价格信息的同时往往价格已发生剧烈变化。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使农民的生产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形成决策时从众,对农产品最终产量形成极为明显的放大或是缩小效应,这就必然引发价格的剧烈波动。
三、结束语
农产品价格波动从宏观角度来看,其根本性影响因素是货币超发,不论是国内货币供应量变化,还是国际因素等导致的流动性过剩,都与农产品价格波动密切相关;供需关系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某一种类的农产品价格;从微观角度看,个体作为经济理性人,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信息环境不完全,其在自由市场中进入和退出极其不稳定,是造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表现形式多样,动因复杂,但是其整体变化在长期范围内与宏观经济体协调。控制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非必要损耗,健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信息体系,完善农业生产和消费之间产业链,减少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对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冰川,徐枫,董晓霞.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09,07:86-95
[2]罗永恒.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3]郭国强.空间计量模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4]邵明振.中国物价波动特征和预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