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平山,郭小文,宿 伟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系,安徽合肥,230051
宿州现当代民间服饰考析
许平山,郭小文,宿伟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系,安徽合肥,230051
摘要:以近代时间发展为线索,采用田野考察调查法,对宿州地区的服饰演变进行考察,从衣服、鞋帽、发型与饰物等几个方面探讨服饰形成的原因和历史发展轨迹以及服饰现存的状态,分析不同服饰种类的产生与当地人文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宿州;服饰;毛窝;习俗;民间
宿州市文化意蕴丰厚,其服饰民俗带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和时代色彩。新中国成立前,“就地取材,简单实用”是宿州民俗服饰尤其是穿着习俗的特点。无论男女,无论春夏秋冬,无论衣、袍、裤、裙、鞋、袜,布料大多以当地土纺棉布为主,随着季节更替,夏穿单、冬穿棉、春秋穿夹衣,色彩也以黑、白、蓝单色为主。鞋子除了土纺棉布做的单鞋、夹鞋、棉鞋外,还有用芦苇缨、柳木底制作的颇具宿州特色的“茅窝”。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衣服布料来源多样化,化纤、毛料、皮革进入寻常百姓家。从样式上看,辛亥革命后的中山装,“文革”时期的绿军装,改革开放以后的西装革履等,都是政治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痕迹。
1衣 服
宿州服饰风俗在生日、成年礼、结婚、丧礼四大礼仪服饰上都有讲究。生日、成年礼注重“新”,喜事注重“红”,丧事注重“白”,凡此种种,礼仪文化、宗族观念以及对于人类生命的尊重都混融其中,这已超出了服饰实用的范畴[1]。
(1)清代中后期至辛亥革命前,宿州穷人多用“土布”手工缝制棉布衣服;少数有钱人家穿“洋布”。“土布”即自纺自织的粗布,色泽单调,常以黑、白、蓝单色为主,间或有不同染色棉线相间混织的花布。机织印染的细纱棉布俗称“洋布”,色彩艳丽,种类有丝光蓝、绉斜纹、阴丹士林、缎纹,各种条格布和印花棉布等。
宿州男子典型服饰是上身着长袍、马褂或对襟式短便服,下身着大腰筒裤;女子上身着右开襟褂,上衣长至臀部以下,下身着大腰筒裤,在裤脚处用布带缠至膝下(称之为“裹腿”),殷实人家女子穿绣花罗裙、百褶裙。冬天成年男子大多数用大布带子束腰,但凡着长衫、长袍者,一般喜欢把右襟提起,放在左腰部大带子里面,以方便行走和生产劳动;而士绅文人一本正经,着长袍与马褂,配齐整的纽扣,两袖肥长而不束腰,不敞怀[2]。
此时宿州服饰的特点是:一般民众,冬单夏棉。冬季穷人着棉袄、棉裤,富人穿皮袄、皮袍、棉裤或皮裤。富人每年可以添置新衣,而穷人则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图1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作家赛珍珠和丈夫布克寓居宿州期间拍摄的图片,图中人物服饰特点清晰可见。
图1 赛珍珠和布克拍摄的宿州百姓
(2)辛亥革命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宿州民众衣着主要款式沿袭旧制,但布料质地略有变化,样式也随之增多,穿制服或对襟衣服的相当普遍。县城与小镇的文职办事员开始穿上中山装;也有见过世面的政界人士开始着西式服装,打领带,穿皮鞋;学生穿童子军服或学生装。为方便换洗,普通民众将春秋两季穿双层单衣缝制成夹袄、夹裤;深秋和冬季中间填铺棉絮,缝制成棉袄、棉裤;天暖后拆掉棉絮变成夹祆、夹裤;以后再拆掉里面的一层布,变成单裤、单褂,以此适应气候由冷到热的变化。老年人常用黑色丝带把小腿扎起来,着床的婴儿穿“土裤”(即用布带束腿,装入适量沙土以备大小便),儿童则穿开裆裤、“连脚蹬”(裤腿稍长,裤脚缝合以代袜子)、“蛤蟆皮”(裤、褂联为一体,有的可露脚丫,有的是“连脚蹬”底)[3]。
图2 宿州老年妇女着装
(3)新中国成立后,宿州民众衣服款式、质地、色彩均发生了明显变化。20世纪50年代,用各色棉织品为主制作男女服装,面料多为哔叽、华达呢、灯芯绒、纱卡、卡其、平纹、府绸、平绒等。老年妇女头扎毛巾,脚穿布鞋,身着老年服装(图2)。男性上身着中山装、青年装、学生装,下身着西裤;女性上身着春秋两用衫、各式外套、列宁服。冬天男女则穿着长、短大衣。衣服色彩以青、蓝、灰、黄色为基调。“文化大革命”时期,男女青年除着中山装和青年装外,军服流行一时,如绿军装、绿军帽、红袖章、绿挎包成了“时装”,男女青年在服饰上出现了政治性的统一,“千人一色,万人一式”。
(4)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布料花色品种丰富多彩,服装、鞋、帽款式繁多。时尚服装有西装、喇叭裤,裙装有女裙、太阳裙,冬天穿着滑雪衫、羽绒衫,高跟鞋、太阳帽等配饰。另外,各式休闲服也陆续出现于服装市场。这一时期,农村和城镇民众的着装款式表现出极大的趋同性,只是质地和价格上有差异;传统服装依然存在,特别是乡村老年人群,也许这就是民俗的阶层性、继承性使然。
2鞋 帽
(1)新中国成立前,宿州男子穿圆口布鞋,以蓝、黑色为主;女子穿大圆口带绊布鞋为主。部分老年女性受旧社会缠足的影响,只能穿尖头莲鞋,以蓝、黑色布料为主。有钱人家女孩穿绣花鞋,上了年纪的妇女则穿着套鞋(穿一双软底小鞋,外套穿一双鞋)。男女鞋均为布底布帮,手工缝制。知识分子阶层穿圆口胶底布鞋、中山鞋、皮鞋。冬天,穿棉鞋、“毛窝子”(用芦缨、麻绳编制),高木底“毛窝子”保暖又防滑,缺点是笨重。布袜由手工缝制,男人穿白色的,女人穿蓝色或黑色的,后来穿棉线袜(俗称“洋袜”)。由于袜底比袜帮易磨损,通常给袜子“张”上布底、布帮。
宿州男子冬天通常戴线织马虎帽(也称猴头帽)、毡帽垫子,夏天则戴“草帽”(芦苇或麦秸编织而成)、斗笠;女性冬天多戴麻花头巾包头(多用土纺、土染、土织的),年老女性多戴两块瓦的“斗勒子”[4]。乡绅公职人员盛行六块瓦顶上有红疙瘩的瓜皮帽(也叫帽垫子)、毡制礼帽。幼儿戴狗头帽、虎头帽和披风帽等。
(2)新中国成立后,除沿袭旧的鞋帽穿着习俗外,较长时间流行草绿色胶底解放鞋,少数男女仍穿自制布鞋,高跟鞋不流行。妇女多不戴帽,冬季用毛巾、方巾包头御寒,花色因年龄不同而异。男子春秋戴制服帽、工人帽,冬戴苏式栽绒帽。20世纪60年代以后,妇女多围纱巾、毛料长围巾。男子夏季多戴麦秸草帽、“席夹子”(芦苇编织,形同草帽)。春秋季戴长檐帽、鸭舌帽,冬季戴制服帽“火车头”和毛呢帽等。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中年以上男女仍保留头扎白布巾的习惯,这也许与“晋人东迁”入宿后仍保留传统衣着习俗有关。
(3)改革开放以后,宿州民众无论是穿鞋戴帽,其款式、质地和穿戴习俗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鞋类有中跟男女皮鞋、高跟女皮鞋、高中跟女塑底布鞋和男女旅游鞋、保健鞋、运动鞋、休闲鞋、保暖鞋等。帽类有鸭舌帽在男青年中流行;中、青年女子冬季喜戴针织绒帽,夏季流行各式太阳帽,式样新颖美观;中青年公职人员戴帽者少,老年男子喜爱戴呢质礼帽,老年妇女喜爱戴毛线编织帽。
(4)穿“茅窝子”“虎头鞋”是宿州颇具代表性的穿鞋习俗。茅窝子,又称茅窝,是宿州老百姓就地取材制作的一种别致的草鞋,具有廉价、实用、轻便、保暖等特点,特别是冬天雨雪天气,路面泥泞,穿上它既保暖又不湿足[5]。图3是学生穿茅窝子上学。
茅窝的历史沿革已无史料可考,因为古时淮北平原是湿地泽国,人们冬季出行劳作不便,加之气候寒冷,当地百姓就用芦苇缨、麻经、木质弓形鞋底手工制作出这种别致的高跟草鞋。由此推断茅窝至少不会晚于明清官廷的高跟鞋。冬季穿茅窝子,是宿州人永久的记忆,时至今日,在宿州乡村还有人穿茅窝子。
图3 冬季学生穿茅窝上学
(5)“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也是宿州民间手工艺品。此种鞋专为1~5岁儿童所做,以祈求平安,有养脚、保暖、防伤害的功能,因鞋头饰有虎头图案,故称“虎头鞋”。虎头鞋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还有民俗文化价值(图4)。
图4 宿州“虎头鞋”
(6)“席夹子”是草帽的一种,戴在头上可以遮阳挡雨,属于宿州民间手工艺品。解放前至20世纪70年代相当普遍,后逐渐衰微。与草帽的区别是:席夹子以芦苇为材料编织而成,而草帽由麦秸编织而成,前者挡雨功能优于后者。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席夹子这种传统的遮阳防雨工具越来越少,目前只在部分乡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使用。
3发式与饰物流变
按宿州当地传统说法,女子修饰头发叫“剪头”,男则称“理发”。头发留长留短,剃光头或是留刘海,我国北方民众大同小异。发饰习俗除受传统因素影响外,还受经济条件和政治时局的影响。
饰物如夹、簪、钗、梳、耳环、耳坠、项圈、项链、胸针、腰佩等,因家庭经济条件和身份、地位等条件而定。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饰物的种类增多,普通百姓也佩金戴银,珠宝、钻戒也很常见。进入新世纪,发型的选择趋向时尚,尤其是青少年男女,染发、烫发、画眉、修眉、涂唇、整容等也很普遍,光头、纹身、女孩留平头、男孩留长发等另类现象在一些青少年身上已司空见惯。
3.1发 型
(1)清代以前,男人蓄满发。清代为征服汉人,男子改为满人发式,头周围剃发,顶部蓄长发,扎一辫垂于背后;女子婚前扎发辫,结婚后挽髻。
(2)辛亥革命后,男性剪去辫子,有的剃光头,有的蓄短发(俗称洋头);女性婚前扎大辫子,婚后在脑后挽发髻(俗称挽纂),用发网套上,用簪子固定。青年学生留剪发头,发长至颈部(俗称“半截毛子”);小男孩前顶多剃“锅铲头”,脑后留一撮毛(名“百日毛”,宿州称“鸭尾儿”,从婴儿百日留起,到12岁时剪去),俗称“前拉后拽”,表示小孩娇贵、不会“跑掉”的意思。女孩留满发,扎一条辫子拖在背后,前额梳“刘海”,又称“前牙子”。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青年男人多留短发,老年人则喜剃光头;女子除老年人仍留旧式发髻外,多齐耳短发,年轻女子扎双辫。20世纪60年代以后,女子发型逐渐改变,剪运动头者渐多。“文革”时期,老年妇女发髻被强行剪掉,梳向脑后,向上弯起,用大发卡卡住。
(4)改革开放以后,城镇青年女子多烫发,也有少数女性留披肩长发。男子大多数剪平头、分头或是偏分头,近年来也有少数青年男子留长发、烫发。男、女青年染发的渐多。
3.2饰物流变
(1)新中国成立前,穷人上顿不接下顿,忙于生存、生计,与饰物无缘。家境宽裕一些的中青年妇女,耳戴银坠,手戴银戒指,腕戴银镯;富家中老年妇女或有戴金戒指、金耳环的。富家男子多戴金戒指,老年男子大拇指有戴玉“扳指”的。
(2)新中国成立后,宿州男孩以挂钢笔、携书本为时尚,女孩儿以佩戴彩色铁皮发夹,辫尾系花手绢为时尚。20世纪60年代,男女老少多携皮革提包、彩色塑料带和尼龙网兜作为装饰。“文革”时期,纪念章、语录牌、语录本(也叫“红宝书”)、红袖章和其他小件军用品盛行。70年代,城乡“手表热”兴起,继以佩戴有色眼镜、太阳帽为时尚,城镇少妇少女以随身提携彩色小包(坤包)为时尚。
(3)改革开放以后,饰物数量猛增,品种五花八门,传统的小金、银饰品复兴,“三金”(即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风行,成为新婚少妇必不可少的饰物。
4结 语
服饰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产物之一,而且还包含了政治、伦理、宗教、哲学、审美等非物质的精神元素。宿州民众的服饰从布料、颜色、款式、发饰、饰品上看,由简单到复杂,均受经济条件、当地物产、时代风尚的影响。这与中原广大地区民众服饰无大异,但有鲜明的宿州特征。
参考文献:
[1]王子宜.话说宿州[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34
[2]宿州政协.运河名城:宿州[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345-346
[3]宿州民俗编委会.宿州民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102
[4]周道斌.宿县地区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3
[5]宿州市人民政府.宿州五十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3
[6]安徽省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宿县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88:345
[7]鄢化志.赛珍珠与宿州文化[J].宿州学院学报,2010(6):38-42
(责任编辑:李力)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6)01-0084-04
作者简介:许平山(1970-),安徽庐江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服饰文化与服装技术。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60034)。
收稿日期:2015-09-27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6.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