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骑 宋建新 方百友 汪友国/文
探索以质量巡检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的途径——宝钢新日铁案例
◆杨正骑 宋建新 方百友 汪友国/文
摘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原则,组织技术人员团队,以现场质量巡检方式来推动生产现场持续完善质量过程管理,促进现场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从质量体系角度,深入揭示现场潜在的质量管理问题,提炼现场质量改进的成功案例,为现场质量改进提供经验参考和方法指导。质量巡检是全面质量管理在现场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管理活动,目的是有效构建和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关键词:质量巡检;过程方法;质量体系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2014年末,宝钢某子公司技术质量管理部根据国内汽车板市场需求趋缓、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用户对产品质量日益苛求的市场情况,以深化质量体系管理为目标,以质量巡检为强化手段,促进现场产品质量持续改进。
质量巡检是组织以专业技术、体系管理人员为主的检查团队,遵循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以促进现场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为目的,采取现场流动检查方法来推动生产现场质量控制,持续完善质量过程管理的模式。通过现场质量巡检模式,从质量体系角度,揭示现场潜在的质量管理问题,提炼现场质量改进有效和成功的案例,为现场质量管理改进提供经验参考和指导。质量巡检是全面质量管理在现场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管理活动,对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显著的作用,对确保现场生产顺行、质量稳定受控、产品质量提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1 质量巡检策划
由质量管理室负责策划每月质量检查项目,制定巡检计划。以“PDCA+认真”为原则,实施整改措施有效性的闭环验证计划,在现场做标准化执行的确认。
质量巡检事项和课题策划的主要内容有:
——前期质量异议和抱怨整改措施的验证;
——前期批量质量问题的整改措施验证;
——技术规程工艺参数执行情况;
——岗位规程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
——外审、内审检查问题的整改验证;
——月度质量例会专题推进事项;
——季节性防锈管理、常态化清洁生产等检查项目。
2.2 质量巡检实施
由技术质量管理部组织各部门技术质量、体系管理人员,每周一次,根据计划检查课题,组成检查小组,在现场实施专题检查。
2.3 巡检问题的审视和分析
1)巡检问题确认处置。
质量管理室汇总巡检问题信息,联系涉及作业区和职能部门人员做确认和沟通,听取不同意见。对已确认问题要求引以为戒,制订整改措施和方案并反馈。对检查问题做制度和规定进一步确认和验证,对问题阐述做修改完善。结合检查问题结果,从中选择典型问题形成质量体系的基本案例材料。
2)组织部门会审。
质量管理室组织巡检问题案例的初次审核会,召集各技术部门、生产部门、设备和能介部门的体系联络员参加,会上对已经形成案例材料的问题点进行系统讨论,对相关问题的整改措施和方案进行审视后,由案例责任者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3)输出处理。
技术质量管理部组织每月公司质量体系推进会,质量体系月报案例审核作为会议的重点事项。根据拟定案例展示问题点,及改进措施、标准化情况,与会者进一步讨论,从质量体系角度深度分析,根据一致意见形成案例,并就案例涉及本质问题举一反三,提出系统化整改意见。对案例涉及问题做质量管理体系专项的量化评价,并根据公司管理文件,对相应责任部门做体系管理考核。
2.4 质量巡检典型案例的剖析
2014年抱怨——某用户材料标签异常整改验证。
1)标签异材标准化的五个措施
(1)要求成品作业人员认真保管所有关于钢卷信息的标签,作业中发现有遗失或有多余的产品标示必须确认产生原因,不得随意补打或丢弃。
(2)现有系统中增加补打信息标识的记录,并留存补打记录;多余信息标签在确认后必须及时消毁。
(3)针对前期标签贴错的现象,在成品岗位要素中规定:“准发作业——确保生产标签与准发标签钢卷号一致,准发标签先粘贴再扫描的原则”。
(4)作业区与四班讨论、制定成品外发作业时钢卷外观、内圈检查的作业要求。
(5)作业区针对成品岗位要素及摘要规定,由倒班作业长及日班人员进行每周定期检查。
2)检查整改措施标准化情况
(1)第1条,措施已归入岗位规程;
(2)第2条,宝信已完成新增补打记录及汇总表,某月某日已上线;
(3)第3条,已编入岗位要素;
(4)第4条,措施已入岗位规程;
(5)第5条,倒作和日班已列入常规检查。
3)对措施实施的验证
(1)没有因标签丢失造成的补打。
(2)有补打标签,因打印机故障导致打印出来的标签不符合使用要求。今后要确认每个月的发生频度。
(3)梳理因打印机故障导致打印出来的标签不符合使用要求的发生频度,要求标签打印机的责任部门改善;为防止标签贴错,建议不要将问题标签撕毁扔掉,而是将其保存,以便推进打印机的改进。
(4)根据新增的标签补打原因汇总分析,然后联系相关方采取对应措施,打印机故障及打废标签管理纳入岗位规程。
4)检查问题的对策
(1)钢卷准发装车后,作业人员到卡车上对钢卷最终确认,后续跟踪确认巡检。
(2)已在系统中增加自动打印记录功能,预计3月上旬投入使用,下次再巡检确认。
(3)标签打印画面中的“打印发货标签”选项,一直可以选择。建议对策方案,完善标签打印系统,“打印发货标签”选项只能在首次打印准发标签时选择,若实施补打时只能选择“补打发货标签”选项。要求宝信公司修改,后续验证。
5)教育及培训
(1)存在问题:作业人员对标签异材管理意识不够。
(2)改进建议:通过组织作业人员对标签异材对策的学习,提高作业人员对标签异常问题的意识。
对策方案:对异议案例,成品各班已重新组织学习,签名版已留存。
3.1 推动现场质量管理螺旋上升
质量管理体系PDCA中,“检查”这一环节往往相对薄弱,这是许多质量管理在低水平重复循环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虽检查但揭示问题不深入,必然导致总结不到问题实质,再高一层次的PDCA循环就难以继续。
通过质量巡检,不断地分析发现问题,组织解决问题,并举一反三,形成质量体系管理的PDCA良性循环机制。对发生的批量质量问题和质量异议抱怨,运用质量巡检方法回头看和再审视,以及整改的实践检验,可以发现过去措施上存在不严密、不完善的问题,通过再次的“PDCA +认真”的循环,完善后的整改措施更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以检查过程的策划、实施、评价、反馈总结这样反复循环的四个步骤,对质量标准、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实施检查程序,以质量检查工作循环推动质量改进工作的大循环。质量巡检强化了现场质量管理检查阶段,推动现场质量管理不断螺旋上升式的持续闭环。
3.2 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产品质量管理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事前”的产品质量控制阶段、“事中”的过程控制阶段、“事后”的质量把关与处理。通过质量巡检的检查、验证及评价等工作程序,强化了产品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的过程控制、事后的把关处理的过程能力。
质量巡检通过检查(生产制造全过程)、验证(质量问题整改措施),评价(质量管理体系量化)等工作程序,提升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突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综合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3 形成了组织的知识
质量体系管理月报经过大半年运作和积累,已有近50多个案例,涉及批量质量问题、质量异议和抱怨、现场标准化执行、重点质量推进项目,将问题点形成案例,留下记录,形成档案式的管理案例,成为组织知识的组成部分。对新发生的质量问题,借助月报中的案例库,从中找到相关经验和解决措施的借鉴,对重复发生的质量问题,在通过巡检确认原有措施执行正确的前提下,分析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进一步提炼总结,持续完善优化控制措施。
3.4 发挥了宣传和教育警示作用
通过质量体系月报平台展示典型巡检案例,促进技术、管理和作业人员,以质量体系思维模式,对已形成的案例进行再学习审视。对预防同类问题,未雨绸缪,对操作和各管理层面,起到积极地宣传和教育警示作用。
质量是企业和产品的生命。开展以质量巡检工作为基础的质量体系管理的现场实践,通过专业技术团队的常态化现场检查,来推动生产现场质量过程管理,强化“PDCA戴明环”检查阶段的功能作用,推动了各类质量问题不断闭环,促进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开展质量巡检活动是提高现场产品质量,积极应对市场的质量管理有效举措。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通过质量巡检和质量体系月报推进,技术、管理、作业人员的质量体系意识和思考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促进各部门对现场质量问题的自查自纠工作的开展,培养和训练基层人员以体系思维方式深入提炼和总结现场质量问题,形成了不少优良的自查问题案例,不断丰富案例库,提高了整体质量水平。
通过实践证明,质量巡检这一过程检查模式,有效地提升过程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和控制的监督点前置并覆盖到在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从“质量把关检验”到“制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的积极转变,促成生产现场人人重视质量、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使现场各类易发的质量问题步入不断减少的良性循环轨道,有力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可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略)
(作者单位: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