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火强 弭宝彬 蒋宏华 段晓权 梁成亮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
特大黑皮冬瓜新品种墨地龙的选育
周火强 弭宝彬 蒋宏华 段晓权 梁成亮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
墨地龙是以L2为父本,以D6为母本选育的冬瓜一代杂种。中熟,果实呈长炮弹形,果面无或少棱沟,果皮墨绿色,果实纵径90 cm,横径约20 cm,肉厚6~7 cm,单瓜质量15~35 kg,抗逆性强,产量高,耐贮运。每667 m2产量8 000~15 000 kg,全国各地均可栽培,尤其适宜长江流域春秋两季和华南、西南各地进行南菜北运栽培。
黑皮冬瓜;墨地龙;一代杂种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起源于中国、东南亚及印度等热带地区,目前我国冬瓜的年种植面积为20万hm2,占世界冬瓜种植面积的40%左右(尤毅 等,2009;宋世威 等,2010)。冬瓜产量高、耐贮运,在保证周年供应及我国南菜北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江彪 等,2013;邓俭英 等,2014)。另外,冬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谢大森 等,2009;周胜军 等,2014)。针对目前生产上黑皮冬瓜存在的空腔大、颜色浅、瓜形不整齐、品质差等缺陷,亟需选育特长、瓜形好、皮色黑亮、空腔小、肉厚致密的深墨绿色冬瓜新品种以改善目前市场主栽品种的外观品质、食用品质以及抗性和耐贮运性。
父本L2是2004年从洞庭湖区冬瓜大型生产基地种植的湖南青皮冬瓜中选留墨绿色长冬瓜,在选育过程中,注意淘汰表皮颜色浅、果肩不圆正、表皮不光滑、有棱沟、底部较尖、瓜形短小、品质风味差、瓜瓤和种子集中悬挂于果腔中央(中轴胎座)等非目标性状的继代材料,经5 a(年)7代纯合而成的耐贮、优质、特长炮弹形墨绿色冬瓜自交系,果实纵径110 cm,横径15 cm,单瓜质量10~15 kg。母本D6是2006年春从广东清远引进的地方品种清远黑皮冬瓜,定向选择具有皮色黑亮、无棱沟、表皮光滑、肉厚致密、空腔小、中圆筒形、瓜瓤和种子散附于内腔壁(侧膜胎座)等优良性状的材料,经4 a(年)8代选育而成的优良黑皮冬瓜自交系,果实纵径60 cm,横径25 cm,单瓜质量10~16 kg。
2010年试配组合,2011年进行比较试验,从各主要经济性状考察比较,新组合D6×L2表现突出;2012~2013年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铁柱168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D6×L2皮色黑靓、表面无棱光滑、肉厚致密、长炮弹形、侧膜胎座、瓜形好、食用风味佳、产量高、耐贮运,优于对照,暂定名墨地龙。2013~2014年通过省内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墨地龙在皮色、瓜形、内腔性状、瓜肉厚度、市场卖相等商品性,以及丰产性、田间抗性、品质、耐贮藏运输方面都表现优异。2016年6月通过湖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墨地龙。现已在湖南、广东、海南、湖北、广西、江苏、山东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达0.8万hm2(12万亩)。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场安排了新组合墨地龙与对照铁柱168进行品种比较试验。3月16~17日播种,4月24~26日移栽,小区面积36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地膜覆盖栽培。株距80 cm,行距100 cm,每小区45株。,墨地龙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为12 980.0 kg,对照铁柱168为12 018.5 kg·(667 m2)-1;墨地龙两年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平均比对照增产8.0%(表1)。
表1 墨地龙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2.1.2 多点区域试验 2013~2014年在长沙(沙市镇)、常德(汉寿)、怀化(中方)、株洲(株洲县)、岳阳(汩罗)5个区域安排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铁柱168。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4 m2,株距80 cm,行距100 cm,每小区30株,搭架栽培,其他农事管理按当地习惯。墨地龙两年平均产量10 522 kg·(667 m2)-1,比对照铁柱168增产9.3%(表2)。
表2 墨地龙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1.3 生产试验 2013、2014年在广东清远、湖北荆州、江苏大丰、四川乐山、海南琼海、福建漳州、湖南南县、怀化芷江、蓝山浆洞乡、浏阳沙市、长沙县水塘乡、长沙东岸乡和长沙暮云镇等地进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表3),墨地龙两年平均产量8 882 kg·(667 m2)-1,比对照铁柱168增产13.9%;平均每667 m2产值8 747元,比对照高1 056元。
表3 墨地龙生产试验结果
2.2 抗病性
2015年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冬瓜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调查,以明确墨地龙对疫病、枯萎病、蔓枯病的抗性。试验基地土壤为沙壤土,且已连作3 a(年)的冬瓜,疫病、枯萎病、蔓枯病3种病害田间均有发生。2015年6月高温多雨,具有发病条件。生长期间未喷洒杀菌剂。调查结果表明(表4),墨地龙田间对枯萎病、疫病的抗性与对照铁柱168相当,但对蔓枯病的抗性优于对照。
2.3 品质
墨地龙肉质致密,为侧膜胎座,空腔极小;表皮厚,不易损伤。皮层愈伤组织发达,易于伤口愈合,适宜长途贩运。2015年湖南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冬瓜品质进行测定(表5),墨地龙含水量95.72%,VC含量144.1 mg·kg-1,可滴定酸64.0 mg·kg-1,可溶性糖3.32%,粗纤维0.40%,固形物含量达3.0%,酸度极低,食用口感好,果肉厚达6~7 cm,适于加工,出品率高。
表4 墨地龙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
表5 墨地龙品质测定结果
植株蔓生,主蔓长4~6 m,中部节间长16 cm,叶长30 cm,叶宽38 cm,瓜柄长8 cm,主蔓第15节左右现第1雌花,以后每隔4~6节着生1朵雌花。出苗到第1雌花开放60 d(天)左右,空藤少,坐果率高,为中熟品种。果实纵径90 cm左右,横径约20 cm,果肉厚6~7 cm。果实长炮弹形,墨绿色,无或少棱沟,表皮光滑,瓜形好,品种风味佳,田间抗逆性强。单瓜质量15~35 kg,一般每667 m2产量8 500~15 000 kg。全国各地均可栽培,尤其适宜长江流域春秋两季和华南、西南各地进行南菜北运栽培。
长江流域3月上旬至6月上旬均可播种。华南、西南等地反季节种植,要依本品种特性,使冬瓜果实膨大期避开1~2月低温季节。爬地种植每667 m2定植200~300株。搭架栽培每667 m2定植600~800株,高架,横杆离地面1.4 m,主蔓结单瓜,宜选第2~3雌花坐果。抹侧枝、卷须,去无效花蕾,将功能叶调整在篱架各个不同的立体空间位置。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后期高温注意遮阳,因地制宜灌溉和防治病虫害。
邓俭英,万正林,刘朝安,武鹏,周艳霞,李立志.2014.黑皮冬瓜不同整枝方式比较试验.南方农业学报,45(1):90-93.
江彪,刘文睿,谢大森,何晓明,彭庆务.2013.冬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热带作物学报,34(4):616-620.
宋世威,李珍,刘厚诚,孙光闻,陈日远.2010.冬瓜和节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中国蔬菜,(22):47-53.
谢大森,何晓明,彭庆务.2009.冬瓜种质资源的综合鉴评.中国蔬菜,(8):36-41.
尤毅,鄢慧琼,李华平,谢大森.2009.冬瓜人工接种5种病毒后的症状观察.中国蔬菜,(22):58-62.
周胜军,陈新娟,朱育强,陈丽萍,张鹏.2014.我国冬瓜和节瓜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建议.植物遗传资源学报,15(1):211-214.
A New Large Black Wax Gourd F1Hybrid — ‘Modilong’
ZHOU Huo-qiang,MI Bao-bin,JIANG Hong-hua,DUAN Xiao-quan,LIANG Cheng-l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Vegetables,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angsha 410125, Hunan,China)
‘Modilong’is a new wax gourd F1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D6’ as female parent and‘L2’as male parent.It is of medium maturity.Its fruit is of long projectile shape with deep green and almost smooth peel.The fruit is about 90 cm in length,20 cm in width,and 6-7 cm in flesh thickness.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15-35 kg.It has strong stress resistance,high yield and tolerance to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It can yield about 120-225 t·hm-2.It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throughout China,especially fo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in spring and fall,and southern and southwest China as vegetable for transportation to northern China.
Black wax gourd;‘Modilong’;F1hybrid
周火强,男,研究员,专业方向:冬瓜遗传育种及栽培,电话:0731-84697820,E-mail:lkyzhq@163.com
2016-05-09;接受日期:2016-10-25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1501065-21),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