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群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修辞学论坛 主持人:高群教授
皖西北谐音民俗的表现及其成因
高 群*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皖西北谐音民俗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不论是在生育婚丧等人生礼仪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习俗和年节习俗中均可常见其形影。皖西北丰富多彩的谐音民俗主要源自皖西北先民们的语音崇拜、语音避忌及其审美追求,有其坚实的语音基础和心理基础。
皖西北;谐音民俗;表现;成因
皖西北,顾名思义为安徽省的西北部区域,包括安徽的阜阳市和亳州市全境。因地理位置接近河南,隶属于中原地区,其民俗民风与中原地区其他地方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皖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人口分布等等,也造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语言文化、民俗风情。谐音民俗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谐音是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一种言语形式,谐音现象精彩纷呈,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人们利用语音的相同或相近条件以此音来代彼音,以此意来代彼意,通过谐音来趋吉避凶、趋利避害、求美尚雅或获得谐趣。
本文从谐音民俗的表现及其成因视角展示皖西北地区的语言民俗,希冀为中原文化的研究提供一种参考。
皖西北谐音民俗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不论是在生育婚丧等人生礼仪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习俗和年节习俗中均可常见其形影。
(一)年俗中的谐音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和其他地区一样,皖西北每逢春节来临都有扫尘的风俗,即在腊月24前后,家家户户床上床下、屋里屋外都要来个大扫除。这既是卫生的需要,同时“尘”与“陈”语音形式相同,“扫尘”谐“扫陈”,因而扫尘行为又有了“除旧立新”的附加意义。
2.炸馓子、蒸馍、蒸年糕
祭灶(腊月23或24)过后,人们忙着炸馓子、圆子、麻叶子,蒸馍,进入紧张的春节食品准备阶段。过年蒸馍,油炸圆子、馓子等忌说“完”。 蒸馍结束、东西炸好后,不能说“蒸完了、炸完了”,因为“完”即意味着终止、没有,不吉利。要说“满盆了”,取“圆满”之意。蒸馍还忌说“馍裂了”,而要说“馍笑了”,取“欢喜”之意。
过年做圆蒸馍,馍顶上点红点,内包大枣或麦麸子,红点象征喜庆,“枣”谐音“早”,“麸”谐音“福”,祈求吉祥。
皖西北不少地方过年还有蒸年糕的习俗。年糕以甜味为主,或蒸或炸。年糕谐音“年高”,有新的一年步步登高的意思。
3.倒贴“福”字、插“散岁纸”
大年三十,在贴春联的同时,常有人家将“福”字倒着贴。“倒”与“到”音同,“‘福’倒了”,谐“福到了”,讨个好口彩。
皖西北农村在贴春联的时候还有插“散岁纸”的习俗,即在屋檐、柴垛、粪堆等地方插上夹着火纸的麻桔杆。“岁”与“祟”同音,“散岁”谐音“散祟”,暗含驱走鬼怪、不洁之意,祈求新年吉祥。
4.包饺子、吃年夜饭
除夕夜是团圆夜,家人喜欢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饺”与“交”音近,“交”有聚集之意,因此吃饺子便有了团聚、团圆的民俗象征;“饺子”又与“更岁交子”相合,吉祥有余。而且饺子形似元宝,过年吃饺子还寓有招财进宝的意思。
除夕团圆吃年饭,鱼、鸡必不可少。鱼谐音“有余、富余”,鸡谐音“吉利”。年夜饭中除鱼、鸡之外,豆腐常常也必不可少,有豆腐意为“有福”。年夜饭的宴席上,鱼并不吃掉,而是留着,谐音寓意“年年有鱼(余)”。
5.压岁、吃甜食
吃罢年夜饭,全家团聚,围坐说笑,辞旧迎新,等待新年的到来。这时,老年人给孩子压岁钱。“压岁”谐音“压祟”,意味驱赶走一切祸害、不洁,而且钱能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快乐,更添节日的和谐、喜庆、热闹。
正月初一,由户主开门放鞭炮“接年”。家家竞相比早,以求头彩,超越别人。阜阳,起床后先放三个炮,叫开门炮,以预示新年“开门大吉”,然后燃放长鞭炮接年。早餐,先吃些汤圆、点心等甜食或喝上一碗酵子糖茶,寓意新的一年日子“圆”满完美,生活甜蜜,像酵子一样“发”——发达兴旺,再吃扁食(素饺)。太和,初一吃扁食时,有的人家在下扁食的同时下少许面条,称作“钱串子”;也有的吃点大葱大蒜,“葱”谐音“聪”,“蒜”谐音“算”,祈求聪明、会谋划。
正月十五,是“小年”,吃汤元,“元”谐“圆”,取团圆之意。
(二)婚俗中的谐音
皖西北婚俗中的谐音现象极为普遍,几乎贯穿于婚姻礼俗的全过程。
1.应允
皖西北地区有句婚俗俗语叫“新娘进了房,媒人跑断肠”。它既形象地揭示了媒人在婚姻中的作用,也折射了婚姻礼俗的繁复。比如,在男女婚约订立之前,媒人要来往传递生辰八字,由双方父母求卜问卦,进行所谓“合年命”。如果年命相合,双方父母没有异议,媒人就将男方准备的聘礼送到女方,谓之“求允”(或称下允)。女方父母收下聘礼,给予回柬,谓之“应允”。在阜阳市程集等地方,女方收下男方聘礼,回给男方一段葱白,以代允贴,意思是以“清白”相许。
2.送日子
皖西北人把选定结婚日期叫“择日子”。结婚日期由男方选定,通过媒人向女方征求意见。结婚日期选定以后,媒人要将结婚日期写在贴子上送到女方,名曰“送日子”。送贴子时带上大葱、米面、艾叶等。葱上青下白,象征新娘一生“清清白白”。米面暗示未来要过“米面夫妻”,柴米油盐酱醋茶,过一种琐碎、平淡、美好的生活。艾叶,谐“爱”,寓意夫妻恩恩爱爱。
3.下礼
婚礼前三天,男家给女家备下彩礼。礼品一般有双刀肉、两条大鲤鱼、一对鸡、24个顶头带红点的大馒头、24瓶酒(或两坛酒)。各种礼品忌单数;鱼的品种认鲤鱼,忌混子鱼(即草鱼,正式名称为“鲩”,但皖西北通常不用正式名称,而叫做“混子”)或其它鱼,鸡忌毛白色;礼品上剪红纸双喜覆盖或贴红纸。双数寓意“成双成对”。
皖西北婚俗中涉及到的鱼,如下礼、回礼、喜宴中的鱼一般都是鲤鱼——“鲤”谐音“礼”“利”,吉利、吉祥,有好的谐音联想,而混子鱼的谐音联想却是“混日子”“混杂”“混乱”“二混头”等,遭禁忌,实属必然。
4.背鸡和席
皖西北婚姻习俗中有背鸡和席的人,即迎娶队伍中有一名背鸡和席(芦席或竹席)的青年男子。鸡选红色,以示吉利,鸡谐音“吉”,席谐音“喜”,有吉喜之意。迎亲途中,不管是熟悉还是陌生的人都可以向背鸡席的人索要鞭炮(俗称抠炮筒),即使戏谑,也不可气怒。
5.椅(依)靠
皖西北有些县市,新娘上轿前要在椅子上背靠椅背坐着,再由哥哥或叔伯抱上轿。“椅”谐音“依”,寓意依靠:有娘家的依靠和婆家的依靠。这是一种祝愿:在娘家有椅(依)靠,到婆家仍然有椅(依)靠。
6.套被子
结婚要套被子,通常在被子四角和中间要放进去枣子、花生、核桃等。“枣子、花生”谐“早生贵子”,“花生”还有“花着生”(男孩女孩交叉着生)之意。“核桃”寓“夫妻和睦”。被子要找上有老下有小的妇女套,而且不能在5月~7月间套,以避“五离七散”。
7.抱瓶
新娘在轿内怀抱花瓶或宝瓶壶,或者下轿后,抱住迎亲妇人送来的玉瓶或宝瓶壶。“抱瓶”“宝瓶”谐“保平”,取保平安之意;也有“新人下轿不空怀”之意。
8.踏席(袋)
皖西北很多地方,新娘有踏芦席或麻袋的习俗。新娘进门时,双脚不可着地,而要踩着男家铺设的芦席或麻袋而行。花轿抬到男方门前,鞭炮声中唢呐锣鼓齐鸣,新娘由两位伴娘搀扶,踏在铺好的新芦席上(男家先派两人传席子:一条接一条向前传),或麻袋上(也是男家派人次递传送麻袋)碎步走向洞房。
无论是踏芦席或麻袋都是次递传送,都寓意“传代”。“袋”与“代”谐音,传袋即传代,代代相传,兴旺发达。
传席风俗古已有之,在唐朝时就较为盛行了。白居易《和春深》诗中就有描述:“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这是富贵家以毡褥代替布袋。元陶宗仪《辍耕录·传席》:“今人家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传席以入,弗令履地。”清人王棠也在《知新录》中谈到:“今人娶新妇,入门不令足履地,以袋递相传,令新妇步袋上,谓之传袋,代,袋同音也。”这种婚俗,是取传宗接代的吉兆。
9.撒帐
撒帐,又称撒床,是皖西北婚礼习俗中的重要内容。撒帐者在新娘踏席过后走进洞房时将若干果品等撒向新娘(婚床、洞房),边撒边唱,祈求子孙绵延、世代繁盛。撒帐时多离不开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等实物。撒帐者和撒帐所唱的内容有所不同,但祝愿相同。如:
阜阳,新郎新娘进入洞房时有同辈分的人端着红枣、花生、桂圆、栗子(取谐音“早生贵子”),一把一把地向新娘身上撒去,边撒边唱:“一把金,一把银,撒得新娘进了门,新娘含笑进了门,好像仙女下凡尘;仙女下凡配董永,男耕女织治家勤。一把金,一把银,撒得新娘进了村。村上老幼门前看,像似迎接王昭君;昭君出塞美名传,天涯海角结秦晋……”
利辛,撒床人必须是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女性,在新人未就寝前,把红枣、染红的花生盛在笆斗里,突然撒向新娘怀里,边撒边唱喜歌:“一把花生一把枣,闺女小子满道跑。生小子要好的,生闺女要巧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也有撒栗子(立子)、桂圆(尊贵之意)、香烟(香火延绵)等物以其谐音祝吉祈福。
撒帐婚俗利用枣、栗、桂圆、花生等事物的谐音象征抒发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情思,祝福新人早生贵子、同心合好、富贵长寿、人丁兴旺、钱财无尽。撒帐习俗起源于汉朝,徐矩《事物原始》说:“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中共坐,欢饮之后,预戒宫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得果多,得子多也。”
10.斗、秤等
皖西北地区结婚仪式上多有斗、镜子、秤、瓶、如意等实物。这些民俗事象其实皆有谐音寓意。通常盛粮食得用斗,婚礼上摆放斗暗寓婚后生活丰衣足食。镜子用来避邪,也有说“明白如镜”或为心心相照,天人共鉴,永不变心。秤谐“称”,寓意“称心如意”。瓶是“守口如瓶”“平平安安”。如意,顾名思义,祝愿生活如意、事事如意。如阜南、临泉、利辛等地,婚礼当日,院中有一供桌。桌上点燃香烛,放着一个盛高粱的斗,斗内放一面镜子,插一杆秤。新娘至供桌前,与新郎共拜天地(称拜堂),拜毕,新郎抱起供桌上的斗,引新娘入洞房,把斗放在床上,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蒙头红”,夫妻共饮交心酒。
11.生不生
皖西北各地,新人入洞房都有吃子孙食或喝子孙汤的习俗,只是食的内容或汤的内容不尽相同。有的是饺子,有的是鸡蛋,有的是面条,有的是疙瘩汤等等,但无一例外,这些食物都不做熟,窗外站着个小孩儿(或者闹洞房的人,有的地方是新郎的嫂子)问:“生不生?生不生?”新娘则回答:“生!”生熟之“生”谐生育之“生”,寓意新娘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这些半生不熟的食物并不会影响新娘的身体健康,因为她只是象征性地吃一下,以谐音形式讨个口彩。
有些地方不止是在入洞房时通过吃不熟的子孙食表达对生育的祈福,还会在新娘的陪嫁中放入生的物品以达同样的目的。如阜阳,在新娘的陪嫁衣箱中,放些染红的花生和果饼。花生是生的,果饼不能做熟,图“生”字与“生产、生育”的吉祥联想。
12.床不离七
新婚的大床颇多讲究,所用的木料忌用桑木、楝木。“桑”与“丧”谐音,“楝”与“殓”谐音(也有说“楝”与“链”谐音,“链”指不正当的男女交欢),对新婚的夫妻来说都不吉利。新床长、宽、高都离不开数字“七”(寸)。“七”与“妻”谐音,床不离七,寓意能娶上媳妇。如蒙城、界首等,素有“楝(殓)不做床”之讳,多用杏树、椿树、榆树做床。床宽3尺7寸(市尺),长6尺7寸,高1尺7寸,意取“床不离七(妻)”,床成,忌说“四条腿”(指夫妇四条腿无儿女,要说满床腿,指儿女多)。
(三)丧葬习俗中的谐音
1.寿材以柏木为上
寿材选料以柏木为上,一来柏树在地下不容易腐烂,二来“柏”与“百”语音相同,寄寓很多年(“百”年)之后才用得着这副棺材,也就是祝愿寿材主人长寿。忌用楝树,因为“楝”与“殓”相谐,有促寿材主人早死的不好联想。
2.“寿木”运输时随鸡
做棺材的木材俗称“寿木”,在运输时需系上红布,跟随一只公鸡,以趋吉避凶。“鸡”与“吉”音谐。
3.引魂鸡
送葬人群至墓地要带一只鸡,这只鸡即为引魂鸡,又叫领魂鸡,其作用是将逝者灵魂引到坟地,如此才吉利。“鸡”与“吉”谐音,借此来祝愿逝者魂尸相随,入土为安,大吉大利。
4.忌陪葬褂子
褂子谐“挂子”,意即死者会将子孙挂走,对子孙不利。
5.忌烧连七纸
葬后逢“七”祭祀,都要提前一天,忌烧连七纸,只可隔七烧纸。“七”“妻”谐音,“连七”会将妻子连走,对妻子不利。如死者为女性,“连七”会被妻子连走,则会对活着的丈夫不利。
6.“五七”
葬后三日圆坟,“一七”“三七”“五七”“百天”都要祭祀。这其中最隆重的祭奠活动是“五七”,又叫上“五七坟”或上“五期坟”。“五七”,谐“吾泣”,—家人最悲哀的丧期。在阜南县,上“五七坟”,闺女更要狠哭,说是五阎王最厉害,但他没有闺女,闺女们一哭他的心就软了,就会大发慈悲,减免对死者的残酷惩罚。另外,“五七”,丧事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逝者已逝,生者应好好地生活,宜尽快恢复原有的气氛和生活、生产次序,“办丧期”到此该划上句号了。
(四)地名、姓名中的谐音
1.乐土、涨子街、长集、垂岗集
皖西北有些地名蕴含着丰富的谐音文化。
蒙城县的乐土(位于县城南13公里),原名骆驼铺,因其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若驼峰而得名。明代兴集,设邮传铺。“骆驼”与“乐土”音近,后人为祈求太平吉祥,利用谐音,将其改名为乐土。
临泉县,人们出门卖东西见塔不说塔,而说“涨”(“塔”与“踏”音谐,不吉利)。老集区李湖乡东北与阜南县交界的地方,原有以塔兴集的塔子街(集废名存),后被生意人改称为“涨子街”。陶老乡的长集,原名塔集,也是为生意人所改。这两个地名的更改,蕴含着当地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
鲁迅曾经说过:“在北京常看见各样好的地名:辟才胡同,乃兹府,丞相胡同,协资庙,高义伯胡同,贵人关。但探起底细来,据说原是劈材胡同,奶子府,绳匠胡同,蝎子庙,狗尾巴胡同,鬼门关。字面虽然改了,涵义还依旧”。(《鲁迅全集》卷三,10页)这些都是求美尚雅的心态使然。人们通过谐音的方式将这些近似口语、略显粗俗的地名,加工得趋于雅致。皖北地区的人们亦然。颍上县的垂岗乡,明末清初时,此地百姓以烧窑打缸为业,此地兴集,名为“打缸集”或“捶缸集”,后来雅化为“垂岗集”。
2.姓名寓意
皖北人取名,很多姓名用字中运用谐音寄予美好的希望。如:顾家旺、马友图、于得水等,就是暗含顾家兴旺、马家有前途、如鱼得水之意。给子女取名“程天爽”,希望子女成天爽快,天天快乐;取名“陈招娣”是希望“招来弟弟”,祈望能生个男孩。而常见的“栓柱、留柱、锁柱”之名,显然是谐音“拴住、留住、锁住”,家长期望宝贝儿子好好长,不被阎王带走,长命百岁。
3.姓氏避讳
姓陈的船民,不说姓“陈”(“陈”与“沉”音同),说“耳东”;姓“熊”的女子,不说姓“熊”(与口语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不好词“熊”同),往往改随夫姓,如“张、王”什么的。姓“裴”的老板往往不说姓“裴”,因“裴”与“赔”同音相谐,改说“贝”之类有好的谐音联想字。
(五)日常生活习俗中的谐音
1.桌不离九
饭桌桌面讲究的尺寸是二尺九,就是小饭桌也是一尺九。“九”和“酒”谐音。桌不离酒,就是希冀过上好日子。
2.忘生
小孩满周岁之日叫过生。通常小孩过一周、二周、三周的生日,也有不给小孩过生日的,谓之忘生,取谐音“旺兴”之意。
3.送粥米
利辛县,第一胎婴儿生下第七天,主家煮红鸡蛋送往孩子的姥姥家报喜。男孩送单数,女孩送双数。第十二天,亲朋至友为孩子“送粥米”。旧时送“锞子”,隐含“课子”,教子成人;送“金耳”,谐“金儿”,取生子贵重意;送“枣、栗、葱、蒜”,“枣、栗”,谐“早立”,“葱”谐“聪”、“蒜”谐“算”,寄寓孩子早日成人,聪明俊慧,以掌家计,皆有祝福之意。近年来送粥米,多为一斗米、面,数斤油条、红糖、鸡蛋,小儿衣服、被子、毛线、鞋、袜、帽等装入篮子,“篮子”谐音“拦子”,祝愿婴儿健康成长;衣被忌用绸缎制作,因为“绸缎”有谐音“愁子”“断子”不祥之意。
4.走满月
界首,新生儿满月后,母亲带孩子回娘家,称走满月。去时习惯带一束桃条,上拴红线,有驱恶避邪之意。一般男孩住五天后回家,寓意为“五大三粗”。孩子回来时姥姥家给一只鸡带回。“鸡”谐音“吉”。
5.祝寿
老人年届66、73或80岁,儿孙、亲友们要为其祝寿。“66岁”,送“双刀肉”(肉中间割一刀),俗话说“六十六吃块肉”。另外准备用面蒸制的“寿桃”、馒头(上加红点)、扁食、糕点、酒等礼品,礼品的数量离不开“六”,意取“六六大顺”。“73岁”,送鲤鱼,俗话说“七十三,送条鲤鱼猛一窜”(意取闯关)。“80岁”寿辰比起“66”“73”来更为隆重。祝寿多选数字相合日子,如66岁寿辰常选农历初六,73岁寿辰常选农历初三或初七,80岁寿辰常选农历初八。祝寿要吃面条,因面条是长的,取长寿之意,俗称“长寿面”。长度的“长”谐时间的“长”。
6.住宅
建房用木忌用桑、楝,有“桑楝不入房”,“桑不进院,楝不入室”之说,因桑、楝与“丧、殓”同音,视为不利。蒙城县、临泉县、太和县等住宅习俗中,建房材料,崇尚枣树做屋脊,榆树当房梁,杏树做屋门。“枣脊、榆梁、杏树门”谐音“早积余粮幸福门”,彰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庭院里喜欢种植石榴(多子)、槐树(长寿、富贵)。屋前忌栽桑树,屋后忌栽柳树,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之习俗(桑、柳与“丧、溜”同音,以为不吉)。阜南县住户院内忌栽桃树,“桃”谐音“逃”,以为不祥。
7.说合
说合忌“散”。临泉县,买田地请中人和接亲央媒人设宴席忌用馓子和豆腐做菜,因为“馓”谐音“散”,不吉利;吃豆腐“嘴松”,怕说不成。太和县,为人说媒忌带伞,“伞”和“散”同音,带伞为犯忌。
8.中秋食物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天,人们举家欢宴赏月,祈求团聚、康乐和幸福。中秋节所吃的食物,习惯上都是圆形的(取其团圆之意),所以俗语说:“八月十五是中秋,西瓜、柿子、月饼共石榴。”
(六)民间文学艺术中的谐音
1.歇后语中的谐音
皖北歇后语中的谐音现象比比皆是,因为谐音是歇后语的重要构成手段之一。如:
蒙城:
老龙王搬家——离海(厉害)
拄着拐棍上炭窑——找煤(霉)捣(倒)
狗头上安角——出羊(洋)相
界首:
新媳妇不上车——讲轿(究)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量(良)
一两面熬锅饭——不稠(愁)
老公鸡头上的肉——大小是个冠(官)
曹寺的石榴——没核(孩)。
连边胡子吹喇叭——毛鼓(估)着
2.剪纸、壁画、木雕、石雕等中的谐音
皖西北民间艺术品、民间建筑装饰艺术,如剪纸、壁画、木雕、石雕等中大量使用了谐音,以谐音来托物寓义。例如:用鹿谐禄,用鱼谐余,用冠谐官,用猴谐侯,用蝙蝠谐福。剪喜鹊站在梅(谐音“眉”)树梢上的图纹,表示“喜上眉梢”;剪两个柿子(谐音“事”)和一个如意的图形组成“事事如意(顺利)”;等等。
皖西北丰富多彩的谐音民俗主要源自皖西北先民们的语音崇拜、语音避忌及其审美追求,有其坚实的语音基础和心理基础。
(一)语音崇拜
祈求幸福安康在民俗形式中特别常见。“社会的和平安定,繁荣富强;家庭的和谐幸福,子孙繁昌;仕途的畅达顺利,尊荣显扬;人生的长命百岁,喜乐安康,都是人们所期望的。在语言习俗上,首先表现为对褒美词语以及反映一些人们认为具有某些优美品行的事物的词语的崇尚上。……通过对这些词语天长地久的崇尚,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反映这些词语的语音组织已深深地扎下了根。”[1]皖西北地区很多民俗事象都包含有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崇尚谐音。比如,阜南县大年初一午餐吃馏的蒸馍,喝年三十中午剩饭煮的米汤,就是通过谐音取“蒸蒸日上”“年年有余”的祝福祈吉之意。蒙城县新人入洞房,撒床妇女用红枣、栗子、麦麸子及染红花生,撒在新人床上(双涧等地拜堂时撒向新人),边撒边唱撒帐歌。“红枣、栗子、麦麸子及染红花生”这些民俗事象谐音寓意“早生贵子富贵满门”,体现的是一种语音崇拜。
(二)语音避忌
语音崇尚源自趋吉心理,故意提及相关的语音(利用同音、近音)是其重要的表现。与此相反,语音避忌源自避凶心理,表现为当某种事物需要避忌,在语音上需不提及(避开同音、近音),如果非要提及,就用某种变通的说法来暗示需要表达的意思。
阜阳、太和等地宴客不用八碗菜,因为“八”和“扒”同音,俗谓“狗上桌子扒碗席”。临泉县,盖房子的高、宽尺寸和用砖砌墙,都忌八,也是因为“八”与“扒”同音,盖房子要讲年长久远,遇“扒”不利。太和,私人建房,忌初八、十八、二十八动工,同样是因为“八”与“扒”同音,为不吉利。
在皖西北地区,凡是卖猪、牛、羊肉的地方,一律把“舌头”叫做“赚头”(避开“舌”与“折”同音),把耳朵叫“顺风”,取意“顺”字,寓意“一顺百顺”。把“雨伞”叫“雨淋子”(避开“伞”与“散”同音),把“生姜”叫“拐子”或“老拐子”这是为了避开与牲畜生殖的动词“jiānɡ”同音,把棺材叫做“活”,也是为了避开不愉快的联想。
(三)审美追求
谐音民俗是在谐音语言活动基础上形成的风俗习惯,它和别的语言活动一样,既有实用的追求,也有审美的追求。如果说趋吉避凶、趋利避害是谐音民俗言语活动最为重要的实用追求,那么谐趣就是谐音民俗言语活动的最为重要的审美追求。汉语中音同(音近)而义不同的字词特别多,利用这种音同(音近)而义不同的字词关系可以创造出一种谐音音趣——同音(近音)异义情趣。如,大喜的日子、浓重的节日,小孩子不慎打碎了碗、碟之类,大人们一般不责怪,常常会笑着说:“碎(岁)碎(岁)平安”。这种谐音民俗就是在美好的日子里、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图个吉利——这是其实用追求,但同时“碎”与“岁”的同音利用,又创造出一种同音异义的谐音情趣——这是其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追求在皖西北民俗歇后语中有更明显的体现。如:
麻包换草包——一袋(代)不如一袋(代)
云彩眼里的绣鞋——不是凡脚(角)
枣核截板——两句(锯)
鞋里长草——荒(慌)了脚
这些歇后语的产生、使用既非源自语言崇拜,也非源自语言避忌,而是一种生活情趣的追求,增添表达的新颖性、生动性。
(四)皖西北谐音民俗产生的基础
皖北谐音民俗的产生有其坚实的语音基础和心理基础。
就语音基础而言,皖西北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一样,存在着的大量的同音、近音、多义现象。这是谐音表达产生的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
趋吉避凶心理、求美尚雅心理与谐趣心理是皖西北谐音民俗产生的心理基础。
趋吉避凶是人类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反映到语音上就形成语音崇拜和语音避忌民俗语言现象。正如有人所言:“汉民族乃至整个人类,自古以来对语言都有着一种崇拜和信仰的心理,即语言拜物教(Wood fetishism),认为语言有着超自然的精神力量,它们能降福施吉,也能招灾引祸。因而,人们希望通过语言来沟通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语言来回避自然对人的伤害。借助语言的为善能力求吉祈福;对语言的为恶能力则用禁忌加以回避。表现在语言中,便是谐音方式的应运而生。人们通过谐音,可以给一些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物涂上喜庆的色彩,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也可以给一些认为会给自己带来灾祸的事物换个名称,换成另一种语音形式来表达,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安慰。”[2]应该说皖西北语音避忌和语音崇尚的习俗其产生也是如此。皖西北先民、皖西北民众在生产过程中,在社会生活之中将语音形式和其联想的意义、联想的事物联系起来,等同起来,认为吉福语词自身和其声音相同相近的语音形式会给人带来福运,而那些灾祸不吉的语词自身和其声音相同相近的语音形式会给人带来霉运。对吉祥美顺的向往与对灾难凶险的惧避,逐渐形成皖西北先民、民众的强烈的社会心理需求,从而逐渐形成了皖西北地区带有自身特色的语音崇尚和语音避忌谐音民俗民风。[3]
另外,求美尚雅心理与谐趣心理形成皖西北先民、皖西北民众在日常语言中积极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追求促使皖西北地区既有源自语音崇尚和语音避忌的谐音民俗民风,又有别于这两者的谐趣式的谐音民俗民风,即通过谐音创造生活的情趣,既有益身心,又美化了生活。
[1]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29.
[2]王苹.汉语谐音表达的客观基础[J].修辞学习,2000(2):8-9.
[3]高群.皖北语音民俗简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
The Expressions and Causes of Homonym Folklore in the Northwest ofAnhui Province
GAO Qu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 236037,Anhui)
The homonym folklore in the northwest of Anhui Province has a rich and colorful performance whether in the birth,marriage,death and other rituals,or in everyday lif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festivals.The colorful homonym folklore in the northwest of Anhui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voice worship,evasive speech and aesthetic pursuit of their ancestors,which underlies a solid foundation of speech and psychology.
Northwest ofAnhui Provice;Homonym folklore;Expressions;Causes
H172.4
A
1004-4310(2016)05-0037-06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5.08
2016-07-24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项目“皖北民俗语言研究” (2010sk328zd)。
高群(1971-),女,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修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