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淑
(厦门市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6)
小学制图写话——看图写话新方法
王云淑
(厦门市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6)
在实际教学中,看图写话还存在着一些难点。笔者尝试通过制图写话,实施教学新方法,提升看图写话水平。制图写话契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实践教学中,笔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阶梯式实施制图写话训练。从实际效果来看,制图写话有助于克服看图写话的教学难点,有助于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制图写话;理论依据;教学步骤;实践意义
看图写话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主要方式,是作文教学的准备阶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目前在看图写话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难点:
首先,学生不太会看图。有些学生在观察图片之后,不知道怎么观察,也不知道观察什么;有的甚至看不懂图本身的意思。即使观察到图中的一些人物、事件、景物等信息,也都是孤立、分散的信息,不理解图画本身所表达的整体含义。
其次,不敢说话,或者表达不到位。由于不太会看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敢说话,或者表达不到位。学生看了图之后,只会写一两句话;或者经常只是根据问题提示对图画进行问答式描述。[1]
再次,学生对看图写话兴趣较低。由于学生不太会看图,导致不敢说话或者表达不到位;因此,当教师让其看图写话时,学生都有畏难情绪。遇到看图写话课就倍感头疼,不想说不想写,或者草草几句应付了事。
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原因之一在于教师选用的图画,其内容远离儿童。教师选用的图画,有的图画内容不曾在儿童的生活中出现过;或者虽然出现过,但这些生活内容儿童不感兴趣;有的图画内容超过学生理解水平,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有的图画不生动,挺无趣的,学生不喜欢。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想到了学生自己动手制画。既然教师提供的图画,在内容上远离儿童,那就让学生自己制作图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图画进行写话训练。从教学实践来看,制图写话这一方法,深受学生喜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学低年级儿童存在以下特点:第一,他们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较弱,[1]要求所感知的对象必须直观明白;第二,他们对图画的感知主要依赖于当前所给的信息和头脑中的少量积累,而不是长时间记忆中的经验;[2]第三,自控力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注意力容易分散。[2]
儿童心理的三个特点,决定了他们所喜欢的图画通常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图画要简单明了、图文并茂;第二,图画要具备较高的情境性,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具体事物,如此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写;第三,图画必须主题鲜明。而语文教材或者教师所提供的图画,虽然尽量贴近儿童,但总是成人提供的,与儿童难免产生距离。从心理特点契合度来讲,学生自己制作的图画,一定是学生自己喜欢的。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表达方式也有明显特点,他们不仅喜爱美丽的花草,可爱的动物,有趣的故事,而且总喜欢把自己感兴趣的想法和生活画出来。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喜欢画画的学生来说,制图写话,有基础有趣味,容易抓住特点,画好后再写写画的意思,用画画的乐趣消除写话的枯燥。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重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引导学生制图写话,小心呵护学生的写话兴趣。
(一)贴图写话,激发兴趣
在图画书的制作中,拼贴是常用的一种技法,这种技法贴近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天性。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简单的小图片,如小动物的图片或一些不复杂的场景图等,将其拼贴在教师设计的小开本的书写纸上,自己制作简单的图画页面,并根据自己对图画的感知写几句话。笔者发现,当把孩子们稚嫩小手制作的可以称为作品的作业纸,张贴在教室内外,被人欣赏时,学生较有成就感,贴图写话也因此变得颇受欢迎。
(二)绘图写话,提升技巧
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让学生开展一些观察实践活动,并动手绘画写作,感知图文关系。例如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春天”,课堂内教师指导观察书本中的图片,指导学生练习说话,并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课后让学生开展“找春天”的活动,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景物画一画,写一写。学生自己找春天,画春天,每个人笔下的春天各不相同,有花草树木,有燕飞莺鸣,有池塘蝌蚪,有欢歌笑语……充满韵律感的文字配以美丽的图画,无论是从文字还是视觉色彩方面,都令人眼前一亮。
(三)拍图写话,丰富素材
拍图写话是当下学生比较喜欢的写话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逐步将学习写作融入到丰富的课内外生活中来。
其一,抓拍趣味活动的照片。在校内利用活动课游戏、游园活动等,抓拍学生活动场景照片或特写镜头,并指导学生参照图片写话。例如参加学校的图书漂流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以鸟瞰、平角等拍摄视角取景,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人物活动。
其二,采集社会实践活动图片。鼓励教师适度地把学生带出去,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春游秋游活动、社区实践活动等。活动中师生捕捉一些特写镜头,活动后指导观察并写作。
其三,搜集校园外生活图片。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拍摄一些生活照片。例如旅游时拍摄当地的名胜、风俗;春节时拍摄团圆饭、放鞭炮等;学生带着浓浓的感受写写观察日记,也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儿童的校内外生活丰富多彩,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就不愁写不出话来。以图片为抓手,不仅减缓了低年级学生写作的难度,而且对自己动手搜集的图片感知性更强。不断变化的写作素材,还提高了学生的写话兴趣。
(四)制图成册,提高水平
拥有一本自己制作的书,是很多著名图画书图文作家最初都有的想法。学生平时的作业纸均有固定的作业设计模板,教师精心收藏孩子们的图文作业。当练习纸积少成多的时候,让孩子们装订成册,并亲手设计一张封面和封底,写上作者的名字,这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当学生逐步对图画和文字关系的感知力足够强时,教师就可以适当指导他们了解多幅图画之间的连贯关系,以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学生尝试写出一个个图文并茂、前后连贯的故事时,他们的写话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观察,笔者认为,制图写话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贴图、绘图、拍图进行写话的学习过程中,丰富了生活,拓宽了视野,写话兴趣也日益提高。孩子们在制图过程中,积极投身大自然,投身课外活动、集体活动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无形中实现了“留心周围事物”的要求。他们所制作的图画,其内容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成为一种可能。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看图写话的难度随之降低。久而久之,写话的兴趣和技巧也得到了提高。
[1]吴艳玲.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问题与对策[J].语文建设,2014(01).
[2]李晓航.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J].小学教育,2015(10).
G623.2
A
1673-9884(2016)08-0024-02
2016-07-18
王云淑(1977-),女,新疆塔城人,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