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春梅
移动图书馆持续使用意愿的实证分析*
甘春梅
文章基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引入感知的影响,构建移动图书馆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搜集100份有效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任务—技术匹配显著影响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态度和感知的影响,而态度显著影响使用行为;使用行为直接作用于持续意愿并通过感知的影响产生间接作用,而任务—技术匹配对使用行为不产生影响。
移动图书馆 持续意愿 TTF 感知的影响 用户行为
移动图书馆服务是指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以无线接入方式接受图书馆的服务,如移动通知、查询和阅读[1]。移动图书馆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为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诸多调研表明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用户数量有限[2]。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是保证移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用户持续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很有价值。
已有研究对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意愿或行为进行过探索。这些研究主要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通过引入其他变量,如自我效能、信息安全感知,揭示移动图书馆使用意愿或行为的影响因素。Goh和Liew提出,自我效能对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分别产生正向和负向作用,对用户使用图书馆短信息服务的意愿则没有直接作用[3]。李晶和胡瑞认为,信息安全感知、感知有用性和态度直接作用于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意愿,而感知易用性通过态度间接影响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意愿[4]。余世英和明均仁的实证研究显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而感知愉悦感、感知成本和社会影响则对采纳意愿不起作用[5]。笔者前期针对移动图书馆采纳意愿进行了实证调研,发现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进而显著影响态度,态度进一步显著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的行为意愿;而主观规范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态度;便利条件也显著影响用户行为意愿[6]。笔者针对移动图书馆使用行为和使用绩效的实证结果显示,任务—技术匹配显著影响使用绩效,并通过态度和使用行为产生间接作用,而任务—技术匹配也通过态度间接显著影响使用行为[7]。
TAM被广泛用于揭示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但Shih和Chen指出,TAM关注信念而忽略对信息技术(IT)的评价[8]。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ask—Technology Fit,TTF)则强调对技术(功能)的评价。不少研究也在不同情境下验证了TTF对信息系统(IS)使用行为的解释力度,如电子书[9]、在线学习系统[10]。此外,使用IS后的感知影响对用户持续意愿也会产生作用。因此,笔者以TTF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引入感知的影响这一变量,探讨移动图书馆服务持续意愿的影响因素。
1.1 理论基础
任务—技术匹配意味着技术能力与任务需求相一致[11],体现了信息技术对任务的支持。TTF模型提出,只有当技术功能与用户需求相匹配时,这一技术才被使用。而有经验的用户通常选择那些能够帮助其完成任务并带来最大收益的技术和方法[12]。图1显示了基本的TTF模型[13]。
1.2 研究假设
在TTF基本模型基础上,引入感知的影响这一主观变量,构建用户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见图2)。
图1 基本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
图2 移动图书馆持续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
任务—技术匹配是指移动图书馆技术满足用户任务需求的一致性程度。态度反映了个体使用移动图书馆所产生的正向或负向评价[14]。使用行为体现了采纳某一IS来完成不同任务的行为[15]。已有研究认为,任务—技术匹配对态度和使用行为产生作用,而态度与使用行为的关系则没有统一的定论。通过对高校学习管理系统的调研,M cGill和Klobas发现,任务—技术匹配影响用户态度,用户态度进一步影响用户对系统的使用[16]。Staples和Seddon提出,强制性使用情境下,任务—技术匹配能够影响态度,而态度对使用行为则不产生影响[17]。Yu TK和Yu TY针对在线学习系统的分析发现,任务—技术匹配影响对系统的使用[18]。Larsen等提出,任务—技术匹配与IS使用呈现正向相关关系[19]。在移动图书馆使用情境下,当用户持有积极的态度时,即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产生正向评价,将增加用户使用该系统的可能性。当用户认为移动图书馆的使用能够满足其任务需求时,即实现了任务—技术匹配,会促使用户对该系统产生积极的态度,并激发用户使用该系统;反之,当用户认为移动图书馆无法满足其任务需求或使用后带来负面评价,用户将不会使用该系统。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 1:任务—技术匹配正向影响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态度
H2:任务—技术匹配正向影响移动图书馆的使用行为
H 3: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态度正向影响移动图书馆的使用行为
感知的影响是指使用移动图书馆后对用户学习或研究所产生的效果[20]。M cGill和Klobas认为,任务—技术匹配对感知的对学习的影响具有正向作用[21]。移动图书馆技术(功能)能够满足的用户需求(任务)越多,即具有高层次的任务—技术匹配,用户越容易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效果产生正向的感知;反之,如果任务—技术匹配的层次越低,用户则越容易对效果形成消极的感知。而使用行为对感知的影响也将产生作用。当用户愿意使用移动图书馆时,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用户带来使用绩效。已有研究证实了使用行为与使用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22-23]。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 4:任务—技术匹配正向影响感知的影响
H 5:移动图书馆的使用行为正向影响感知的影响
持续意愿是指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持续性使用倾向,通常跟随在一个初始的采纳决定之后[24]。Larsen等认为,使用某一IS不仅仅意味着用户对该系统的接受,更重要的是用户接受该IS所提供的功能[25],换句话说,使用行为和感知影响的前提条件是用户认为IS的功能能够帮助其完成特定的任务并由此形成正面评价。积极评价意味着用户对移动图书馆及其功能的认可。当用户采纳某一IS并不断扩展其功能的使用时,这一机制就浮现出来[26]。已有研究认为,对IS功能的接受是促使用户将来持续使用该功能的最重要因素[27-28]。Larsen等验证了使用行为对持续意愿的正向作用[29]。这意味着更高层次的IS使用、感知的影响将激发用户的持续意愿。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 6:移动图书馆的使用行为正向影响持续意愿
H 7:感知的影响正向影响持续意愿
2.1 量表设计
考虑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所采用的量表均来自已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本研究情境进行完善。各变量的测度项来源如下:任务—技术匹配的测度项来源于Lin和Huang[30],态度的测度项来源于Ajzen[31],使用行为的测度项来源于Venkatesh等[32],持续意愿来源于Bhattacherjee[33],感知的影响来源于M cGill和Klobas[34]。所有测度项采用李克特7等级量表进行测试,其中“7”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中立,“1”表示“非常不同意”。
同时,对问卷进行两阶段的预测试,以便保证问卷的内容有效性。首先搜集来自图书馆、IS领域内2位专家学者的意见,据此进一步完善问卷。随后邀请15名本科学生进行小样本的预调研,针对问卷的内容、格式、题项顺序、清晰易懂等再次修改,最终形成正式问卷。
2.2 数据搜集
考虑到移动图书馆的主要使用对象为高校学生,同时采用便利抽样,本调查选取南方发达地区一所高校的本科生作为数据搜集对象。回收问卷106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无效问卷6份(包括不完整问卷4份,全部或几乎全部勾选同一答案的问卷2份)。如表1所示,60%用户是女性,96%用户18—22岁;大二、大三学生各占59%和21%,77%用户来自管理综合学科;使用经历在3个月以下的用户为59%。
3.1 测量模型
评估测量模型的主要依据是对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的检验。聚合效度的主要考察指标有因子载荷、CR和AVE[35]。因子载荷和CR的阈值均为0.70;当因子载荷值、CR值高于0.70时,表明测度项、因子具有较好的可靠性[36]。AVE可接受的值必须大于0.50[37]。表2显示的各值均满足上述条件,说明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
区别效度的评价标准是每个因子的AVE值的平方根须大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系数[38]。表3显示的各数值均满足这一条件,表明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表1 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表2 聚合效度分析
表3 区别效度分析
3.2 结构模型
图3显示PLS分析结果,描述了各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结果表明,持续意愿、使用行为、感知的影响和态度的方差解释比例分别是45.8%、29.6%、40.1%和36.9%。就显著关系而言,除任务—技术匹配与使用行为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外,其他路径均存在显著关系,即:假设H1、H3、H4、H5、H6和H7成立,假设H2不成立。
为了评价模型拟合度,通过盲目(Blindfolding)过程进行Stone—Geisser检验。如果Q2大于0,则模型具有预测关联性[39]。结果显示态度、使用行为、感知的影响和持续意愿的Q2值分别为0.331、0.232、0.372和0.433。
本文旨在探讨TTF模型以及感知的影响对移动图书馆持续使用意愿的作用。结果显示,任务—技术匹配对态度和感知的影响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态度进一步显著影响移动图书馆的使用行为,而任务—技术匹配对使用行为不产生直接的作用。这一结论与M cGill和Klobas[40]、Staples和Seddon[41]一致,与Yu T K和Yu T Y[42]、Larsen等[43]不同。任务—技术匹配体现了移动图书馆功能与用户需求相一致的程度。当用户感知到高层次的任务—技术匹配时,会促使其对移动图书馆产生积极的态度;而积极的态度意味着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积极评价,进一步激发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为更好地解释任务—技术匹配与使用行为之间的不显著关系,笔者删除了态度这一中介变量并重新进行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任务—技术匹配显著影响使用行为(β= 0.406,p<0.01)。任务—技术匹配解释了使用行为16.5%的方差。这一结果突出了态度对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换句话说,高层次的任务—技术匹配通过影响用户的态度来进一步影响用户的使用行为。这意味着在设计移动图书馆时,服务提供商不仅要考虑用户对任务—技术匹配的感知以及对移动图书馆功能的使用,更要注重对用户态度的关注,需努力唤起用户的积极态度。比如,在高校针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开展大范围的调研,以了解用户对核心功能的需求;在移动图书馆培训过程中,调研用户在学习或研究中如何利用移动图书馆的功能,以及经常使用哪些功能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在用户遇到使用困难时,能够及时提供帮助。
图3 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
此外,使用行为直接作用于持续意愿并通过感知的影响产生间接作用。这一结论与Larsen等[44]、Goodhue[45]一致。用户的使用行为意味着用户对移动图书馆及其功能的接受,而使用后带来的积极影响则促使用户愿意持续使用。为了激发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持续使用,服务提供商需要鼓励用户在更大范围内使用其功能,从而增加对移动图书馆有用性的认知,进而产生积极影响。比如,服务提供商可考虑联系课程教学负责人,采用一定的奖励来激发用户在课程学习中使用移动图书馆;可考虑与图书馆联合开展活动,要求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来完成特定的任务,激发其对移动图书馆功能的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仅仅关注持续意愿,这与实际的持续行为不同;任务—技术匹配与IS使用行为的关系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46],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通过便利抽样来进行数据搜集,仅针对广州市某一高校学生进行调研。
[1]黄群庆.崭露头角的移动图书馆服务[J].图书情报知识,2004(5):48-49.
[2]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5):34-48.
[3]Goh T T,Liew C L.SMS-based library catalogue system:A prelim inary investigation ofuseracceptance[J]. TheElectronic Library,2009,27(3):394-408.
[4]李晶,胡瑞.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信息安全感知的视角[J].图书与情报,2014(4):99-104.
[5]余世英,明均仁.移动图书馆的用户接受模型实证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1):21-27,32.
[6]甘春梅,宋常林.基于TAM的移动图书馆采纳意愿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5(3):66-71.
[7]甘春梅,宋常林,孙绍伟.TTF视角下移动图书馆使用绩效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5(8):120-125.
[8]Shih Y-Y,Chen C-Y.The study of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obilecommerce:viaintegratedmodelof TAM and TTF[J].Quality&Quantity,2013,47(2):1009-1020.
[9]D’Ambra J,W ilson C S,Akter S.Application of the Task-Technology Fit Model to Structure and Evaluate the Adoption ofE-Booksby Academ ics[J].Journal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and Technology,2013,64(1):48-64.
[10]Lin W S,W ang C H.Antecedences to continued intentions of adopting e-learning system in blended learning instruction:A contingency framework based on models of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and tasktechnology fit[J].Computers&Education,2012,58(1):88-99.
[11][13][15][46]GoodhueD,Thompson R L.Task technology fit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J].M IS Quarterly,1995,19(2):213-236.
[12]Dishaw M T,Strong D M.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modelw ith task-technology fitconstructs[J]. Information&Management,1999(36):9-21.
[14]DavisF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 IS Quarterly,1989,13(3):319-340.
[16][20][21][34][40]M cGillT J,KlobasJE.A task-technology fitview of learningmanagementsystem impact[J].Computers&Education,2009,52(2):496-508.
[17][41]Staples D S,Seddon P.Testing the technologyto-performance chain model[J].Journal of O rganiza tional and End User Computing,2004,16(4):17-36.
[18][42]Yu T K,Yu T Y.Modell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ndividuals'utilisation of online learning systems:An empiricalstudy combining the task technology fitmodel w ith the theory ofplanned behaviour[J].British Journalof EducationalTechnology,2010,41(6):1003-1017.
[19][25][29][43][44]Larsen T J,Sorebo AM,Sorebo O.The role of task-technology fit as users'motivation to continue information system use[J].Computersin Human Behavior,2009,25(3):778-784.
[22][45]Goodhue D.Themodelunderlying themeasurement of the impactsof the IIC on the end-users[J].Journal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7,48(5):449-453.
[23]D’Ambra J,W ilson C S.Useof theW orldW ideW eb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Integrating the construct of uncertainty in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the tasktechnology fit(TTF)model[J].Journal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55(8):731-742.
[24][33]Bhattacherjee 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J]. M ISQuarterly,2001,25(3):351-370.
[26]Jasperson J,Carter PE,Zmud RW.A comprehensive conceptualization ofpost-adoption behavioursassociated w 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abled work systems[J]. M ISQuarterly,2005,29(3):525-557.
[27]Davis F,Venkatesh V.Toward pre-prototyping user acceptance testing of new information systems:Implications for software projectmanagement[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4,51(1):31-46.
[28]Norman P,Smith L.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nd exercise: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prior behaviour,behaviouralintentionsand attitudevariability [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5(25):403-415.
[30]Lin T-C,Huang C-C.Understanding know ledge management system usage antecedents:An integration ofsocialcognitive theory and task technology fit[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8,45(6):410–417.
[31]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 rganizational Behavior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32]Venkatesh V,Morris M G,Davis G B,et al.User acceptance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unified view[J].M ISQuarterly,2003,27(3):425-478.
[35]Hair JF,BlackW C,Babin BJ,etal.MultivariateData Analysis(6thedition)[M].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2006.
[36]ChinWW.Thepartialleastsquaresapproach to structural equationmodeling[M].In G.A.Marcoulides(Ed.),Modern Methods for Business Research,Mahwah,NJ.:Law renceErlbaum Associates,1998:295-336.
[37][38]Fornell C,Larcker D F.Structuralequationmodels w 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and measurement error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2):39-50.
[39]Chin W W.How to W rite Up and report PLSAnalyses [M].In V.E.Vinzi,W.W.Chin,J.Henseler&H. W ang(Eds.),Handbook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 Berlin:Springer-Verlag,2010:655-690.
Em pirical analysis on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 usemobile library services
GAN Chun-mei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heoreticalmodel of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 usemobile library services by integrating perceived impact into Task—Technology Fit(TTF).100 valid sampleswe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furtheranalyzed using SEM.The resultsshow that TTF significantly affectsattitude toward usingmobile library servicesand perceived impact,whileattitude positively affectsuserbehavior.In addition,userbehaviorhas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through perceived impact on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 use mobile library services. Unexpectedly,TTFdoesnotaffectuserbehaviorsignificantly.
Mobile library;continuance intention;TTF;perceived impact;userbehavior
格式甘春梅.移动图书馆持续意愿的实证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6(1):79-84.
甘春梅,女,博士,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讲师。
2015-10-21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社交媒体使用机理研究:从采纳到持续使用的行为转变”(项目编号:71403301)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