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慈善的必要与可能

2016-04-17 07:21易开刚厉飞芹
至爱 2016年12期
关键词:战略性慈善战略

文|易开刚 厉飞芹

企业战略慈善的必要与可能

文|易开刚 厉飞芹

企业慈善捐赠是企业自愿将劳务、财、物等赠送给与企业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受赠者,用于慈善公益事业的行为。在卡罗尔(Carroll)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中,慈善责任是继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之后的第4项责任。

必要性

随着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持续推进,实施战略性慈善行为在国外已经逐渐达成社会共识,企业在“是否承担慈善责任”的博弈过程中有了明显的取向。回溯国内,随着企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慈善意识与热情愈发高涨,慈善捐赠的规模、形式、内容有了长足进步。但整体而言,我国企业慈善行为与战略性慈善行为尚存差距,具体表现为:企业对慈善行为的认知尚停留在“单纯利他”的阶段,将企业慈善与企业发展置于对立面;企业捐赠驱动力以外部号召为主,自发主动性不强;企业捐赠的领域较为分散,捐赠的手段也相对单一;我国企业较为忽略慈善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其续捐意愿也较低。

传统慈善行为走向战略性慈善行为,是我国企业慈善活动常态化、成熟化的重要标志。这意味着我国企业慈善捐赠在企业战略语境下将产生如下变化:首先,企业慈善态度从成本观走向价值观,不再将慈善捐赠视为额外负担,通过慈善行为与经营管理的耦合,使其成为企业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价值的创造源泉;其次,企业慈善目的从自利、利他走向互利,端正企业对慈善捐赠作用的正确认知,促使企业找到有效平衡各方利益的均衡点;再次,企业慈善行为从偶然走向常态,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保障慈善项目的最佳效果。战略慈善的开展将成为中小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因,也将成为成熟企业迈向基业长青的重要力量。

可能性

除了成本观之外,我国企业对慈善捐赠的理解还存在一大误区:大企业观。即将慈善捐赠与企业规模挂钩,片面地认为慈善捐赠是大企业责任,与小企业无关。因此诸多小企业自觉地将自身屏蔽于外,不去做、不想做、不敢做。事实上,这是对企业慈善的片面理解,各类企业均可以结合自己的现状找到自己的慈善之路。正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钱和没力出一份对慈善的拥护和支持之心”。

企业战略慈善就是将慈善上升到战略层面,一方面要求企业慈善行为与经营活动密切结合;另一方面要求慈善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和计划性。这无疑使得慈善行为不再囿于企业规模和企业能力,大幅度提升了企业开展慈善活动的意愿,使企业慈善借由经营活动实现人人可为。

企业战略慈善如何实施?本文认为,协同多方力量,全面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支持”的企业战略慈善实施与保障体系。

政府引导

创新制度,引导企业战略性慈善行为规范化。政府应该鼓励和监督两手抓,为企业战略慈善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氛围,确保企业行善获益。从鼓励角度看,通过公益广告、树立典型等方式,使行善思想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位提升企业的责任意识。首先,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慈善捐赠免税制度的改革,减少企业慈善成本。同时,系统化完善企业慈善捐赠的政策优惠制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特许经营等方法提升企业战略性慈善行为的收益。从监督角度看,政府一方面要通过立法、行政干预等方式惩罚企业的慈善性败德行为;另一方面要协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加强对企业慈善捐赠的监管和信息披露,鼓励将战略性慈善行为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加以考量。

企业主导

创新模式,系统构建企业战略慈善实施体系。企业是实施战略性慈善行为的主导力量,需构建起从事前计划、事中监控到事后评估与改进的企业战略慈善管理体系,厘清企业战略性慈善行为的实施流程:在计划阶段,要清楚界定企业的使命与价值观,科学评估企业的优势与资源,选择与企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与企业产品服务协同配合的企业慈善捐赠项目,同时系统评价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明确捐赠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企业战略性慈善行为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在组织阶段,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职能部门或专员对企业慈善捐赠进行专项管理;另一方面要创新虚拟组织、平台组织等方式有效协同社会组织力量,应用项目外包等方式提高企业慈善项目的运营效益。在实施阶段,企业要创新全员、全部门的响应机制,整合优化各个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开展慈善项目。此外,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应用智慧信息技术加强对慈善捐赠项目在进度、费用、质量等方面的实时监督和控制。在评估阶段,企业要科学制定战略慈善的开展将成为中小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因,也将成为成熟企业迈向基业长青的重要力量。慈善捐赠项目评估指标,开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评估。项目结束后,做好项目评估与总结,积累有益经验,凝练优势项目;如果项目未达标,要分析未达标的原因,并根据企业战略和业务变化,适时调整企业慈善项目计划。此外,有能力的企业应当尝试建立战略性慈善行为的数据库,加强战略慈善常态化管理。

社会支持

营造企业实施战略性慈善行为的良好社会氛围。社会公众中既有企业慈善捐赠的受益主体,又有企业慈善的合作主体。首先,社会公众要重视、正视企业慈善捐赠对社会的重要贡献,通过消费产品、口碑传播等方式鼓励行善企业。其次,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要提升综合能力,强化与企业在慈善项目上的有效衔接:其一,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要加强企业慈善项目的承接力量,为企业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其二,社会组织要善于创造连接,适当创新慈善方式,尤其是行业协会要从“慈善+”的角度,探索本行业领域与慈善的业务融合方式,为企业提供慈善项目的智力支持;其三,社会组织要加强自身的监督力量,为企业营造慈善捐献的新生态。

猜你喜欢
战略性慈善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