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腾格日勒
【摘 要】蒙古舞蹈是我国民间舞蹈的典范,也是民间舞种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舞是蒙古民众长期艺术实践的产物,它带有鲜明的蒙古族民族个性和历史特色。文章从动作、风格、节奏、内涵等方面,探讨、分析了蒙古舞的美学特征,以期能为人们学习蒙古舞知识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蒙古舞;造型;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57-01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代表,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蒙古族民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蒙古舞蹈作为蒙古文化的代表,深受北方民众喜爱。蒙古舞具有艺术风格独特、意境深远等特点,在舞蹈文化相互交融的大驱使下,探讨蒙古舞的美学特征,促进蒙古舞更快更好地发展,也成为业界、艺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蒙古舞蹈都具有哪些美学特征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
一、情感质朴,积极向上
提起蒙古艺术,尤其是蒙古舞蹈和歌曲,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蓝天、成群的牛羊和一望无际的草原,这是蒙古文化独有的魅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内蒙古民众所拥有的那种生于自然、源于自然的生活状态和纯天然的生活环境,势必会给蒙古舞蹈带来深刻的影响。蒙古民众长期以游牧、狩猎等为主,在内心深处,他们对大自然的供养和馈赠非常感恩,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将对自然的感恩和领悟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从而使得蒙古舞的主题、动作、情感和内涵都与自然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蒙古舞蹈都离不开草原环境和草原生活,也正是在开阔自然的草原环境中,蒙古民众才养成了开朗质朴、热情奔放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当然,从蒙古舞蹈中,我们也可以对蒙古舞蹈自然天成、积极向上的思想特征管窥一二。以蒙古舞蹈《牧马舞》为例,该作品以牧民日常生活为主题,所有的动作都是从牧民骑马、驯马、挤奶、摔跤等生活场景中提炼出来的,动作形象、经典。舞蹈中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动作,更是充分体现了蒙古民众粗犷英武、激昂向上的精神气质。通过这些动作,观众仿佛可以看到绿草遍地、骏马飞驰的大草原。
二、造型多样,极富体态美
舞蹈造型丰富,体态形式多样、极富美感,是蒙古舞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与其他舞蹈艺术形式一样,蒙古舞蹈造型和动作技巧都是为表现舞蹈内容和舞蹈精神而生的。蒙古族素来有“马背民族”、“舞蹈民族”的美称,蒙古民众放牧中的拍手、顿足、挥帕动作,骑马时的马步、姿势,宴席时敲碗击盅、载歌载舞的动作等等,都以舞蹈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并构成了蒙古舞蹈最基本的动作造型与姿态。作为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舞蹈中的许多动作,都散发着浓郁的草原气息,带有鲜明的草原风情。蒙古舞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马步动作,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技巧性和感染力,譬如,马儿饮水、马儿腾空飞跃、马儿跪地休息等,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模拟和创造出来的,兼具造型美和体态美。在不同的作品中,舞者可通过马步动作来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形态。
三、节奏明快,韵律独特
在许多舞蹈作品中,为了表达舞者强烈的情感和内心体验,人们通常会利用动作力度的轻重变化、动作幅度的高低强弱来体现其主题和气质。如在蒙古舞蹈《草原酒歌》中,很多时候,脚步动作幅度都较大,脚下重心移动的速度也非常快。为了使上肢动作与脚步动作保持一致,演员的呼吸、上肢移动幅度也会随之加快,上下肢动作在快慢、幅度大小上都有严格的节奏要求。为了增添舞蹈的艺术魅力,舞者会根据舞蹈节奏调整呼吸、手臂动作。如许多蒙古祝酒舞中都有趟步、拖步动作,在趟步过程中,舞者通常要以呼吸引领手部动作走向,并在拖步、呼吸频率变换的同时,控制好整个身体的协调性,目的就是强化舞蹈动作的整体节奏感,增强舞蹈的立体化视觉效果。
四、意蕴丰富,意境深远
一望无际的草原,塑造了蒙古人民豁达开朗的性格,也丰富了他们的想象。舞蹈是一种用身体语言去进行艺术构造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蒙古族民众对生活、对舞蹈的热爱,赋予了蒙古舞蹈更加丰富的情感和内涵。许多蒙古族舞蹈的动作、步伐、造型,都带有蒙古族特有的文化感和民族性。譬如,蒙古族有鹰崇拜思想,在他们的舞蹈中,也有许多模仿雄鹰的手部动作。如在模仿鹰击长空的气势时,舞者的硬手动作要干脆利落。在模仿雄鹰平缓下落的姿势时,软手动作要柔软连贯。但是,不管是软手还是硬手,都具有大开大合、舒缓大方等特点,这与蒙古族的鹰崇拜心理、图腾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蒙古舞蹈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它们是民族文化心理、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蒙古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研究为基础,加强与异域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走民族舞蹈文化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成菊.蒙古族舞蹈审美特征探究[J].大舞台,2014,(12):201-202.
[2]张骥.浅谈蒙古族舞蹈与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J].大舞台,2015,(08):140-141.
[3]赵磊,包美荣.论蒙古族舞蹈的美学特征[J].内蒙古艺术,2013,(0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