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花儿”音乐是我国回族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音乐体裁,在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族音乐花儿发源于甘肃临夏,并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流行开来,其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极高,被当地人民称为西北之魂。
【关键词】临夏回族;花儿音乐;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79-01
一、甘肃临夏回族“花儿”音乐的形成过程,艺术特征
“花儿”,别名“少年”,因在歌词中将年轻漂亮的少女比喻成花儿而得名,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流传。花儿发源地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西北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花儿音乐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不仅有丰富的文学内容,而且有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
我国著名花儿专家张亚雄提出花儿产生于唐代的观点,认为花儿的音乐形式是隋唐以来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歌唱的曲调,并且是用少数民族语言演唱的。在明代,由于大量汉族向边疆移民,甘肃、青海、宁夏等地逐渐出现汉语花儿。在关于花儿产生年代的研究中,柯杨的《花儿渊源》是一篇颇具影响力的文章。作者从产生花儿的历史地理背景、花儿的由来、花儿的歌词材料、历代名人笔下的论述等多个方面,得出花儿产生明代的结论。从宋代开始,洮、岷、河、湟一带原先定居的汉族人民由于吐蕃的势力侵入几乎逃亡殆尽,而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民族在当时尚未出现在这个地区。铁木真建立元朝以后,汉族才慢慢迁居回来。这一代的少数民族也就大体上形成,而且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融合交流,汉语也逐步成为各族人民都使用的一种共同语言,花儿音乐就是用汉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艺术创作。河州型花儿主要融合了回族、撒拉族、东乡族和汉族的特点,并且这些主要民族都是从元代末期才开始形成的,所以,河州型花儿的形成时代不可能是在元代之前,它所经历的历史是由牧业经济为主慢慢转变为农业经济为主的历史时期。
花儿主要流行于西北地区,其在发展过程中受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流派和艺术风格。在甘肃地区流行的花儿主要分成两大类:河州型、山花儿型。其中河州花儿的基本调式和旋律千变万化,形式上有慢调和快调。慢调多为4/4或6/8拍,歌曲高亢悠长,旋律起伏大,上行多用四度进行;快调多分为2/4或3/8拍,歌曲紧凑简练。河州花儿为五声徵调式。字数上单双交错而成,奇偶相间,显得更加自由畅快。在花儿的历史长河中,主要以爱情为主线,展现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通过花儿表达得淋漓尽致。花儿的收集、整理、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建国后,甘肃、青海等地分别成立了花儿学会和研究会。花儿本身具有自己的语言特色,都是以临夏地区方言为主构成的。比如歌词“青石头尕磨左转哩,左转是阿里的面哩;心连肝花的想烂哩,想烂是阿门者见哩。”中的“阿里”“阿门”等都是临夏方言。花儿的唱词是一种口头创作的音乐文学,之所以流传很广,主要原因是它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性的缘故。在不同时期抒发着人民群众的心声。花儿的曲调相当丰富,大约有一百多种,且不受限制。有按地区起的,有按内容起的。在不同种类的花儿曲调中,有着它们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五声调式,其中商调式、羽调式、徵调式最为常见。由于这些年花儿音乐文化在当地及全国不断壮大和发展,使得花儿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一首好的花儿作品,不仅要求唱词精炼,而且唱腔要婉转动听。花儿音乐的艺术特征跟地域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西北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花儿曲调悠长、奔放的演唱风格,适合于野外放歌。河州花儿丢语言、声韵的感觉也非常敏感。上、去声之间基本没有通韵,都是上声和去声各自为韵。前面是河州花儿的灵魂,尤其突出了逻辑和感情的重音。河州花儿不仅是被人们用来追求爱情工具,也是青年男女歌颂爱情的载体,同时乡间百姓也用来娱乐。
二、中国伊斯兰教音乐与甘肃临夏回族“花儿”音乐的关系
唐宋时前回族先民的音乐生活,已现当代回族音乐的影子:当代的河州型花儿、花儿会,以及回族民间乐器“咪咪子”等,某些行为方式大概与此都有关联。至今传唱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回族中的河州型花儿音乐,其最初的创造者大概可追溯至唐代进入河西贸易的阿拉伯商人,他们寓情于景、即兴而歌的两句诗的民间小调,可以一唱几个小时,来消遣和摆脱长途跋涉的疲累,这都与河州型花儿的演唱方式颇为相似。回族人对花儿会尤为热衷,大概也与回族先民对阿拉伯半岛“欧卡兹集市”传统的继承有关,集商会、诗会、歌会于一体,是花儿会与“欧卡兹集市”的共同特征。阿拉伯传统音乐习俗对回族花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无论是阿拉伯商人传统的歌唱方式,还是阿拉伯半岛“欧卡兹集市”的诗歌会,都与花儿、花儿会有相似之处,况且,中原河西一带自唐至明清始终是回回民族聚居的地方,一定程度地保留了阿拉伯人的传统音乐习俗。
作者简介:
丁旭阳,四川音乐学院歌剧合唱系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美声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