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和新突破

2016-04-16 23:24向忆秋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福建漳州363000

向忆秋(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福建漳州363000)



中国内地“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和新突破

向忆秋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1980-2014年内地的北美华文文学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进程:1980-1989年为拓荒期,1990-1999年为发展期,2000年迄今为繁荣期。“拓荒期”北美华文文学研究重在对台湾旅美作家的小说研究;“发展期”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主流,依然是台湾旅美作家的小说创作。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台湾旅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整体浮出美华文学研究的“地表”;新世纪以来,旅美新移民作家研究和加拿大华文文学研究奇峰突起,是“繁荣期”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新焦点、新突破。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美国华文文学、加拿大华文文学

资助项目:2014年度闽南师范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SX14001)。

本文所指“北美华文文学研究”,以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最为繁荣的美国、加拿大两国为考察、评述对象。中国内地学术界,将之归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范畴。

在“纵向”考察的基础上,可以将中国内地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进程区分为三个时期:将1979~1989年视为“拓荒期”,这期间《华文文学》时有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文发表,在“拓荒期”作用重大。将1990~1999年视为“发展期”,这主要源于专门研究华文文学的学术杂志《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的创刊(创刊名为《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8年1期起更为现名)。同时,中国内地的研究队伍扩展,也陆续出现了一些研究专著。将2000年至今视为“繁荣期”,这主要是因为,汕头大学主持的《华文文学》在2000年转型,“改为以批评、研究为主的学术性刊物”(1999年4期“新年改版启事”)。《华文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一起,成为推动内地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阵地。这个时期中国内地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蓬勃发展,老中青三代研究者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迄今为止,中国内地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呈现为拓荒期——发展期——繁荣期这样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北美是近二十年来“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最丰富的“板块”。在此,我们以《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所发表的北美华文文学研究成果为中心,将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进行考察、论述。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对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考察从1980年开始。

一、“拓荒期”(1980-1989年)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特点、成绩和焦点

统计“拓荒期”(1980~1989年)中国内地发表的北美华文文学研究论文或资料,共计24篇。这时期北美华文文学研究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研究对象於梨华、白先勇、刘年玲、非马、陈若曦、聂华苓、许达然、施叔青、欧阳子等旅美作家,在中国内地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拓荒期”率先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其中最受瞩目的作家是白先勇(5篇)、於梨华(3篇)、陈若曦(3篇)。其二,就文体而言,备受瞩目的是小说研究。其三,就国别而言,“拓荒期”北美华文文学研究实际上是美华作家作品研究,加拿大华文文学研究无人问津。其四,就研究者而言,袁良骏、林承璜、潘亚暾、金大可、沈敏特几位是较早、较多介入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学者。其五,就发表渠道而言,北美华文文学研究发表的渠道基本上是《华文文学》。

内地的北美华文文学研究在“拓荒期”最突出的现象、研究焦点,是对旅美作家的小说研究。於梨华、白先勇是最早、最受瞩目的二位旅美作家。陈若曦研究稍晚(开始于1988年),而且对其作品的评述较为表面化。

於梨华研究发表有3篇研究论文。陆士清的《於梨华和她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1]应是内地学者第一篇於梨华研究论文。它精辟地分析了牟天磊“失根”的寂寞、“感伤情绪”及其反映出来的“时代苦闷”。作者说,“空茫、空寂、不踏实的空,没有根的空,这是一种时代的心理,时代的苦闷,它像迷漫的雾一样,覆盖在天磊同代人的心头。於梨华的艺术才华在于……发人所未发地反映了这个时代心理,使得患有这种时代病的人们瞧见了自己的身影。”袁良骏的《华文小说新领域·新开拓·新贡献——於梨华长篇小说试论》[2]是内地学者第一次较为全面地论述於梨华小说创作的重要论文。论文主要意义表现在,它依据时间历程评述了於梨华小说艺术视野的不断变换和拓展。作者说,“1975年开始的多次内地之行,为於梨华展现了一片辽阔而崭新的艺术视野,她的作品中逐渐出现了新的生活、新的人物、新的思想情感。这首先表现在《傅家的儿女们》构思的变化上。”袁良骏在熟悉於梨华前期作品的基础上,首次论述了其笔下人物形象的新变化,论述了於梨华小说创作视野的新拓展。

白先勇研究有钟晓毅、袁良骏、林承璜、石明等学者发表的5篇文章,对白先勇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钟晓毅的《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小说创作之我见》[3]应是内地学者论白先勇小说的第一篇论文。它将白先勇20年文学创作进行较为科学的阶段区分,较为全面地评述其前、中和近期小说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探索,是这篇论文的价值所在。当然,作为白先勇研究的“开幕”,作者没有从文化角度(而侧重政治、社会层面)论述白先勇小说人物,对白先勇小说的认识有一定程度的隔膜。石明的《父亲呵,父亲!——评白先勇长篇小说<孽子>》[4]一文,对《孽子》中的“父亲意象”及文化内涵、父子关系做了深入的论述。作者说,“在整个《孽子》深层结构之中隐藏着一个无法摆脱的‘父子情结’。它是造就人物命运及其情感波动的心理根源。”“在白先勇全部作品中,还没有像在《孽子》中那样,作者全部的人格体验和感情积累得以如此充分的释放。”论文大胆地将《孽子》视为白先勇全部人格体验和感情积累的充分释放,是白先勇借此完成的精神解脱、心理洗礼和补偿。不管是否贴切,它至少是极为新鲜的观点。可以说,“拓荒期”白先勇小说研究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多数论文有作者自己较为新颖的见解,且学术观点开启了后来者的研究视野。当然老一辈学者基本上从政治、社会层面解读白先勇小说,又因为拘泥于作者自身的意识形态而造成了对他们小说理解上一定程度的偏差。

总之,“拓荒期”的北美华文文学研究,最突出的现象是将旅美作家的小说创作推出研究的历史地表。在研究思路上,学者对美华小说的研究,基本上从思想内涵/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技巧等几个有限的角度进行论述。这一阶段最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角度,是研究旅美作家小说的艺术新变。卢菁光的《从“告别”谈起——谈七十年代前后台湾留(美)学生文学的一个发展过程》[5]极其突出,它以三位旅美作家张系国、於梨华、丛甦的小说文本为中心,论述了1950~1970年代前后留学生文学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作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期留学生文学出现了新变化、新特点,表现为三方面,“价值尺度上由个人本位到民族本位的变化,思想内涵上由表层反映到深层观照的深入,感情流向上由无根失落到认同回归的方展。”论文联系旅美知识分子整体民族意识觉醒,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期留学生文学蜕旧变新的原因,也极其中肯。开阔的论述视野、比较的研究方法、别致的研究思路,都彰显了此论文的学术价值。

二、“发展期”(1990-1999?年)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特点、成绩和焦点

北美华文文学研究在“拓荒期”已经展示其研究成绩和研究态势。进入1990年代,《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创刊拓展了华文文学研究成果发表的渠道。北美华文文学也开始吸引更多学者的研究热情。和“拓荒期”一致的是,20世纪90年代北美华文文学研究依然由美国“大包大揽”。本时期发表于《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的加拿大华文文学研究只有梁锡华的《加拿大的华文文学——温哥华经验的今昔与未来》,它是一篇温哥华华文文学生态环境的评述。

经笔者统计,20世纪90年代发表于《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的美华文学研究论文,共计59篇。与“拓荒期”(1980~1989年)美华文学研究加以比较,“发展期”美华文学研究体现出如下特点。其一,研究对象扩展,研究视野扩大。本时期被关注的作家有白先勇、非马、张爱玲、李黎、凌叔华、柳无忌、林语堂、杜国清、施叔青、欧阳子、聂华苓、柯振中、彭邦桢、丛甦、张系国、富雷、刘荒田、於梨华、卓以玉、平路、陈若曦、黄河浪、吴玲瑶、伊犁、黄运基等至少25位以上。学者关注面的扩大表明研究视野的扩展。这是美华文学发展期的重要进步。其二,就文体而言,小说研究是美华文学研究的主流,诗歌和散文研究不过是汇入美华文学研究“大河”的两支“溪流”。其三,研究队伍大为增强。既有袁良骏、赵顺宏、刘俊、刘红林、陈辽、陆士清、白舒荣、王振科、林承璜、彭志恒这样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界的熟面孔,也有白坚、周成平、苏必扬、甘竞存、徐志啸、陈鸿祥、林学锦、江锡铨、李子云、刘强等半数以上的新面孔。这些新面孔是美华文学研究的生力军,他们的加入意味着美华文学研究的发展。其四,个案研究为主,综合考察或跨文类研究较少。

“发展期”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主流,依然是旅美作家的小说创作。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对旅美女作家的小说研究整体浮出历史的“地表”。林承璜的《论台湾旅外作家群文学创作的变貌》[6]综合考察丛甦、聂华苓、陈若曦、於梨华等旅美女作家小说创作,论文突出的意义,是在比较中凸显20世纪70年代之后旅美作家群文学创作的变貌。发展的历史的学术眼光、宏阔的论述视野,也值得称道。就作家个案来说,聂华苓是最受关注的作家。彭志恒的《如果意义缺失……——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7]是篇较深刻的研究论文。作者重点以桑青、桃红两个名字的存在“意义”为论述焦点,认为在主人公那里,“这两种称谓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称谓或名义,它们根本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论文颇有深度,但某些论断可以商榷,尤其是中西文化的对立性观点可以修正,随着时代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中西文化开始有所对话,乃至有些融合。

概而言之,“发展期”北美华文文学研究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论文发表数量较“拓荒期”有了大幅度增长,论文质量同样有所提升;学者的关注面也由白先勇、陈若曦、於梨华等数位扩展到了更多的旅美华人作家。研究思路以文学主题、艺术特色、小说技巧、人物形象等为主,但更趋多元化,创作道路、寻根意识、文学意象、创作变貌、美学转型等,都成为北美华文文学的研究角度。少许论文具有文化研究视野,显示了华文文学研究的新趋向。不过,美华文学研究的不平衡现象也同样存在着。个案研究占绝对优势,小说研究占绝对优势,老作家研究居多,传统的研究思路居多。与此相对的是,综合考察、宏观论述的文章极为罕见,诗歌和散文研究颇为荒凉,关注新成名作家的不多,富有开拓性的论文少见,绝大部分文章还显得不够深度。

三、“繁荣期”(2000年—)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特点、成就和新焦点、新突破

北美华文文学研究在20世纪最初10年极其突出,不仅表现在系列专著的出版,也体现在学术刊物《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发表了数量众多的研究论文。20世纪最初10年将美国、加拿大华文文学进行综合论述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绝大部分属于国别研究。由于创作环境、创作成绩、对外交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美华文学研究的成绩更胜于加华文学研究。

据笔者统计,20世纪发表于《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的美华文学研究论文,高达290篇。综合考察数百篇论文,可以归纳20世纪最初10年美华文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其一,从研究对象而言,20世纪最初10年对美华作家最为重视的两个群体是台湾和内地旅美的新移民作家。旅美新移民文学研究的突起,成为本时期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新焦点、新特点、新现象。其二,从研究文体考察,小说、诗歌、散文研究都颇为丰富,而以小说研究为重,小说研究成果占总数量的一半之多。戏剧研究集中于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发表了十余篇文章。其三,从研究方式考察,主要是作家作品个案研究,以白先勇研究及严歌苓研究为核心。其四,从研究者而言,美华文学研究队伍大为增强。在中国内地,从前辈学者刘登翰、陆士清、黎湘萍、张炯、陈辽、古远清、公仲、黄万华、刘红林、曹惠民、朱双一、钱虹等,到中生代学者刘俊、袁勇麟、朱立立、樊洛平、翁奕波、陈涵平等,到更年轻一些的郭媛媛、庄园、向忆秋、张艳艳、盖建平、蒙星宇、戴瑶琴、刘云等,都参与到美华文学研究中来。在境外,有陈瑞琳、康正果、王性初、王鼎钧、吕红、刘荒田、山口守、黄宇晓、池上贞子、辛金顺、李仕芬、葛亮等多位学者,参与美华文学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年龄阶段的众多学者对美华文学的关注,共同创造了20世纪最初10年美华文学研究的繁荣。

我们可以将20世纪最初10年美华文学研究分为几个向度加以考察。

20世纪50年代前内地旅美华人作家研究是一个重要向度,体现为林语堂研究、张爱玲研究、天使岛诗歌研究。张爱玲研究是一个热点。张爱玲旅美时期的文学研究,集中于《色·戒》和《小团圆》,并以《小团圆》研究最为热闹。发表于《华文文学》的5篇论文,颇能代表解读《小团圆》的一种重要态度。其中陈辽的《〈小团圆〉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作品》(第4期)一文,批判了“作为张爱玲化身的盛九莉”的寡廉鲜耻。袁勇麟《梦里客身——评张爱玲的《〈小团圆〉》(第4期)则比较“唯美”,比较“文学”。作者说,张爱玲这回豁出去般“俨然真身现形”,但“叙述”毕竟是文学的本质,只要存在叙述就存在着虚构。其实,“《小团圆》只是一个残缺的梦”,在梦中,张爱玲“想象臆测、回想记忆、感受体验,却唯独没有反省思考。”

第二个重要向度是聂华苓、陈若曦和於梨华的小说,王鼎钧和吴玲瑶的散文,非马的诗歌较受研究者青睐。在作家作品个案研究中,白先勇研究是20世纪十年最为突出的焦点,其小说、散文、戏剧创作都得到研究者的追捧。发表于《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的白先勇研究论文达62篇以上。这些论文从女性形象、上海形象、文化身份认同、悲剧观、乡愁、感伤情怀、时间主题、死亡叙事、爱情叙事、历史叙事、后殖民解读、比较研究、结构、意象等各式各样的研究角度,丰富着一代大家白先勇的文学研究。其中,形象和意象解读、叙事艺术论和比较研究方法是白先勇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从文体来说,白先勇的小说研究历来备受重视。《台北人》和《纽约客》是白先勇最为著名的小说集。20世纪十年对《台北人》的解读是白先勇研究最突出的部分。不过,20世纪十年白先勇研究的新焦点是对其戏剧“青春版《牡丹亭》”的研究,有12篇文章对之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介绍和解读。其中何西来的《论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及其意义》[8]综合评述了青春版《牡丹亭》的作者贡献、剧本艺术特色和成功演出的意义。论文认为,白先勇“是青春版《牡丹亭》的灵魂”,饱蕴着青春的气息、情的灌注和升华、高品位的艺术格调和审美气韵是剧本的艺术特色所在,聚合三地精英,并发掘有潜力的新演员成功演出,对传统戏曲瑰宝的继承和光大,并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成功对接,都展示了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意义。

第三个向度是内地新移民作家研究。内地旅美新移民作家研究奇峰突起,是20世纪十年内地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新特征、新焦点、新现象。严歌苓、少君、苏炜、哈金、吕红、刘荒田、王性初、施雨、木心、戴昉、袁劲梅、沙石、沈宁、融融、以克、宋晓亮、秋尘、陈谦、陈瑞琳、怀宇、黄河浪,以及卢新华的《紫禁女》、黄宗之和朱雪梅的《破茧》等,较多作家作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其中以严歌苓、少君、苏炜、哈金、吕红、刘荒田、王性初等几位旅美作家的作品最受重视。内地旅美新移民作家研究以严歌苓为焦点,发表了约55篇研究论文。这些论文从人物形象、身份认同、国族意识、人性主题、情感书写、女性主义、性别叙事、母性叙事、边缘叙事、意象解读、修辞艺术、美感结构等丰富多元的视角解读严歌苓小说创作,为20世纪十年内地旅美新移民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文本来看,严歌苓的诸多小说如《也是亚当,也是夏娃》、《人寰》、《橙血》、《倒淌河》、《花儿与少年》、《寄居者》、《无出路咖啡馆》、《雌性的草地》、《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谁家有女初长成》、《老人鱼》、《一个女人的史诗》、《金陵十三钗》等都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以长篇小说《扶桑》和《第九个寡妇》最受重视。高小刚的《“说出来”和“弄错了”——评两种海外华人小说语言》[9]是富有新意的一篇论文,它重点对严歌苓《人寰》和汤亭亭《女勇士》进行比较论述,阐述了两者不同的语言叙述方式及其背后隐含的话语意味。作者指出,严歌苓和汤亭亭代表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华人创作的两种全然不同的风格,“从前者的‘说出来’到后者的‘弄错了’,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世界观在叙述语言上的反映。”“说出来”式的写作虽起于个人经验,但“立意”又拉着自己朝社会主流的声音靠拢,相反,汤亭亭“弄错了”式写作显示了作家有意瓦解语言权威的努力,“使自己的写作继续位于边缘,发挥着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挑战作用。”论文对两位重量级华人作家文本的论述,具有深刻的感悟和深入的解读,展现了新世纪十年高水准的严歌苓研究成果。张艳艳的《浑然自在的生命存在——解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的生命姿态》[10]是严歌苓研究中一篇解读细腻深入且具说服力的论文。作者认为,《第九个寡妇》在叙事上使“社会、历史、意识形态淡出生存场域”,文本中塑造的王葡萄形象难以从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传统伦理秩序找到有效的解释,“透过王葡萄这一形象,写作者试图探索一种生命存在方式的可能性,这样的生命身心一如、浑然自在、尽显生命本真姿态,以此表达她对生命存在的某种理想化诉求。”综合起来看,新时期十年严歌苓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仅就《华文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发表的论文来看,虽然研究角度丰富多元,但细腻深刻的解读不多。

概而言之,新世纪十年美华文学研究成就颇为突出。其一,是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大力扩展。“拓荒期”、“发展期”北美华文文学研究主要是旅美作家研究,本时期不仅对旅美作家的关注面有所扩大、关注度提高,更突出的是,新移民作家的创作成果得到了学者们热烈的关注。内地旅美作家作品研究的突出,可谓20世纪十年美华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特点。其二,20世纪十年美华文学研究较为完整地呈现了20世纪美华文学创作的历史进程,可以说,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的美华文学创作基本上都在20世纪十年的研究中得以关注,美华文学研究领域得到较为全面的扩展。从这个意义而言,本时期美华文学研究的成就极其重大。当然,本时期美华文学研究的不平衡现象同样存在。个案研究占绝对优势,小说研究占绝对优势,传统的研究思路居多。与此相对的是,综合考察、宏观论述的文章少见。诗歌、散文和戏剧研究成果虽然不错,毕竟关注面窄了些。富有开拓性的论文少见,不少文章还显得不够深度。

加拿大华文文学研究奇峰突起,是20世纪十年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又一个新焦点、新突破、新特征。笔者详细整理过20世纪十年发表于《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的加华文学研究成果,共计51篇。以此两刊综合考察新世纪十年的加华文学研究,发现有如下特点:其一,重点推出的是新移民文学研究,从旅居温哥华的前辈作家洛夫(洛夫于1996年移民),到近些年声名鹊起的张翎,再到新锐作家宇秀等,都备受研究者的厚爱。其二,从研究对象而言,张翎是在加拿大境外最受瞩目的华人作家,仅发表于两刊的文章有十篇之多。余曦、洛夫、笑言、阎真、孙博、林婷婷、曾晓雯、宇秀、陈浩泉、葛逸凡、原志、陈泽桓、Fred Wah、李群英等,也是受到不同程度重视的加拿大华文、华人作家。其三,从研究文体考察,小说是最受重视的研究文体,发表研究论文将近总数量的50%。其四,从研究者而言,美籍华人学者陈瑞琳、加华学者徐学清和有加拿大留学背景的赵庆庆是加华文学研究最用力的学者,各有4篇以上文章发表。

20世纪十年加华文学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策划,两次重要的文学研究策划值得推介。“加拿大华文文学研究专号”(《华文文学》2006年4期)的策划,对《华文文学》杂志和加华文学都具有“创世纪”的意义。对《华文文学》杂志来说,这是它破天荒地第一次推出“专号”,而且选择的是以前罕有关注的加华文学;对加华文学来说,它在长久的沉寂之后,终于以震撼的方式集体浮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星空”。从此以后,国内学者也开始注意到这篇枫叶般美丽土地上的汉语文学创作了,意义不可谓不重大。“加拿大华文文学研究专号”包括“加华文学概览”、“焦点透视”、“华裔作家研究”、“作家与文本解读”、“序与跋”等栏目。“专号”全心全意经营加华文学研究,并体现如下特点:其一,梗概性扫描、评述加拿大华文文学,加强了读者对加华文学的整体印象;其二,以不同专栏有针对性地对加华文坛的重要社团、重要作家作品、重要作家群进行聚焦论述,提升了加华文学研究的高度;其三,重点“打造”新移民文学研究,使读者和学者对加华文学的研究现状有着清晰的理解;其四,体现了宽阔的研究视野,“专号”不仅重点经营新移民华文文学,也注目华裔作家的英文创作,“加华文学”体现的是华文文学和华人文学的双重视域。“加华文学研究专辑”(《华文文学》2007年5期)策划发表了徐学清、林楠、梁丽芳、刘慧琴、卢因、陈瑞琳、赵庆庆的文章。“专辑”策划内容较为丰富:作家作品研究中既有华文创作也有华裔英语创作,既有中生代作家也有新锐作家研究,既有小说研究也有散文和诗歌研究;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多元化,有比较方法,有母题研究,有文化心态的解读,有争鸣,等等,体现了“专辑”对加华文学全方位的观照。

近五年北美华文文学研究,张爱玲、白先勇、严歌苓等三位作家,依然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三个研究向度中的新突破、新热点表现如下:

一是对胡适旅美时期文学活动研究出现了一些高质量论文。刘克敌《从挚友到对手——对胡适与梅光迪“文学革命”争论的再评价》[11]是一篇论述方式独特的好论文。它重点以胡适日记、胡适和梅光迪的书信往来为中心,探究了他们这些日常交往活动、生活状况如何影响和制约了他们的文学观念和胡适的文学实践。论文比较胡适与梅光迪,“但在他们最终决定各自扮演的角色时,其实有很多偶然,而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点滴小事以及他们之间交往的一些细枝末节,就成为导致他们走向各自文学立场的隐性刺激因素。”论文运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进行个案解读,以有别于正统文学史书写的特殊方式,解读五四文学“孕育”和“发生”期的重要文学事件,富有学术价值。罗义华《胡适、闻一多与意象派关系比较论》[12]和卢惠余《“意象主义”对中国“五四”时期诗人的不同影响——以胡适和闻一多所受影响为例》有着相似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范畴,都是从比较视角研究美国“意象主义”对胡适、闻一多文学和文学观的影响。罗义华的论述更为细致、深入。作者首先阐述了胡适和闻一多留美期间新诗活动(理论和创作)与美国意象派之间的渊源关系,进而比较了胡适、闻一多对意象派的不同选择背后的社会、时代、文化因素,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

二是近五年王鼎钧研究得以突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内地召开了几届国际性的王鼎钧文学研讨会,结集出版论文集。在若干篇王鼎钧研究中,黄万华《王鼎均和文学史上的境外鲁籍作家》[13]最具分量。作者认定,“文学史上的境外鲁籍作家”有超越地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其创作实践不仅蕴含着齐鲁文化传统在境外的传播、延伸,而且提供了极富价值的“现代性的中国化”的丰富经验,“乡愁美学”即是境外鲁籍作家融合“现代性”和“中国性”而生成,其中王鼎均的“乡愁美学”伸进了人类的生命原型中。“越界”写作为境外鲁籍作家的普遍现象,王鼎均的写作跨越传统、现代、后现代,打破时空界限,游刃各文类之间,具有鲜明的“越界”特征。

三是近五年陈谦小说研究成为小“热点”。张琴的《论美国华文女作家陈谦的小说创作》和陈桂芳的《轻逸而沉重的飞翔——陈谦小说论》是两篇硕士论文。发表于学术期刊的研究论文中,宋炳辉的《陈谦小说的叙事特点与想象力量》[14]是较有深度的一篇。宋炳辉论述了陈谦小说在跨文化背景下展开情爱婚姻和在异文化场域中反顾本土历史与文化的叙事特点,并以《特蕾莎的流氓犯》和近作《下楼》为重点,分析了陈谦个人化的叙事风格。

四是近五年加拿大华人/华文文学研究有所突破。其一,对加拿大新移民华文文学的研究,池雷鸣博士论文《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的历史书写研究》和邓敏硕士论文《加拿大新移民文学散文研究》具有拓展领域的意义。邓敏从移植背景、文化身份、艺术内容为切入点解读加拿大新移民散文,和池雷鸣的研究互为补充,将加拿大新移民作家“群体”推向研究前沿,无疑是对新移民小说研究和散文研究领域的拓展。其二,对20世纪早期加拿大华文文学的研究也是重要突破。赵庆庆的《对加拿大“猪仔屋”和先侨壁诗的历史解读》[15]极富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论文对加拿大“猪仔屋”的成因和变迁的介绍,使我们得以了解美国天使岛移民站之外又一个北美华人移民史的灰暗场域;论文对加拿大“猪仔屋”先侨壁诗的历史解读,使加华文学研究回溯到了20世纪早期,丰富、拓展了加华文学研究的空间。

可见,近五年内地北美华文文学研究延续了20世纪十年的重要研究特点。张爱玲研究、白先勇研究、严歌苓研究依然是研究的焦点、重心。同时,近五年也出现几个新的研究热点,胡适研究、王鼎钧研究、陈谦研究、加拿大早期华文文学和新移民文学研究的拓展,是近五年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新突破,其中既有研究领域的拓展,也有研究方法的突破。

结语

纵观三十余年北美华文文学研究论文,呈现出数量从少到多,论述从平易到深入,研究方法从单一到多元丰富,研究观念从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心,到切实地重视北美华文文学的独特性这样一个过程。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总体趋势趋向丰富和多元。20世纪以来,文化研究视野和比较研究方法为学者普遍重视,显示了内地北美华文文学研究开阔的学术视野。可以肯定,近二十年以北美华文文学研究为重镇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中国内地已然掀起了不小的研究热潮,已经成为汉语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大大拓展了汉语文学研究的疆界,构筑了汉语文学研究丰富多彩的“世界版图”。未来的北美华文文学研究还有几个需要拓展的空间。第一,史料建设有待于加强。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讲,史料建设极其重要、迫切,这是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基础。第二,理论方法和文本结合研究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如何从生动具体的北美华文文学创作现实和华人作家生存的多元空间建构切实有效的批评理论,如何将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和理论方法有效结合,是提升学者研究境界的重要途径。第三,从专题研究和作家个案研究两个方面,进一步开拓或丰富北美区域华文文学研究。专题研究是对某一个“点”的聚焦,是深化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深入个案研究,对成果显著的北美华文作家进行系统的论述和整体的考察,撰写出系列的作家论专著,可以有效地夯实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士清. 於梨华和她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C]//直挂云帆济沧海——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三十年论文集.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2 .

[2]袁良骏. 华文小说新领域·新开拓·新贡献——於梨华长篇小说试论[C]//直挂云帆济沧海——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三十年论文集.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2 .

[3]钟晓毅.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小说创作之我见[N]. 当代文坛报, 1984-06.

[4]石明. 父亲呵,父亲!——评白先勇长篇小说《孽子》[J].华文文学, 1989(2).

[5]卢菁光. 从“告别”谈起——谈七十年代前后台湾留(美)学生文学的一个发展过程[J]. 华文文学, 1988(1).

[6]林承璜. 论台湾旅外作家群文学创作的变貌[J]. 华文文学, 1994(1).

[7]彭志恒. 如果意义缺失……——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1998(2).

[8]何西来. 论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及其意义[J].华文文学, 2005(6).

[9]高小刚. “说出来”和“弄错了”——评两种海外华人小说语言[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2(1).

[10]张艳艳. 浑然自在的生命存在——解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的生命姿态[J]. 华文文学, 2007(2).

[11]刘克敌. 从挚友到对手——对胡适与梅光迪“文学革命”争论的再评价[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13(3).

[12]罗义华. 胡适、闻一多与意象派关系比较论[J]. 外国文学研究, 2013(2).

[13]黄万华. 王鼎均和文学史上的境外鲁籍作家[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2(1).

[14]宋炳辉. 陈谦小说的叙事特点与想象力量[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8).

[15]赵庆庆. 对加拿大“猪仔屋”和先侨壁诗的历史解读[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4(3).

(责任编辑:张惠fszhang99@163.com)

The Historical Process, Stage Features, New Focus, and New Breakthrough of the North American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in China Mainland

XIANG Yi-qiu
(Minnan Culture Institute,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000, China)

作者简介:向忆秋(1974-),女,土家族,湖南溆浦人,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收稿日期:2016-01-10

中图分类号:I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8X(2016)02-0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