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100000)
美国双反措施对华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轮胎行业为例
尤璐璐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00)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双反措施来抵制中国产品出口美国,特别是对我国轮胎行业。本文将对美国对中国轮胎出口实行双反措施的现状和影响进行概述,并通过研究轮胎行业近年来的双反调查,运用趋势分析和定性分析来从理论上探究其对我国出口贸易以及中国轮胎行业出口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双反措施;轮胎出口;中国出口贸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日渐频繁,并且贸易摩擦与日俱增。金融危机以后,美国频繁的使用双反措施来对我国产品的出口进行限制。
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贸委员会用中国出口的轮胎破坏了美国市场为理由,建议政府以当时采用的进口关税额度(3.4%-4.0%)为基础,对我国输入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采取连续三年分别征收55%、45%、35%的从价特别关税。这是针对我国的规模最大也是最严重的特保案,涉案金额高达22亿美元,严重影响了我国轮胎行业的出口贸易和工人就业。
2015年6月12日,美国商务部终裁结果认定从中国进口的乘用车胎和轻型卡车轮胎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倾销幅度从14.35%至87.99%;补贴幅度为20.73%至100.77%,超过美国要求发展中国家补贴幅度不超过2%、发达国家不超过1%的标准。
2016年2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发起双反调查。2016年3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投票作出该案双反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
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创,全世界各国的消费水平急剧下降,这是我国的轮胎出口数量在这一时段持续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
根据我国海关的相关统计数据,在2009年前三个季度中中国新充气型橡胶轮胎的出口总量为2.2亿条,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8%,出口的轮胎总值为55.7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跌了11.3%。
自2009年9月11日美国正式宣布对中国出口的轮胎应用特别保障措施之后,我国轮胎的出口数量出现了大规模的下降。根据我国海关的有关统计数据,在2009年1月至11月期间中国出口的轮胎总数量共计为2.7亿条,总价值约为69亿美元,与2008年同一时期相比对应降低了7.4%和8.5%。同一期间内,我国出口美国的轮胎数量为6163万条,跟2008年的同一时期相比降低了15.7%,这当中的10月份我国的轮胎向美国出口的数量仅仅只有1.3亿美元,较2008年的10月份相比下降了37.5%。就省份而言,江苏和广东都是中国轮胎出口的重要省份,而这两个省的出口总数量也分别降低了22%和21.1%。
特保案后开始实施的高额惩罚性关税让许多我国的轮胎企业难以承担,最后只好无奈地选择放弃掉美国市场。高额的关税引发了我国轮胎出口价格的不停增长,这也让许多人降低了轮胎的更换频率,或是不得不抛弃原本价格低廉质量良好的中国轮胎而去选择其他国家生产的替代产品,从而使我国的轮胎出口贸易陷入了困局。
2014年6月美对华轮胎启动双反调查,我国轮胎对美出口量骤降。据统计,2015年1至5月,小客车橡胶轮胎出口量为68.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23.8%,输美轮胎12.8万吨,较2014年同期下滑40.7%。
据海关统计,受美国对华轮胎出口双反影响,2016年前4个月,福建省出口轮胎998.4万条,比2015年同期下降8.8%;价值8.1亿元人民币,下降18.7%。
双反调查给我国带来的整体影响能够分为两方面来讲,一方面,如果同时开始对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进行征收,这样的双重压力会让我国的国内出口企业以至于整个出口贸易行业受到重大冲击。特别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一些产业来说,因为国际竞争力的贫乏,依据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势必须要对其给予扶持,但是如果这时遭到双反调查,不但会让该新兴的产业不能继续立足,甚至可能会使其自此从国际市场退出。
2008年全国四十五家轮胎企业轮胎生产量总数为23763万条,其中出口数量是10586万条,在全年轮胎总产量中占据了近一半,而这当中有近三分之一轮胎的最终出口地是美国①。特保实行一年后,我国的轮胎企业向美国出口轮胎严重遭受阻碍,也因此使我国轮胎出口的海外市场份额丧失了超过40%,特别是美国市场,来自美国的进口订单数量更是急剧下降。
对我国向美国出口轮胎的重镇青岛市来说,双反调查可谓晴天霹雳。从青岛商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青岛在2013年对美国出口轮胎的企业总计有60多家,轮胎的出口价值总计为15.3亿美元;但是依据这2014-2015美国的双反调查通告来看,总共波及到了青岛的轮胎出口企业20多家,涉及到的轮胎出口总价值约有8.2亿美元。
我国国内轮胎的总产量的40%用于出口,在出口的部分中有接近50%数量的轮胎出口美国②。本文对中国遭遇双反时的应对措施提出的几点建议如下:
第一,积极与美方政府沟通,推动高层领导人协商,开展民间游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往来对两国都是十分重要的,双方应该积极促进贸易发展,因此我国应该首先展开领导人对话,淡化美国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高而树起的敌意,进而积极开辟民间游说,引导公众舆论,用以削弱政府呼声,消除贸易摩擦争端。
第二,合理的运用WTO保障措施,并加快对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和有关法律条款的研究。美国为了保护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将双反用作对我国的产品出口进行限制的新手段,而我国对反倾销反补贴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研究不足。我们还应该对WTO中倾销和补贴的认定条件深入学习,仔细了解反倾销与反补贴的具体运用流程,给可能发生的诉讼案件做足准备。
第三,我国应该对向美国出口商品的结构进行改善重组,将注意力放在附加价值的提升和产业升级的实现。我国要改革出口贸易形势,促进出口产业自身地位的提高,同时还要清楚中美之间是双向贸易,我国也要增大从美国进口商品的额度,促进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
【注释】
①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网站公布的数据统计
②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的统计数据统计得出
[1]王红茹,“特保措施”比“反倾销”招数更损中国启动“争端解决程序”,60天内可见分晓.中国经济周刊,2009(37):29-31.
[2]马丽娜,从“特保”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2014,山东大学.54.
[3]林波,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向措施操作与现实指向.改革,2012(02):87-92.
[4]严敏,美国反倾销反补贴并用对华出口贸易影响研究,2010,大连理工大学.55.
[5]李凝慧,我国应对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的策略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09(16):252-253.
尤璐璐(1993.1-),女,满族,黑龙江省,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企业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