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王 堃
3月的北京,大地回春,生机勃勃。3月的北京,凝心聚力,共绘蓝图。在这个春天召开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和有关报告,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建言献策。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其中共享就是要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建议》指出,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2016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此事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要围绕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实施,抓紧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注重可操作性。
“十三五”开局之年必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国老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两会现场,对于“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都研究得很仔细,讨论得很热烈。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考量,代表和委员们都直面问题,直言不讳。这份自信来自于一线扎实体察的民情冷暖,这份担当来自于人民赋予他们的神圣职责。
根据对百度搜索的数据显示,本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对养老话题的搜索量已过亿次,在两会期间话题搜索量排名前四位,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搜索“高频词”。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了“2016年重点工作”,其中第七部分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报告中提到要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李克强总理参加山东团审议时还指出:千万不要小看家政服务、社会养老等“朝阳产业” 。要积极主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以活跃的创新创造活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李克强说:“我们在转型过程中,新的需求在大量涌现,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创新提供新的供给。千万不要小看家政服务、养老服务,这些是朝阳产业。将来带动的就业比传统的动能带动的就业人数要多,更多的还服务于社会,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如果我们把阻碍发展的条框打破,很可能你们的效益比大的重化工企业效益还要高。”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是重点和倾斜方向
李立国在经过两会“部长通道”时指出:去年国务院就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要求实现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展养老服务。到去年末,我国总体养老床位已经达到669万张,实现“十二五”规划预定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2张的目标。养老机构不只为入住机构的老人提供服务,还有很多开展连锁服务,走进了社区和家庭,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和专业服务作用。
在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民政部门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一是指导和推动各地加强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建设,使老年人在本社区就能够得到助餐、助医、助浴、助洁等各种服务;二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鼓励社会力量、民营机构开展进入社区和家庭的养老服务;三是依托“互联网+”,在一定地域鼓励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使老年人享有从生活照料到缴费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服务。
针对农村养老问题,李立国指出,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城市,是今后一段时间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和倾斜方向。将来,首先是按照基层群众自治的功能,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其次是加强设施建设、功能完善和人员配置,把以前专门面向“三无”人员的乡镇敬老院扩展成为当地养老服务中心,发挥辐射作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统筹资源,医养结合,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记者会上指出,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就大,所以我们碰到的每一个问题的总量总是最大的。老年人口在医疗、照料、护理、康复等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给卫生资源和服务资源都带来一个巨大的新的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医疗服务、我们盖多少医院、再培养多少医生仍然不够用。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进机构养老,没有医疗服务的保障,老年人不安心,子女们不放心,要把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结合起来,把资源进行统筹,实行医养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
2015年11月18日,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老龄办、中医药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重点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2016年4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养结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将《医养结合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印发给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等相关单位。
《方案》要求各地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筹建指导工作和许可政策宣讲工作,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要求各卫生计生部门将养老机构设立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临终关怀等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优先予以审核审批,并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力度。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长期护理保险”各地正在探索 。
2016年3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谈到长期护理保险时表示,这个问题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一是政府购买,我们鼓励把医疗和医保打通,二是社区养老或居家养老,社区有一些病房,要安排一定的护理服务。对于资金来源,楼继伟指出,除了个人负担,政府还将购买服务。“十三五”期间还将会研究是否要设立老年护理险来解决居家、社区和集中安排的失能老年人的护理。
2016年3月21日,人民银行、民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业优化业务布局,大力推动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居民养老财富储备和养老服务支付能力,实现支持养老服务业和自身转型发展的良性互动。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种类齐全、功能完备、服务高效、安全稳健,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符合小康社会要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意见》提出,要积极创新专业金融组织形式,探索建立养老金融事业部制、组建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创新适合养老服务业特点的贷款方式,探索拓宽养老服务业贷款抵押担保范围,加大对养老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意见》提出,推动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养老服务企业、项目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为养老服务企业及项目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
在提高居民养老领域的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方面,《意见》提出要优化网点布局,增强老年群体金融服务便利性,积极开发可提供长期稳定收益、符合养老跨生命周期需求的差异化金融产品。
《意见》明确,建立人民银行、民政、金融监管等部门参加的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协调配合,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加强政策落实与效果监测,形成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合力。
面对“十三五”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共存。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前进的号角正在吹响,两会的春风将迎着朝阳,吹遍祖国的大地,为更多的老人带来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