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城市湿地公园开发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以贵阳市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为例
张颖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本文研究城市湿地公园开发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十里河滩为例。城市湿地公园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游客,因此研究景区开发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很有必要,结合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现状和政府的政策以及对十里河滩游客的满意度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通过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不足,并提出可行性参考建议,更好的完善十里河滩的旅游项目,促进当地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湿地公园;游客;满意度调查
1.研究的背景
本文通过对花溪十里河滩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查阅,结合其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现状和政府的政策以及对十里河滩游客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景区开发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并促进当地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湿地公园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且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集中体现了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和控制洪水,过滤转化毒物和杂质,保留营养物质,提供可利用的动植物资源,支撑野生物种多样化,保持城市区域良好的小气候,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场所及湿地生态环境教育和科研基地。
2.研究的目的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解压需求的增大,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旅游需求逐渐多样化、个性化,由最开始的卖方市场转化成了买方市场,人们对旅游区服务、产品质量等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如此情况下,如何实现顾客满意,如何提高游客观光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游客满意度不仅是现代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也是增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锐利武器,更是旅游景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1.问卷调查法
问卷通过以下3种方式共发放100份:(1)旅游区随机发放,完成40份;(2)采用“滚雪球”的发放方式,通过十里河滩附近两所高校同学以及他们的同学(前提是游玩过十里河滩),请他们填写问卷,完成40份;(3)对景区内住户发放问卷,完成20份,剔除主要信息不全的无效问卷(包含漏填、多填、明显有规律作答、全部一样的问卷数据)后,得到可用于数据分析的有效问卷。调查结束后,将问卷得到的数据输入SPSS软件,形成数据库,再对数据进行分析。
2.访谈法
通过与当地原住居民和外来经商者的有目的对话,获取本研究需要的有效信息。1.选取几家居住在花溪湿地公园内并经营烧烤店的商户进行访谈。2.对外来经商者,路边小摊贩,采取买东西跟他们搭讪的方式进行访谈。3.对湿地公园内环卫工人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从自然环境,文化建设,设施配置,十里河滩经济几个方面来谈。
1.自然环境
陈毅元帅1959年游花溪时曾欣然赋诗:“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区域内动植物种类丰富,植物总计千余种,包括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以及一些古树种类,也是动物的乐园,总计有500余种之多,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游隼和红隼,以及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濒危等级属易危级的岩原鲤等。
除了生物多样,生态良好外。贵阳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也是西南地区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在环境上它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高原岩溶丘陵区,是以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形成丰富多样的风景地貌资源。
2.文化建设
整合生态文化创新资源,不断扩展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内涵。以孔学堂为主体,整合省内高校的传统文化研究资源,在继承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贵阳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际,进行特色生态文化的创新,创新成果在十里河滩国家湿地公园传播与普及,使孔学堂与十里河滩国家湿地公园两个景点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3.设施配置
要成为一个受游客欢迎的休闲去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就足够的,还需要有丰富的娱乐设施,休憩设施,安全设施,交通设施等。从我的调查统计可以明显看出游客们对于十里河滩的设施都不是很满意,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调查结果显示,游客们认为娱乐设施很匮乏。最满意的就是景区的休憩设施,对于交通和安全设施,游客们没太大好感,只觉得一般,仍需不断完善。
4.依附经济
依附经济就是花溪湿地公园里的烧烤店,农家乐,小摊小贩等,主要的客户是湿地公园的游客。他们做得好不好一定程度上也决定有多少人会再来游览,如果有某种特色招牌,让游客们只有在这里才能吃到正宗的,这里的游客会越来越多,给他们带来越来越可观的经济收入,反之,弄得不好,没有名气,店开不下去,人也少,也不会有人租房做生意,一系列有经济关系的连带关系就出现了。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自然,过多人工干扰,景观质量不佳,缺乏地域特色,注重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注重湿地公园的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注重突出地域特色以及新技术在湿地公园建设等方面的应用等。国内在湿地的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薄弱,在湿地恢复及湿地保护政策等方面相对滞后,因此在城市湿地公园构建方面,理论基础薄弱,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游客的满意度无非就是在去之前的预期设想与亲身感受的一个差距的比较,预期设想得太好,亲身感受一般,则有一个心里落差,自然满意度低。坚持保护自然景观,加强文化建设,增强设施配置形成一个一体化的服务体系,让游客们感到方便快捷,游园轻松愉快。首先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高,态度要好。第二,景区交通的管理,足够的停车位,乘坐公交车和旅游观光车方便,景区内人车分离,只允许观光车进入,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供骑行的游客。第三,以孔学堂文化作为特色,加强文化建设。第四,有一定标准的住宿,价格合适。大力创新独具特色的花溪城市湿地公园,为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努力。
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为城市湿地的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推动中国湿地整体保护事业更好地发展,并使城市中湿地保护与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然而关于湿地开发的文章从旅游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角度入手的文章有很多、从社会学角度入手研究景区开发的文章却很少。本文以花溪十里河滩为例从社会学角度,沿着游客满意度、景区规划和管理目标两条线索进行了探究。经过调查数据分析,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以尽可能减少游客期望与亲身体验的心理落差,顺应时代的发展。
张颖,贵州民族大学2015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