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我国国有银行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李一睿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二十一世纪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专业性在银行金融业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专业知识成为为银行带来利益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尤其是在我国国有银行工作的专业知识型人才也变为争先恐后需要聘用和留住的优秀技术人才。因此,如何激励专业人才,为他们设计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国有银行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国有银行现有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出现的问题作相应研究,提出适应我国国有银行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措施。
激励机制;国有银行;知识型员工
彼得·德鲁克,著名的管理学家,被誉为“管理学之父”。在他研究生涯的最早提出了有关这个概念,他指的是那些“掌握信息和知识,并运用信息和知识工作的人”。彼得·德鲁克曾认为,知识型员工应具备以下技能: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来提高工作效率。知识是科学,那么肯定具有灵活性、时效性,根据时间的推移还有环境的变化知识都是会产生很多的变数,相应的知识的价值也会产生变化[1]。
加拿大著名学者弗朗西斯·郝瑞比提出: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为组织创造价值和财富时,用脑多过用手的员工,他们通过自己对知识的创新活动给产品来附加价值,即使在工作时候用到了手,那也只是用手机向机器输入数据,而不同于用肩膀扛一个几十磅的麻包[2]。
在我国的这么多年的相关研究状况中,中国人民大学张望军、彭剑锋等得到中国知识型员工重视的激励因素的排序是:工资薪酬、个人发展规划、有难度的工作、公司前景、稳定工作环境[3]。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劲头,我国国有银行的管理体制和员工的组成结构也在原先的基础上得到了逐步改善。很多高学历的高素质人才都向往进入国有银行的行列,所以在银行员工中银行专业知识的人才和以往的员工学历比例来讲至少翻了好几倍。再加上国有银行也作为一种企业需要创造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如此激励,所以知识型员工作为银行员工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显得尤为重要[4]。
1.人才流失严重
外资银行或者是非国有股份制银行以其优越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和培训机制等优势吸引了大批优秀知识型人才,这导致了我国国有银行知识型员工纷纷辞职跳槽,导致银行内部出现大量的人才流失现象。虽然在市场经济中,人员的流进流出是十分正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如果只是持续地流出而没有流进,或者离职的都是高素质且工作能力成熟的银行知识型员工,入职的都是一些初级的尚未进行系统的培训的人员,这将会使我国国有银行支付庞大的专业知识型人才流失的成本[5]。
2.机构庞大臃肿
另一方面,银行机构组合庞大组织组合复杂,他们有一套属于本行业专有的组织机制,里面的人员数量臃肿,就会导致拥有大量的富余人员。正是由于这样会导致员工不注重工作本身,人浮于事,效率则会下滑。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网络银行和电子商务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受到重视得到人们的欢迎,这使得银行必须要做出调整。
3.阻碍银行改革
金融业的改革是银行十分重视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现阶段在国有银行的激励机制改革中,很明显对知识型员工激励是明显不够的,长其如此以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无心工作,优秀人才渐渐会对单位前景失去信心,改革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这将会对深化银行改革造成难以想象的消极影响,产生巨大的损失。
1.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
快节奏的生活步调,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对于我国国有银行知识型员工感受到了压力,无论是生活压力还是工作任务的繁重。他们则会相对而言的看重物质上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国有银行迫切的需要一套具有竞争力的、从现实情况出发,具有吸引力和积极影响的薪酬福利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的考虑[6]:第一,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一个适合有效果的薪酬体系必须要能体现出知识型员工的薪酬层次,无论是组织内高级别高素质的员工,还是做基础工作的人员。这样管理的原因是,薪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员工在自己岗位上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也对应的反映了单位在宏观格局上是否偏离了原有的组织目标。第二,针对不同的知识型员工特点设计更适合更贴切的薪酬技术。知识型员工肯定都是现代社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他们具有不同于一般员工的知识技能。这样一来设计薪酬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设计出只是以知识型员工为基础适合他们专有的一套报酬机制。第三,薪酬福利的公平性要更为关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仅与个人得到实际薪酬的多少有关,员工会与其他员工的报酬做横向的比较。他们主观意愿的感到是合理的时候,才会认为他所得到的是他所应该得到的,这样才具有激励的作用。
2.注重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自主和工作成就感
在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不断追求知识、追求工作自主和谋得未来职业发展中,成功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强大的成就感,更加重视自己自身的价值是否得以体现,工作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否有积极地作用,带来更好的个人成长:第一,为员工设计良好的培训体系。知识型员工对于知识肯定是强烈的渴求和永无止境的追求。因此,知识型员工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并且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培训和自主学习是知识型员工接受新知识的直接方式。第二,创造合理公平的晋升制度。给知识型员工提供多条晋升途径,让每个员工都能够认为自己都是可以作为领导者的。第三,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能够胜任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会更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工作任务的难度,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可以体验到工作带来的乐趣,完成任务得到的成就感会促使员工更好的进行工作。
经过前面的综合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我国国有银行的发展自然离不开知识型员工的带来经济效益,对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管理环节。我国国有银行激励机制的现状显示出了其存在的问题,这些情况的发生,对国有银行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阻碍了应有的金融改革,不利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的应该进行有效的改革。应针对其现阶段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多方面的角度来出发,要做到均衡发展,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1]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76-192.
[2]加弗朗西斯·弗瑞比.管理知识员工:挖掘企业智力资本[M].郑晓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35-136.
[3]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2001::90-94.
[4]弗朗西斯.赫瑞比(加).管理知识员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4-38.
[5]屈植.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及其激励[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49-50.
[6]安德鲁·J·杜柏林.管理学精要.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83-286.
李一睿(1994-),女,汉族,甘肃省兰州市,在读硕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