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一郎
(福建教育学院报刊社,福建福州350025)
第七个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省份福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以南靖县为样本
赖一郎
(福建教育学院报刊社,福建福州350025)
南靖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局全力打造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发展平台,各学校树立“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一个不能少”的教育理念,而教师们乐留山区终身从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南靖县成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党委政府;教育局;学校;教师;制度创新
编者按:按照国家相关部署,福建省于2011年启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奋力拼搏,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2016年10月16日,经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面督导检查,督导检查组认为,福建省所有县(市、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评估认定标准,将成为继上海、北京、天津、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之后全国第7个整体通过评估认定的省份,比计划提前一年。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说,福建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同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水平成正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条件改善程度同保障程度成正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质量同责任落实程度成正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展程度同督导监测工作程度成正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同教育改革力度成正比。他指出,一方面,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对福建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未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福建的实践对全国其他省份具有现实的示范意义,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省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性大的特殊省情和发展水平背景下,福建的经验对中西部省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有益的启示。于伟国省长总结了福建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做法和成效,表示将以此次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为契机,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为此,我们深入南靖县进行深入采访,“解剖麻雀”,发掘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教师通力合作,攻坚克难,终于阶段性地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的典型经验。这也是为福建教育发展史上的大事做一份历史见证。
2015年春季的一个晚上九点多,南靖第三实验小学的简慧萍同学(化名)在宿舍里突然发病,浑身不停地颤抖。生活老师发现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她的母亲王倩(化名),可是对方一直无人接听,马上通知生管老师。生管老师立即通知值班老师、班主任和学校领导,于是,各方人马从四面八方赶来,人们七手八脚把简慧萍同学抱到黄生才老师的私家车里,送往南靖县医院。当王倩闻讯赶到医院时,看到老师们正把简慧萍从急诊室抱往住院部的七楼,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王倩是河南人,她的丈夫因犯事不在家,她一人要独自供养两个孩子,还要负担新房子每月的按揭,因此在南靖县的工业园区里听说哪个工厂的活儿累工薪高她就到哪个厂打工,无暇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幸运的是,2014年9月,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落成投入使用,她的孩子符合入学条件,她不费半分人情(作为一个外省人她也没有本地的人脉),就将孩子从乡下转入这个以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为主的学校。
为缓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南靖县在县城地区征地53亩,投入5000万元,建成了这座环境优美、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的标准化学校。目前共有来自14个省的944位孩子欢聚在这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与城里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近年来,南靖县教育事业发展迅猛。2008年以较高水平通过“双高普九”省级验收。2013年通过“教育强县”省级验收,这是全省首个建制县获此殊荣;2015年3月又被教育部评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成为漳州市第一个既通过“教育强县”省级验收且被认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县份。2015年7月,又被评为“福建省教育工作先进县”。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要政策给政策!”
这是南靖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做出的慨然承诺。教育投入大见效慢,很难出政绩。然而,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把教育作为富民强县的基础工程,按照适度超前发展教育的思路,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近三年共28次通过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和全县教育工作大会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学校现场办公,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协调会,并以会议纪要形式落实责任分工,及时协调解决学校“校安工程”建设、BT项目建设、学校现代教育教学设备、达标晋级等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比如,针对“校安工程”建设,推行了相关职能科局集体现场办公协调、县行政服务中心办证窗口实行预约服务、相关建设手续采取缺项办理事后补齐等超常规做法;在校园周边秩序整治中,召开专题会议,确定由一名县领导牵头,政法、综治、公安、消防、交通、卫生、安监、工商等多个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郊督办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开展阶段性和年度责任落实情况督导评估,做到每旬一督查、每月一通报,并把考评结果作为干部评优评先、晋升提拔的重要依据,在“对镇(区)督导”中位居全县后三名的,取消镇(区)主要领导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连续两年位列后三名的,不得提拔使用。
南靖县将“校安工程”建设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学校新一轮布局调整,并将重点放在农村。由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局共同深入调研,优先考虑教育规划,新增教育用地692亩。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整体规划中创建一所高新园区中心小学;在靖城新区和福建土楼生态旅游区规划中分别创建靖城中学与迁建南靖三中;书洋镇为书洋中心小学扩建问题修改了镇区整体规划。不因财政困难而却步或放缓脚步,除发挥县财政主渠道投入外,采取向上争取、镇村筹措、社会企业捐助、BT形式等渠道筹资,碰到困难,不回避,不拖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如2011年因建材物价上涨,许多项目无法开工或停工,县长先后两次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进行研究解决,只要工程进展顺利,投入再多也绝不吝惜,为此多投入了4000多万元。为落实“教育强县”和“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整改任务,2013年1-4月追拨教育经费3015万元,补提土地出让金纯收入815万元。对于五杆迁移等棘手问题,几年来分别由县领导牵头召开二十多次协调会予以解决。全县规划“校安工程”建设项目120个,总投资3.8亿元,总建筑面积26.37万平方米,按人均比例居漳州市第一位,全县新建校舍面积占全县校舍面积的79%。
在抓好“校安工程”的同时,南靖县还自加压力,分别投入7500万元实施湖美中学整体迁建,投入3000万元实施南靖三中整体迁建,投入5500万元对12个镇(区)公办中心幼儿园进行整体改建或迁建,投入5000万元实施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近4年来,南靖县累计为教育投入6.8亿元。
针对近年来全县教师队伍数量和结构总量略有超编、学科不均衡、教师年龄老化等问题,县政府特事特办,允许超编进人,每年招聘一批师范类相关专业毕业生补充到教师队伍,其中90%以上安排在农村任教。
坚持每年为教育办一批实事,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努力保证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县财政对教育拨款达到“三个增长”的要求,全面落实“四免一补”政策,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和教育费附加开支的有关规定,及时将教育费附加结余的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对上级专款和县应配套资金,结合专项补助资金项目、用途、进度等情况及时拨付到位。县财政在按规定比例1.5%拨足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基础上,专项安排资金作为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继续教育资金。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建立捐资助教表彰机制。县林业局为一中移植一颗胸径达70厘米的重阳树,价值10万元;龙山镇为龙山中心小学新校园移植2棵胸径40厘米和65棵胸径13厘米的香樟树,价值11.2万元;许多社会人士纷纷为学校捐赠办公设备和教学设施。
县人大、县政协把教育工作列入听取审议和专题视察内容,分别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校园周边整治、名师工作室建设等教育工作进行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县纪委、监察局把“校安工程”、BT项目等教育工作列为督查重点,发现问题一督到底,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各镇(区)也相应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教育工作的开展。
如今,南靖境内每到一地,学校都成为地标,是当地最安全、最漂亮的风景线。全县呈现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重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浓厚氛围,风正一帆悬,教育事业高歌猛进。
南靖县教育局于2011年秋季启动了小片区管理工作,成立了以教育局长为组长的片区学校管理领导小组,同时,将全县14所公办初中学校划分为5个片区,49所完小校划分为11个片区,成立以片区内龙头学校校长为组长的片区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统筹片区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活动。通过龙头学校输出品牌、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和优秀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等方式,探索组建“城乡互助共同体”教育集团的方法和路子,逐步扩大名校发展规模和辐射范围,使名校管理经验、学校文化、人才资源等全面深入服务于片区教育的整体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良性扩展。
片区龙头学校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同片区的农村校或薄弱校任教,受援的农村校或薄弱校互派等额的教师到片区龙头学校顶岗、学习提高。互派交流分为全职交流和兼职交流,全职交流即片区龙头学校下派的教师在教学上与本校暂时脱钩,除完成专任教师正常教学课时量外,同时还需帮带1-2名的教师,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承担公开课(研讨课)教学2节以上,每学年至少开设专题讲座1次,撰写教学论文(或专题调研文章)1篇;兼职交流即各片区龙头学校校级副职领导、学校中层领导实行兼职交流,交流对象下派到各农村校或薄弱校后,需完成一定的教学课时量,并加强对受援学校的管理、教研教学、办学特色等相关工作的指导,促进受援学校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上水平、上档次。近两年,全县小片区管理的学校中层领导进行兼职交流的共9人,教师72人。
片区龙头学校负责组建片区学科教研组,明确教研组长职责,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各片区根据片区教师数灵活组建教研组。龙头学校牵头组织片区学科教研组制定学科教学、教研计划,统一片区内各学校的教学进度,并根据实际认真组织实施。龙头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教学开放周和一次送教下乡活动,同时组织选拔片区内的骨干教师开展示范课、优质课,以及观课议课等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片区内各教师的快速成长。龙头学校还牵头组建片区学科集体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写进片区教研工作计划,每学年组织开展片区集体备课活动4次以上,并采用网上集体备课或现场集体备课等形式进行单元集体备课或课时集体备课,确保集体备课活动有序、有效按计划开展。此外,还充分发挥名师的团体引领作用,集中片区内各级各类名师组建教学指导团队,每学年深入农村校或薄弱校开讲座,策划、组织、指导教研活动,参与指导集体备课活动,深入指导课堂教学活动。
各片区根据本片区内学校的实际情况,整体规划片区内学校的办学方向、特色和发展目标,片区内学校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研究、统一期末考试、统一质量分析。龙头学校骨干教师每学期定期到片区内学校进行公开课教学、开设教学讲座、指导课件制作、探讨教学疑难问题等教学扶持。如2015年秋季开学初,小学的第一片区南靖县实验小学组织丰田华侨学校、下碑小学教师进行片区教研活动;中学的第四片区南靖四中成立片区学科教研组统一片区教学教研工作并定期召开学科研讨会、质量分析会等。
通过发挥龙头学校的办学优势,实现“三个共享”:一是盘活教育资源,实现硬件设施上的资源共享;二是定期组织召开学校工作交流会、优秀成果推介会等,实现管理经验、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等方面共享;三是实行龙头学校骨干教师开设观摩课制度,使片区内教师随时都可深入到优秀教师课堂进行观摩学习,在教学教研工作方面实现共享。同时片区学校教育资源由片区管理小组负责统筹,对照省定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标准和教育强县的要求,分析片区内每所学校的现状,推进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均衡配置,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让教师和学生共享片内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各校办学条件的均衡化。
开展小片区管理以来,全县各片区内学校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有效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南靖县教师在参加省中小学教师优质课程资源比赛中取得显著的成绩,16名教师获得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优质课程资源征集评选一二三等奖,1名小学教师参加省思品课课堂教学比武获得一等奖,12人获得福建省学科带头人,53人获得漳州市学科带头人。在2012年漳州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中,南靖龙山中心小学和高新园区中心小学分别获得漳州市第一和第三的优异成绩。在2012年、2013年漳州市初中教育教学综合素质评价中,南靖县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各县(区)第一名。
南靖县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勇于探索百花齐放的特色办学之路,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邀请厦门教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对校长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专题培训,另一方面组织校长到长泰县和厦门市参观学习,加强政策引导与规划管理,逐步摸索、形成“一校一品”多元发展的办学模式,近年来涌现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办学典型。
书洋中心小学结合福建土楼世遗点和提线木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入开展“提线木偶小剧团”和“福建土楼小导游”特色教育活动,特色办学情况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高年级学生人人都会讲解福建土楼,“我是土楼文化小使者”特色项目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创新案例奖”。2012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深入南靖县调研时,对南靖县能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特色办学予以高度评价。第二实验小学“四比四促一满意”活动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优秀活动载体。龙山中心小学书法教育实现100%全覆盖,个个写得一手好字,数十位学生在全国书写大赛中获一二等奖,学校被评为福建省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中国教育报》以《因校制宜凝练办学特色区分层次挖掘特有资源》进行专题报道。山城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得到全市教育系统推广,经典诵读活动案例在全省中小学经典诵读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实验小学和山城中心小学经典诵读等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特殊教育学校舞蹈节目《土楼人家》荣获“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小学甲组一等奖”,进京参加全国慈善总会春晚表演。全县现有省、市级特色学校15所。
强调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就学机会均等也是南靖县推进教育均衡的工作着力点。切实落实扶困助学制度,通过财政拨、社会捐、个人帮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2012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累计发放扶困助学奖学金359.58万元,资助与激励贫困学生3912人。县城优质公办中小学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结缘”,城区五所优质公办中小学全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开放,让农村娃与城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近两年来,还花费270万元集中采购540台空气能热水器,配备到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优质高中(一中)与农村孩子“结缘”,将50%的招生指标按学生比例平均分配到全县各初中校,为农村初中校孩子创造同等就学优质高中的机会。对于在校孤儿,制定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就读全免费、县域内自由择校的政策。对于“留守儿童”,通过建立台账、挂钩帮扶、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热线等形式给予特殊关注,真正让弱势群体有学上、留得住、学得好,一个也不落。
建设教育强县,不能忽视农村。而山区教师散落在高山峻岭之中,常常远离亲友,职称等待遇往往因职数问题而“卡壳”,因此每每有人“逃离”。
为稳定边远山区教师队伍,激发其教学热情,南靖县实施边远山区教师岗位补助政策,每年全县山区教师贴补预算100万元。根据任教所在乡镇边远程度,每名教师每年贴补300元至3000元不等。同时,在教师绩效工资上,往山区倾斜,每名教师每月增加30元至90元,每人每年最多可获得4080元补助。目前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的教师人均工资2900元,比同等水平的城里教师、公务员工资还高一些。山区教师对边远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职称职数提高10%,边远山区任教满20年、30年和在农村任教满25年者可不占职数,直接聘任中、高级政策,全县301位教师从中受益。三中教师简励志高兴地说:“聘任之后,我从9级工资提到了7级工资,每月光基本工资就增加了800多元。现在,我每个月领到的工资有3600多元,加上800多元的绩效,一个月能拿到4500多元,比许多县里的教师都高。”
对扎根山区、乐于奉献的教师优先推荐参评各种荣誉,奎洋上洋小学庄巧真用对乡村教育的真诚大爱唱响生命之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崇高风范,被推荐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龙山双涌小学校长吴吉祥2004年就评上了“小中高”,当年也有机会跳往厦门领高薪,可是他却乐于呆在山区小学既当校长又当语文教师,还兼当园丁修剪花草,兼当维修工修理电路和电脑,为的是让山里娃留得住,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当前,南靖县教师已扭转了村不如乡、乡不如县的状况,农村教师待遇已全面超过城区教师。南靖三中教师席淑珍曾经去私立校,但不久后又回来了,就因为这里的待遇、条件大大改善了。
在提高山区教师待遇的同时,南靖县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县教育部门组建了10个名师工作室,成员都是省市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和名师,他们经常带课题精品送教下乡,研究人员常态化送研训到校,通过走基层蹲校驻班,将课改工作推向基层学校前沿,将继续教育服务窗口开在乡镇,将教学研究平台设在师生中,身处同一教室,坐在同一板凳,心连心,听真话,出成效。三年来共送教下乡10个镇(区)45场,农村教师在家门口受训6259人次。
在南靖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和各学校、每一位教师、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南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初中教育在漳州市13项评比指标中连续三年获得12个第一、1个第三名,连续九年被授予漳州市初中教育质量先进县。南靖一中创建了省一级达标高中,南靖二中创建了省二级达标高中,高考成绩本科上线率万人比连续多年位居漳州市前列,连续六年荣获漳州市高中教育先进县。
南靖教育的成功,在于他们以土楼一般厚实的劲头扎根于这块土地,把上级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而适度的制度创新也有效地释放教育从业人员的热情。
(责任编辑:林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