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峰松 穆德爽
与生命有关的爱与坚守
■孙峰松穆德爽
初闻包宏伟这个名字,想象应该是个说话爽朗、风趣幽默的智者,抑或是身材魁梧、刚直不阿的硬汉。还是在2015年初秋季节,我接到院里的采访任务,要求对吉林省白城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包宏伟事迹进行采访。
按照采访计划,我们采访组如约来到白城市检察院,一见面才知道,这个响亮的男人名字背后竟是一位女将,而且长得十分纤弱,仿佛弱不禁风,黑瘦的脸庞透出些棱角,如果不细细观察,你不会发现她眼中透出的那股子气,说不好那股 “气”是什么内容,但你无法与一个白血病患者联系起来。
采访前,我们就知道主人公是一个白血病患者,所以,我们小心翼翼,怕问深问浅都会对患者本人有刺激或伤害。但她却十分坦荡,似乎压根对患病的事没放心上,仿佛跟她没一点关系。
“这几年,看着和我一起经历骨髓移植的病友一个个离开人世,我惟有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珍惜工作的每一天,只要每天看见太阳升起,我就心怀感恩,感恩我的生命还在。”采访中,包宏伟的一句话,触动了我们藏着小心的心,眼泪差点流出来。
诚然,那些无私无畏的英勇,那些斗智斗勇的执法,都令人肃然起敬,但这跨越生死的坚守,更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情愫。在几天的采访中,她做事总是风风火火,走路疾步如飞,声音洪亮又热情如火,早已颠覆 “大病初愈”的定义,怎么看,她都不像是从死亡线上走过一遭的人。包宏伟在37年检察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就这样被感动地记录在薄薄的本子上或记忆里。
人虽热情,但包宏伟却百般不愿意接受采访,她说她做的都是她该做的工作,并一再地叮嘱我们,一定要 “不渲染、不升华”。
“包检,一个文件需要您签字。”“包检,有两个案子需要您审批。”……于是,我们的采访就在她繁忙的工作中开始了。
包宏伟的父亲曾是抗战时期蒙古骑兵团团长,血管里流淌着英雄的血液,这造就了她爽朗豪放、刚毅执着的性格。她说,这是源于 “马背上民族”的特性,源于对父母基因的传承。
正由于这种特有的个性,使她一直把检察事业作为生命的依托,把所有精力和心思,都扑在工作上。说起她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一起工作的同事眼含热泪。
同事李杰说了这样一件事。2012年初,因为院里人事变动,包宏伟分管了包括反渎局在内的9个处室,因工作量巨大,加班、熬夜成了常家便饭。也是从那时起,她也成了医院的常客。春节慰问走访老干部时,就几层楼,她都上得很艰难。到了3月份,她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去医院拍片,说肺部有阴影,就当肺炎治疗,每天输完液再上班,经常走几步路就累得大汗淋漓。
这年5月的一天,因为一起重要的渎职案,包宏伟晚上值班,提审犯罪嫌疑人时,她爱人打电话过来,声音急促地催她下楼去看病。她执拗地说,“这个案子到了关键时刻,我不能走。”平日里言语温和的爱人突然间情绪失控,抑制不住地迸发出来:“你工作重要我知道,但命比你工作还重要,今天,你必须跟我走!”就这样,包宏伟被丈夫 “绑”到了省城医院。
包宏伟被确诊为白血病,被医生判了 “死刑”,只能再活两个月的时间。
采访至此,其实我们不想触碰到这个话题,怕它太沉重,压住眼前这个瘦小的身躯,倒是她把那一段 “生死劫”说得轻描淡写。“我听见家人的哭声,但我没有哭。我就想趁这两个月时间,好好陪陪亲人吧,这些年,为了工作,我欠亲人的太多了。”
这一年的10月13日,经家人多方求医,终于与妹妹骨髓配型成功,她成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
12月4日,包宏伟骨髓移植后的一个月零20天,她走出医院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走进检察院大门,看到庄严的检徽,她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同事们看到她那一刻,立即愣住了:这不是包检吗?她不是得了重病刚做完手术吗?怎么这么快就来上班了?
没错,一般经过骨髓移植的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可包宏伟从死亡线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惦记着工作。“快到年底了,很多工作处在收尾阶段,我放心不下。”
从查出白血病到做完骨髓移植手术,包宏伟每天要吃很多药物维持疗效,那些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大,反应特别强烈,她经常呕吐不止,但她仍然坚持带着她的办案团队,奔波在办案的路上。
“她太能拼了!”同事潘秀萍说她。翻开包宏伟的简历,从恢复建院之初的打字员开始,到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处长、政治部主任,再到副检察长。“她起点不高,全是靠拼成长起来的。”白文刚与包宏伟共事多年,十分了解包宏伟的为人,“她就是爱钻、爱学,干啥事都不服输。”
2008年,时年50岁的包宏伟由政治部主任转任为副检察长,分管侦监工作。虽然年轻时是办案骨干,但毕竟离开业务部门已有11年之久。古有 “人过三十不学艺”之说,包宏伟不信这个,她开始埋头学习。所有的业余时间,都钻研业务,查阅各种资料,老伴说她 “吃饭捧着饭碗还要看书”。她还向业务骨干请教问题,不耻下问。半年工夫,她成了专家。在她分管侦监工作的四年中,办案上千人,无一错案,她分管的工作名列全省前茅。2014年,她分管反渎工作,又被评为全省先进。
“白城的许多大案要案,都是经她手办的。”同事张凤文评价她,“她办起案来就像一个坐阵不乱的指挥官。”
在办理一起滥用职权案时,嫌疑人借着自己是包宏伟妹妹同学的关系,让 “老同学”说说情,可待妹妹一开口,就被包宏伟挡了回去。
“当时觉得对不起妹妹,但法不容情。”包宏伟说,“我得病,与妹妹的配型成功和骨髓移植后,我才从死亡线上活过来,可妹妹这点要求我都回绝了。”
除了妹妹,还有另一个她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的丈夫。这次重病,花光了她家里所有的积蓄并欠下几十万元的外债。为了还债,她丈夫把唯一一套住房抵押给了银行。
“人到老了,连 ‘家’都不是自己的。”包宏伟说,“老伴倒是没一点意见,但我心里过意不去啊。”包宏伟说到这些,眼圈有些发红。
太多的感动充盈着这次采访,记下这次采访的点滴,希望包宏伟——这位坚守检察战线37年的老检察人,能唤起每个人对生命、对事业、对生活的敬畏与爱……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驻吉林记者站记者、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