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富美
(云南省丽江市林业局,云南 丽江 674100)
丽江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浅析
陈富美
(云南省丽江市林业局,云南 丽江 674100)
摘要:林下经济是一种复合高效的林业生产模式,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等特点。目前,丽江市林下经济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大资源,小产业;零散开发多,统筹规划少;资金投入不足,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不够;示范带动偏弱,市场体系不完善;林农注重经济效益多,生态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通过分析丽江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浅析;丽江市
1丽江市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国土总面积20 551 km2,地貌复杂多样,海拔高差明显,形成境内气候区域的差异和垂直气候,全市兼有亚热、温、寒带三种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低温带高原山区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气温12.6~19.9 ℃,年降水量910~1 040 mm,5~10月为雨季,全年无霜期191~310 d,日照时间2 321~2 554 h。
1.2行政区划及人口
丽江市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根据《丽江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市共划分4个街道办事处、13个镇、46个乡(其中18个为民族乡),下分48个居委会、410个村委会。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为127.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7‰,平均人口密度62人/km2。其中:农业人口10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5 %;非农业人口19.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 %。
1.3社会经济情况
2014年,丽江市生产总值261.8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4.21亿元,占全市GDP的16.88 %,增长6.4 %;第二产业112.74亿元,占全市GDP的43.06 %,增长1.0 %;第三产业104.89亿元,占GDP的40.06 %,增长8.3 %。丽江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752元,比上年增加2 423元,增长10.2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183元,比上年增加998元,增长13.9 %。
1.4森林资源
根据2013年《丽江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汇总报告》,丽江市林业用地2 446.4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10 504.37m3,其中,森林面积(有林地面积)1 898.26万亩,森林蓄积10 475.53万m3,森林覆盖率66.15 %,林木绿化率75.39 %。
1.4.1按地类统计
丽江市林地面积2 446.42万亩,其中,有林地1 898.26万亩,疏林地7.65万亩,灌木林地418.7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5.76万亩,苗圃地0.06万亩,无立木林地12.87万亩,宜林地103.07万亩。林地面积中,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宜林地比例较大,分别占林地总面积的77.59 %、17.12 %和4.21 %。详见表1。
表1丽江市林地现状统计万亩
区(县)合计有大地小计乔木林竹林疏林地灌木林地小计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其它灌木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合计##################1.437.65418.75140.87277.885.760.0612.87103.07古城区146.16110.94110.941.0530.3616.2214.140.140.011.12.56玉龙县736.01627.64627.642.22100.0944.4955.60.332.653.08永胜县560.04360.48360.160.320.26162.8332.9129.931.410.022.6832.36华坪县265.14202.43201.321.112.4944.5723.0321.540.150.012.712.79宁蒗县739.07596.77596.771.6380.9024.2356.673.730.023.7452.28
1.4.2按林改情况统计
2013年丽江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确权统计数据显示,丽江市集体林地面积1 931.24万亩,已确权面积1 925.53万亩,集体林地确权率99.7 %,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78.71 %。集体林地的确权发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林地资源。详见表2。
1.4.3按龄组统计
丽江市乔木林(纯林、混交林)林地面积1 856.93万亩,其中,幼龄林473.61万亩,中龄林951.43万亩,近熟林255.13万亩,成熟林148.11万亩,过熟林28.65万亩。乔木林以中龄林所占比例最大,为51.24 %;其次为幼龄林,为25.50 %。在中幼林阶段无法获取木材等其它收入的情况下,发展林下经济将是最佳选择。详见表3。
表2丽江市林地面积及林改情况统计万亩
区(县)土地总面积林地总面积集体林地面积应确权面积已确权面积占林地总面积合计3082.702446.421931.241925.1578.69古城区188.32146.16142.81141.6996.94玉龙县930.05736.01544.19540.0473.37永胜县739.26560.04433.76433.4277.39华坪县321.33265.14211.95211.8579.90宁蒗县903.74739.07598.53598.1580.93
表3丽江市乔木林各龄组面积统计万亩
区(县)总面积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合计1856.93473.61951.43255.13148.1128.65古城区108.6044.2548.5312.33.450.07玉龙县623.43121.88271.46103.68103.1223.29永胜县352.23107.45196.2734.2211.572.72华坪县180.0239.2276.152.419.982.31宁蒗县592.65160.81359.0752.5219.990.26
1.4.4按两类林统计
丽江市两类林总面积2 446.36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地1 225.99万亩,占两类林总面积的50.11 %;商品林地1220.37万亩,占两类林总面积的49.89 %。在以保护优先的发展前提下,商品林地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阵地。详见表4。
表4丽江市两类林面积统计万亩
区(县)两类林总面积/万亩生态公益林地商品林地面积/万亩%面积/万亩%合计2446.361225.9950.111220.3749.89古城区146.1373.8850.5672.2549.44玉龙县736.00442.8760.17293.1339.83永胜县560.03225.340.23334.7359.77华坪县265.14114.2243.08150.9256.92宁蒗县739.06369.7250.03369.3449.97
1.5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丽江市最具有开发潜力和优势的资源之一。丽江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可概括“两山、一城、一江、一湖、一文化、一风情”。“两山”指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一城”指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江”指沿金沙江上的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等旅游资源,“一湖”即泸沽湖,“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一风情”即“女儿国”摩梭风情。而以上大部分代表性旅游资源都涉及到了森林景观旅游,甚至是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可以说,森林生态旅游在丽江旅游业中占到了绝对的主体地位。所以,良好的森林资源是丽江市优势旅游资源的支柱,对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发展现状
2.1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截止2014年,丽江市共发展林下经济面积62.7万亩,其中以永胜县、玉龙县的发展面积较大,分别为28.8万亩、16.2万亩;林下经济实现总产值12.88亿元,其中以玉龙县、永胜县、宁蒗县实现产值较多,分别为5.87亿元、3.88亿元、2.73亿元。林下经济培育出林下种植、养殖专业户,林农专业合作社等,在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解决了农村部份劳动力就业问题,截止2014年底,丽江市发展林下经济带动农户数4.4万户。
2.2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多样
目前,丽江市林下经济已形成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四大类型,涵盖林药、林菌、林菜、林粮、林草,林禽、林畜,野生中药材、野生食用菌、野菜采集加工,“林家乐”、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等多种发展模式。截止2014年底,林下经济实现总产值12.88亿元,其中林下种植实现产值5.07亿元,占总产值的39.36 %;林下养殖产值0.96亿元,占总产值的7.46 %;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产值2.28亿元,占总产值的17.70 %;森林景观利用产值4.57亿元,占总产值的35.48 %。
林下种植主要品种有滇重楼、云木香、续断、附子、秦艽、桔梗等中药材,白蘑菇、羊肚菌等食用菌,以及魔芋、花椒等等。林下养殖主要品种有他留鸡、七彩山鸡、珍珠鸡、旱鸭、黑天鹅、梅花鹿、野猪等禽畜。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主要包括:鸡枞、松露、牛肝菌、鸡油菌、虎掌菌、黑木耳、松茸、羊肚菌等野生菌,贝母、天麻、当归、半夏、重楼、龙胆、茯苓、五味子、何首乌等野生中药材,蕨菜、竹笋、斑鸠菜、石花菜等野生蔬菜等。森林景观利用的主要资源有玉龙雪山、老君山等风景名胜区,林家乐等。
2.3林下经济加工企业有一定发展
林业产业的发展已培育出一批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林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全市主要从事林产品加工的企业有80多家,林产品加工企业中涉及林下食用菌、中药材、蔬菜、动物等林下经济产品加工的企业有15家,如野生菌加工、出口企业5家,年产量约15 000 t;中药生产加工企业4家,年产值约6.8亿元,其中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家,现代制药业2家。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丽江药业有限公司、丽江华利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已成为在地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企业。
2.4林下经济产业特色逐步凸显
根据自身的条件优势,丽江市各县、区根据其区域资源情况初步打造出了一批特色产品,涵盖种植、养殖、采集、加工、旅游等,为发展林下经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永胜县、玉龙县、古城区、宁蒗县被认定为云南省“云药之乡”;玉龙县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林药之乡”;丽江云木香、滇重楼等已形成药材特色品牌。丽江市在中国旅游城市品牌建设发展高层论坛上获得“十佳旅游品牌城市”称号;丽江市还有玉龙雪山、泸沽湖、老君山等著名旅游品牌。
3存在的问题
3.1林农认识不够,发展基础薄弱
林下经济是新兴产业,林农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从事着诸多与林下经济相关的生产活动,但对林下经济的整体概念、相关知识、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状态,没能真正把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兴林致富的产业。部分林农对林下经济虽有一定认识了解,但缺乏宏观引导和科学指导,加之启动资金不足,顾虑投资风险等因素,发展林下经济的思想没有得到彻底解放,从而致使林下经济发展从林农这一核心主体就显得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3.2资金投入不足,发展规模有限
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完成以后,配套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和建立,致使林下经济发展在融投资、林权流转、抵押贷款、税费改革、政策配套等方面保障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在生产、加工、经营和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活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使得全省、全市“大资源、小产业”的现像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
3.3示范带动偏弱,市场体系不完善
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有限,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尚不能满足林下经济发展需要,示范带动作用虽得到初步显现,但仍然显得偏弱。目前,相关市场服务和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市场不稳定因素较多,林下经济生产标准化和市场组织化程度较低,林下经济产品市场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3.4科技支撑薄弱,成果转化率不强
当前,除油橄榄、部分经济林果产品、部分中药材和野生菌产品加强了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外,大多数生物质原材料的价值还没得到很好的研发利用,部分产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未得到转化利用。全市专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还相对缺乏,林农整体科技水平偏低,新技术应用、新品种培育、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还显得科技支撑较为薄弱,使得林下经济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3.5品牌优势未凸显,宣传推广不足
丽江市旅游品牌在海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除此之外,如林药、野生菌、乡土林下经济特色产品及森林景观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和宣传推广,知名品牌较少,品牌竞争力不强,未形成一、二、三产业一体化系统发展的竞争优势,通过旅游品牌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和产品协同发展的动力显得不足,地方特色品牌优势尚未凸显出来。
3.6基础设施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健全
丽江市大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格局网已经形成,但大部分林区水、电、路、防火等基础设施条件还严重滞后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使得林下生产经营和物流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致使林下经济发展成本相对较高,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
4措施建议
4.1加强组织领导,合力推进
林下经济作为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组织协调各级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加强部门沟通与合作,注重规划引导,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合力,扎实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4.2深化林权改革,政策扶持
进一步深化林权改革,建设规范有序的森林资源流转市场,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新机制,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基础保障。同时,政府部门要出台和落实税费优惠、金融保险、融投资、财政支持、创新模式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以扶持林下经济产业健康、有序、稳步发展。
4.3完善投融资体系,强化资金保障
要拓宽融资渠道,整合各类政策项目,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争取各类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地方多元投融资体系。各金融机构要拓展信贷规模,调整信贷结构,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范围,开展针对林下经济的林农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等业务,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4.4注重科技研发,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新产品研发,搭建科研院所与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建立林下经济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系统技术服务体系;依托国家产品标准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将林下产品纳入质量认证,提升产品附加值。
4.5强化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
围绕林下经济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特色产品,强化品牌效应,形成品牌产业集聚效益;同时加强品牌和产业宣传,以天然、生态、循环产业,绿色无污染产品为卖点,使林下经济得到更为深刻的认识,展现林下经济的竞争优势,并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
4.6加强森林监管,强化重要地位
为保障林下经济产业及全体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林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履行职责,“依法治林”,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强化森林资源及林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中不可替代性与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陈启明.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问题的探索[J].绿色科技,2015(7):24~25.
[2] 张勇.现代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绿色科技,2015(2).
[3] 徐群.新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5(1).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1-0042-03
作者简介:陈富美(1974—),女,摩梭族,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种苗、林业产业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