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心怡
摘 要: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实实在在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之中的,但正是这对矛盾的本身却又反映着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既斗争又吸引,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善于运用内外因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让学生真正理解优胜劣汰这一自然界的规律,最终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去开辟和探索人生新的航程。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矛盾;核心价值观;成长
中图分类号:G414;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9-0024-01
关于“矛盾”一词,唯物辩证法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统一又斗争的双方的关系。仔细品味便可发现,就是依法治国的今天,矛盾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当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依旧会产生,事物始终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进而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社会现实。理想与现实就是这样一对矛盾,它困扰着当代的大学生。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一、高校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大学时代,正是人生风华正茂扬帆起航之际,作为一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当代年轻人,面对思想观念兼容并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难免被重重困难种种矛盾所困。那么,面临这样的矛盾,我们该何去何从?毋庸讳言,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实实在在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之中的。当我们摆脱高考题海战术,信心满满地正准备以优异的成绩步入国家高等学府,实现自己梦想时,丰满的理想遇到的第一个残酷现实就是因一个选填题的失误,就必须使自己无条件地退出被某所学校的选择,或无条件地服从被专业的自愿调配。但是,当我们一旦选择了某所大学的某个专业后,我们是自暴自弃、消极怠工,还是重整旗鼓,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学好所学课程,正确的答案肯定是后者。只要我们不言放弃,通过四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学习,我们同样也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华电的大学环境处于法制平安校园。尽管这样,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依然存在的,而且是不容否认的。一方面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每年一批又一批怀着满腔抱负与远大理想的大学毕业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然而等待着这些“高学历”的大多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与竞争压力。正是因为这种不易,才使我们努力奔跑急速前行,不懈不怠超越自我。在现实的压力下,这样的斗争又何尝不是一种激励我们奋进的动力呢?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另一方面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使得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如众所周知的百度老总李彦宏不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很好榜样吗?他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通过自主创业,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既做了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也能够做的事情,也在色彩斑斓的社会舞台中大显身手,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依照法律准绳,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处理好解决好矛盾
那么,在当今法制社会里,面对过热的理想与较冷的现实夹缝中生长的大学生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遵纪守法,善于运用内外因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内因决定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就拿大学生就业难来说,固然有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供求错位等,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学生本人。很多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难以胜任更高层次的职位。所以,破解这一矛盾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苦练“内功”,大学生不仅要善于利用学校的资源环境,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还要利用好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
其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研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时,在坚持两点论的前提下,要坚持重点论。比如,大学生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其读书要有几个目标,应根据不同的目标读不同的书。如为了拓宽专业知识,必须深入系统阅读课外专业书籍;为了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可以选学中外名著、地理历史、古代诗词方面的书籍;为了树立法治理念,可以学习一些法律方面的书籍;为了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应变能力,可以涉猎科幻类杂志、奇幻小说等。
三、结束语
总之,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想被淘汰,就必须更尽力地拼搏。现实的残酷也许正是为了磨炼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的能力。有很多理想在现实中会像希望的肥皂泡那样一个一个地迸裂变成空想,同样,也有很多的理想在现实中通过我们的勤奋努力会像灯塔那样一层一层地建立。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是绝对存在,但又是相对统一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掌握矛盾分析法,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看问题,树立远大理想,把握现实趋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利辉.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2]陈开亮.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切入点与路径浅探[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