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要做好此项工作,就必须首先找准贫困症结,从而开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良方。
事实上,我国不少地区贫困的原因并非自然条件恶劣或天灾人祸,而是当地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所致,有的人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有的人满足现状,温饱即安;有的人没有财富积累观念,挣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有的人“等、靠、要”思想严重,守着“金饭碗”却还要饭吃,总指望国家和社会的救济和扶持,等等。正是由于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得一些地区“年年扶、年年贫”,有的甚至越扶越贫,直接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成效。
显然,经济的贫困只是外在表象,思想观念的贫困才是内在根源。在扶贫工作中,除了通过送钱送物来帮助贫困群众排忧解难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放在“扶志”“扶思想”上,要让贫困群众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提振起老百姓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来。当他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精神状态变好了,那么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如果不将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放在首位,那么扶贫工作就会事倍功半。
当前,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已在全国吹响,广大党员干部又踏上了新的扶贫攻坚征程。要确保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力打赢这场扶贫开发攻坚战,就必须先针对贫困群众“思想贫困”这一实际,坚持“扶贫先扶思想观念”的思路,突出“思想扶贫”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思想扶贫”呢?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的精神,加大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贫困群众向先进模范学习,激发其穷则思变的斗志和致富热情。同时,还要注重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贫困群众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促使其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不断增强其自身脱贫致富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贫困群众要正确看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克服劣势,充分利用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脱贫致富信心,在国家政策的支持、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埋头苦干,奋发图强,积极投身于干事创业的实践中,在提升致富能力上下功夫,从而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并最终走上致富道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