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以大庆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2016-04-15 05:46:58成宝芝郭宗光夏云波张丽丽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高等教育

成宝芝,陈 鑫,郭宗光,夏云波,张丽丽

(大庆师范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刍议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以大庆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成宝芝,陈鑫,郭宗光,夏云波,张丽丽

(大庆师范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高等教育事业也迎来新转折,对全国各类高校人才培养差异性问题越来越重视,从而使得以人才培养类别为区分的高校分类也得到了发展。大部分地方高校的转型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这其中,课程建设和改革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大庆师范学院作为转型高校之一,如何在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专业中使得课程建设达到发展目标,成为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梳理,提出了专业核心基础课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理念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等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

0引言

最近十多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实体经济的回归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级技工荒”难题凸显;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发展,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据统计,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49万人,比上年增长22万人。在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的同时,许多企业又难以找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作为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办学封闭化、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特色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关键点。因此,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点的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这其中课程改革与建设是转型高校未来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核心,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与传统的“学术型”课程建设相区分,也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以职业为导向,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情况

大庆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其中,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三门专业核心课程,它们在课程结构、课程特点和教学方式方面具有相似性和继承性,学生对这三门课程的学习程度直接影响到本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故将其确定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三门课程作为研究目标,统一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做到既保持每门课程独立的特色,又具有统一性。通过这一课程改革期望建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为主线,模块化教学为手段,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新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注重团队合作,应用能力得到锻炼,逐步形成技术实践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竞争能力。

2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改革的方案和措施

2.1整合教学大纲

遵循“集中编排,避免重复,相互协调,递进提升”的方式,多维度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明确课程内容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内在联系,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我们把同类知识点归纳一起,再按照逻辑顺序将这些知识点按照等级大小排列,将该知识点的零碎内容从小到大归纳成一个整体。这些知识点进一步被整合为知识单元,知识单元再形成课程。这样环环相扣的梳理方式不仅有助于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提炼归纳,更有助于整理出环环相扣的“知识链条”,揭示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时能够有一个更加系统清晰的参考文本。知识点的归纳整理、课程的形成都必须经由教师团队讨论之后方可定稿,这样既能保证教师都对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建设思想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又能避免各课程知识相互覆盖或重复。

2.2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内容的建设

基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从构建完整的课程建设方案,完善课程大纲、讲义、课程建设考核标准、人才能力考核标准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实践。并完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三门核心基础课各自课程内容模块的划分,即科学合理划分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课程内容要体现以“精理论+重实践”人才培养为核心,按照“模块→综合”的思路,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难度适可而止。

2.3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将工程应用项目融汇于模块化教学之中,采取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方法,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环环相扣、项目循序渐进,通过教师的“双师型”打造学生的强技能。理论教学环节采取“黑板+PPT+EDA仿真”的模式,做到演示实验进理论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人手一套实验板,根据理论知识亲自动手开发产品,培养动手和应用能力。

2.4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考核方式的转变

构建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试内容向应用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实行基于过程监控的考试制度改革:即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实施“N+1”考试制度,N为模块考核,1为期末考核。考试制度的改革要带来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变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得到提高。并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对学生实践课过程和效果进行量化考核。

2.5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并加以推广;建立包括管理、评估、反馈与持续改进等内容的质量评估体系,其核心在于采取什么样的质量保障体系对课程改革和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培养方案的实施、教师教授过程、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估。

(1)教师方面:教师之间要建立相互交叉听课制度和定期举行教学研讨。目的就是希望教师之间能互相学习,并了解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知识结构间的联系,为一体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和模块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以其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一个教学模块结束举行教学研讨会,对这一模块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得出经验和不足,并对下一模块学习提出改进意见。

(2)学生方面:每一个模块结束,要向学生下发调查问卷,对学生听课情况和完成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主要是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和教师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不断完善电子技术课程团队化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3结语

自十八大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这一新的阶段相符合。目前,对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有大量的需要,因此,部分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思路,满足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要转变到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上去。大庆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师范类院校,作为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的院校之一,必须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为了达成这一目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成为转型的核心内容之一。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满足我国的“互联网+”和“一带一路”的需求。由此,对人才的培养就要有新的措施和手段,课程建设和改革成为核心内容之一,特别是对人才培养有极大作用的核心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成为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方案和措施,从而为相类似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桂娥,陈明义,杨欣荣,等.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6):36-39.

[2] 陈和娟.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学改革[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71-74.

[责任编辑:陆静]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in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A example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ENG Bao-zhi, CHEN Xin, GUO Zong-guang, XIA Yun-bo, ZHANG Li-li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Daqing 163712, China)

Abstract:Higher education also ushered in a new turning point 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phas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e difference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thus mak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so been developed. The transition of most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 Therefore,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as on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niversity, how to make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develop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Through the cours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t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 core basic course, analyzes and studies it, and then gets some useful idea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作者简介:成宝芝(1976-),男,吉林东丰人,讲师,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和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

基金项目: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JY14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6)03-0085-03

收稿日期:2015-12-28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3.021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工程高等教育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6:30:21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20:36
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点滴谈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22:25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1:57
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探究
概述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