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版画的历史现状与前瞻

2016-04-15 01:37欧云波湖南省常宁市文化馆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常宁国威版画

◆ 欧云波(湖南省常宁市文化馆)

常宁版画的历史现状与前瞻

◆ 欧云波(湖南省常宁市文化馆)

一、引言

2008年、2011年、2014年常宁连续三届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版画)”。常宁版画进入这一高度,无疑也成为打造和宣传常宁的最佳文化名片之一,好好利用这张名片,会给常宁的诸方发展带来无限机遇。但如果定力不足,看不清里面潜藏的机遇,以及促使其发展的契机和发展的方向,其结果只能导致版画创作人员的溃乏,创作水平滞后,作品数量减少甚至终断,对外的影响力削弱直至消失,艺术之乡形同虚设,常宁最终也会失去这张珍贵的名片。清楚地认识常宁版画的发展路径与当下的状态,以及发展轨迹的展望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

二、历史现状

笔者将常宁版画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一)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开创期

1、从个人到群体的初创阶段

吴国威,常宁版画群体的创建人,自幼爱好美术,勤奋好学,使他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60年代,他参加“湖南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展览”筹备工作时,认识湖南省著名版画家程默老师,开始接触版画。后来一个偶然机会,他的《打猪草》被刊登在《中国畜牧》杂志封面,成了常宁第一幅版画作品,从此他更加钟情版画,并得到版画大师李桦、王琦的指导。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创作了许多作品,1973年他创作版画式连环画《红小兵管鸡鸭》在“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会”上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70年代末,吴国威任县文化馆美术专干,积极举办学习班、创作班,并组织版画骨干外出参加各级创作活动。1976年他带领王相国、晏国华、毛新民、刘宇健等五人参加衡阳地区举办的美术创作班,版画群体初具规模,到80年代中期版画作者发展到60多人。省文联副主席陈白一得知常宁版画群体创作活动开展得很不错时,指示版画专家王琼重抓常宁版画创作点,并得到了常宁县委宣传部部长阳新丽的大力支持和重视。1982年,在吴国威的组织下,王琼先生来常举办版画理论培训班,参训者25人,为期10天,课程从基础理论入手,对板材、刻刀、黑白灰的处理、构图、立意、风格以及佳作赏析和盘托出,对常宁版画群体未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83年盛夏,王琼、吴国威、颜国强三位老师在文化馆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版画创作班,参加者20余人,全县各条战线都抽调了美术人才集中创作,一个月下来,共创作版画作品30余幅,被省第二届版画展特邀并以“常宁版画”名义专厅展出。人民艺术家陈白一先生观展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欣然提笔,写下一篇《常宁版画》的短文,发表在《湖南日报》上。自此,常宁版画群体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尹伯刚、吴凡、王相国、余良明、肖建、欧云波、尹月生等一批作者成了人们目光的聚焦点。

2、版画群体高峰阶段

如果说1983年是常宁版画群体的起飞之年,那么之后的10年就是常宁版画自由翱翔之年,常宁版画作者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在版画创作之中,吴国威先生更是不遗余力组织各种版画活动。为了使常宁作者创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1984年正逢第六届全国美展,先生做了大量工作,将湖南省版画骨干创作班拉到常宁来,给常宁作者提供了一个耳濡目染、零距离向各位专家请教的机会。之后几年里,常宁版画在各种调展、联展中频频亮相。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吴国威的《喧闹的小院》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尹伯刚的《牛娃》获全国农民画展二等奖;吴国威、吴凡、肖健、童延玲合作的《水口山工运》组画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肖建的版画《家乡的烛》入选中国当代版画展;余良明的《水上人家》发表于《版画世界》杂志,等等。常宁版画发展如火如荼,以其浓厚的乡土特色使世人为之倾倒,吴国威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获得鲁迅版画奖,《湖南省文化志》也专页介绍常宁版画。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1995年衡阳电视台以《版画乡情》为题对常宁版画进行专题拍摄,此专题片在中央4台及美国熊猫台播出后,将常宁版画的知名度推向了高峰。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迷茫期

1、迷茫阶段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市场经济初步形成,“铁饭碗”被打破,常宁版画群体的解体已成了严峻的现实问题,谁也不能回避,农村作者纷纷去特区打工,城区作者“下海”求发展,部分作者转行谋生,有的调离本县,有的弃画从政。常宁版画进入前所未有的低潮时期,吴国威很心痛,每次见到版画创作者都要叮嘱几句:“赚钱之余抽时间搞点作品。”但效果甚微,先生只有顺应时代,组织几位“顽固分子”坚守阵地,遇到有展览就突击创作,不至于全军覆灭。

吴国威为了常宁版画后继有人,于1987年将肖健调入文化馆,后来又将常宁美协主席的重任交给了他,上世纪末又将笔者调入文化馆,虽在个人创作上取得一点成绩,但对如何带动版画群体在新的历史时期走向新的高度却感到无能为力。

2、觉醒阶段

1999年,肖健自费去贵州民族大学学习绝版版画技法,回家后无私传给常宁版画作者,自己也创造了一批作品,在衡阳市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版画作品展,影响了一批新的版画作者。后来市文化局为版画作者购置了一台版画机,肖建组织新作者投入创造,也刺激了老作者的创作欲望。2005年在省委宣传部、衡阳市委宣传部、常宁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常宁美协组织常宁版画新老作者创作了92件作品,于11月在省美术馆展出,一时众多媒体也做了宣传,因为这次女作者较多,《今日女报》以《常宁“刻板”女》为题进行了图文报道,也引起一定的反响,但终究因“后劲”不足,常宁版画欲进不能。

“后劲”是什么?常宁版画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也是全国版画群体都面临的问题。2003年,湖南省版画艺术委员会在“艺术玩家”举办湖南省首次版画拍卖会,向人们发出了版画走向市场的信号弹,隐隐指出了当下版画发展的方向。市场并不是终级方向,而走向市场能确保版画事业稳步发展,产生更多的精品力作鼓舞人,促进社会和谐,也会让常宁的这张文化名片真正地深入人心,放出异彩,这才是我们的最终方向。

至此,常宁版画这只沉睡多年的雄狮正缓缓睁开它的眼睛。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市场期

目前,市场经济已进入一个有序时期,版画市场也不断升温,给常宁版画的发展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2005年常宁版画晋省展时,常宁市委领导就提出由政府“买单”,将常宁版画作品当作“土特产”送给国内外友人,这是将常宁版画推向市场迈出的第一步。2008年,年逾古稀的王琼先生,怀着对常宁版画的深厚感情,积极筹备将常宁版画推向市场,2009年10月他带领一批省杜甫江阁书画院(他任院长)的专家来到常宁,将常宁美协群体吸收为其画院的团体会员,并表示:“不将常宁版画推向市场,我死不瞑目!”2010年,春暖花开之际,在王琼先生引荐下,深圳观澜国际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版画收藏家梁良先生,来常宁考察,梁先生对常宁版画群体给予充分肯定,并订购了一批作品,不久,又再度返回常宁,购走众作者130余件作品,版画作者精神为之一振。吴国威激动地握住梁良先生的手说:“你来得太好了,常宁版画第二个春天就要到来了!”

在常宁市文广新局及文化馆的支持下,肖健与笔者等又几度往返观澜,将常宁版画引入每年一度的观澜国际版画交易会,借机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直至今日,常宁版画已连续五届进驻交易会。

2010年9月,在常宁市委、市政府和宣传部的高度重视下,市文广新局组织了60件版画作品,在观澜举办“经典版画·走进观澜”常宁版画作品展。在展览交易会上常宁市领导、专家同深圳、惠州、东莞、珠海、佛山的收藏企业、画廊等机构签订了500万元的版画交易协议,同时现场100多幅版画作品被收购。

随着常宁版画的声誉日益提高,吸引了全国各地收藏家问津常宁,版画网购也逐渐火爆起来。

常宁版画进入市场极大地鼓舞了版画作者的创作热情,创作了众多精品力作,2008年,26件作品入选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2009年,又有16件作品入选庆祝建国60周年湖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2012年,2件作品荣获“艺术湖南”湖南省重大历史题材工程美术作品精品展三等奖;2013年,1件作品荣获湖南百年重大历史题材工程美术作品展优秀奖;2015年,9件作品入选第三届湖南省版画作品展,3件作品入选第五届湖南省艺术节。

常宁市文体广新局、文化馆推波助澜,动用大量资金打造常宁市原创版画基地。常宁市版画院、常宁市尚雅版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也破土而出,为常宁版画群体的发展、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打造了互惠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

三、前瞻

常宁版画未来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应该要做些什么?不妨在这里展望一下。

(一)路径分析

本文以大时代作背景来谈常宁版画,是为了脉络更清,认识更深。

上世纪60—70年代,“文革”时期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红色美术”相应繁荣,吴国威先生顺理成章接触版画,个人版画未到成熟很难发展为群体版画,并且当时的政治形势也不能生成群体版画的土壤,因此为“开创期”的“个人探索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党中央拨乱反正,各行各业都逐步上轨,文化事业初步繁荣,人们思想纯正,创作力旺盛,时间充裕,版画群体的土壤已经形成,“开创期”的“群体创作阶段”也就形成。中国文化复兴的大环境,人们对新生事物的关注愈来愈强,同时市场经济氛围尚未形成,因此这个时候创造了常宁“版画群体高峰阶段”。接下来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但市场尚未进入有序阶段,人们为了经济建设忙碌奔波,绝大多数人不能依靠版画为自己创造财富,因此投(刻)刀下海,常宁版画也逐步走向“迷茫期”。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各业都进入有序发展的模式,版画也不例外,深圳观澜国际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常宁版画打进这个国际平台,进入“市场期”。

(二)展望

当下的常宁版画正处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市场期”的初级阶段。从版画市场操作的模式来预测,常宁版画作品在市场上的价位变化将产生两种趋向:一是作者创作水平进展缓慢的作品,其每年价位的提升幅度也不大;二是一批作者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常有作品在全国参展、获奖,随着名气的日增,其作品在市场上的价位将是跳跃式的提升。根据这个市场规律,常宁版画群体自然会分化成两股力量,一股是创作能力相对偏低、基本功一下子又很难提高的作者,他们会把目光瞄向中低档市场,促使常宁版画形成产业,将解决众多人的就业问题;一股是通过市场的带动、视野的打开,在长期的创作中,涌现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作者,他们的作品常常在各大展览中展出、获奖和发表,通过他们的作品影响、鼓舞了广大人们,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市场又对他们进行反馈,作品价格提升幅度也较大,对推动和稳固常宁版画产业起着主导作用。这两种不管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对推动常宁经济、推介常宁文化、净化常宁风气等等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常宁版画在很长时间内将走一条艺术与市场齐头并进的道路,在国内乃至国际以其群体的力量,对人们的视野产生强烈冲击,由此而产生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将不可估量。

(三)未来怎么做

通过对常宁版画的开创、发展与预测进行梳理,常宁版画进入市场是历史的选择已不容置疑,当下与未来我们该怎么做?

1、面对机遇,坚定信心。我们个别人对常宁版画信心不足,担心常宁现有的版画作品质量偏低,怕“烂泥扶不上墙”,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常宁版画作品在技巧上的确与国内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但常宁版画也有其撩人心魄之处,那就是他的“土味”,他直接逼近艺术的本真,让人看了怦然心动。著名美术评论家钱海源先生看到常宁版画展览后激动地说:“这是人民的艺术,我们需要它。”通过几届国际版画交易会,完全可以断言,常宁版画已具备进入市场的潜质。我们还可以通过中低档市场作为突破口,来刺激作品的质量迅速提高,进入更高更广的市场指日可待。

2、常宁版画作为常宁文化的拳头产品向外推出,还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

3、机会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版画作者要积极准备,创作作品,以优秀的作品、饱满的热情迎接市场的来临,等待和观望只能使我们丧失机会,带来不该有的遗憾。

4、相关部门加大配合力度,互相支持,打造文化品牌,造福一方,利益后代。

5、从长远角度来看,常宁版画的持续发展,必须要立足一个专门机构,故将常宁版画院改制成官方机构势在必行,并筹建美术馆,以之作为一个创作、研究、引进和推出的平台。

四、结语

常宁版画从上世纪60年代产生,发展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经历了不同时期的风风雨雨,逐渐壮大成熟,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未来只要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支持,甚至投身到常宁版画事业之中,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猜你喜欢
常宁国威版画
张常宁和吴冠希:体坛神仙眷侣
版画作品选登
张常宁:一步一个“小目标”
抗美援朝精神赞
常宁:弘扬工运精神,打造发展高地
常宁:弘扬工运精神,打造发展高地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抗美援朝与新中国的国威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