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沫
论群众性广场舞编排创新与普及
◎李沫
广场舞是服务于普通民众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广场舞所蕴含的文化应该务实而不务虚。只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才能得到“大妈们”的支持,她们也才能热情洋溢地参与进来。文章以东北为例,思考将东北当地文化因子和当前时尚潮流融入广场舞的编排与普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广场舞 地方特色 时尚潮流 东北
广场舞既是一种舞蹈形式,但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舞蹈,它是舞蹈系统中最为庞大的子系统,类别众多,形式多样,集集体性、随意性、自娱性和自发性等特征于一体,主要在广大中老年妇女(“大妈”)中流行,有健体、健心、健脑、健美、降脂和调节等作用。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广场舞的兴起,一方面彰显了我国近年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上升的可喜成果;另外,也反映了我们在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投入不够。这就是说,广场舞的编排,就内容上宜取材当地,而形式和精神气质则应当注入潮流时尚,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既满足了群众(“大妈”群体)精神生活需求,同时也推进了群众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文化是需要载体的,以东北而言,白山黑水、大平原、秧歌舞、二人转和骑射是东北文化的代表。这其中,白山黑水和大平原可能更倾向于描摹农村生活,编排成舞台其推广和普及价值可能也不够高。因为,我们必须厘清的一个问题是:广场舞虽然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但是它更偏向于实用,主要用于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强身健体需要,而用于建构强势文化的层面则要相对要少得多。但在东北,大多数农民还要辛勤劳作,休闲时间实际少得可怜。即便年纪大了,也要帮助儿女抚育后代或是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因此,广场舞在农村暂时尚未普及开来。但是将这两个要素作为辅助元素融入到其他元素主导的广场舞作品中去确实可以创造出相应的价值。
时代进步了,秧歌舞、二人转和骑射似乎已经过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秧歌舞”作为革命时代重要的文艺消遣形式,在旧时代曾经熠熠生辉,流行于中华大地,一时无两。如今,随着更多现代舞的出现,缺少时尚元素的秧歌舞看似落伍,但实际上,除了舞蹈的动作和曲目确显老旧之外,秧歌舞的精神气质和文化追求仍旧具有价值的。过去,“秧歌舞”意味着军民一家亲,与民同乐,是团结友爱的象征,同时,由于动作难度并不很大,因此无论男女老少,舞蹈天赋如何,都能够学有所成。因此,可以作为内容主导元素之一,丰满东北广场舞,必然是东北人喜闻乐见的。
老年人之所以去广场,一方面是精神生活匮乏,其次是我们缺乏相应的专门为老人建造的娱乐设施场地。中国经济向纵深发展后,年轻一代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因而老年人缺乏精神关怀,所谓幸福,既要物质上丰裕,精神也应得到饱满。这就要求文化工作者们要为广大民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而广场舞便是较为典型的一种。但广场舞更倾向于地域性的大众文化范畴,地区差异对广场舞的舞蹈类别和表现形式都存在极大影响。另外,自2008年以来广场舞出现以来,很快便在神州大地上发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出现了中国大妈到国际上表演广场舞的“惊喜”。但是,也出现了诸如曲目单一、文化内涵不高、扰民、舞蹈动作老旧等问题。这要求我们在编排广场舞的时候必须深加考虑。以秧歌舞深受欢迎的东北地区为例,一方面我们要求本土特色,其次还要靠近时尚。
在广场舞中植入时尚元素,可以着眼于两个方向。首选是流行文化,其次引领潮流。前者可以从当下最流行的影视、歌舞作品及互联网平台热搜中得到启示,后者则需要在苦练内功的基础上做到人有我优。《江南style》《小苹果》《最炫民族风》《东北东北》这些脍炙人口的神曲编排的广场舞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一省一区,几乎已经到了全民娱乐的地步,只要相应的旋律响起,大妈们就能自然地给出相应的舞步和动作。但我们认为,这并非不可超越的存在。所谓创新,哪一次不是在超越已有作品的基础上实现的?实际上,这些曲目的成功,从形式上看,主要是曲目节奏明朗而节奏感强烈,特别适合编排舞蹈。并且这种相对简单的动作刚好和大妈们的学习能力相适应。
而所以要植入时尚元素,则一方面是要让舞者具有时尚感和代入感,不感到自己掉队,是乡下文化的代表,另一方面也是便于舞曲的推广传播和普及。
艺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直白点说,这里的“生活”就是普通群众的日常创作,高居云端的作品即便精致,欣赏者却必然寥寥。实际上,随着现代信息和传媒技术的巨大发展,民族文化融合已经成为大趋势。除了特征十分鲜明的差异性文化元素,那些“无关紧要”的文化因子已经逐步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地域性差别却还在继续存在。因此,在编广场舞的时候,只需着眼东北,同时引入时代潮流,这样必然能使创新和推广都得到兼顾。
(责任编辑刘冬杨)
李沫,女,锦州市群众艺术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