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源
没有故乡的乡愁
郭金源
父母都出生在北京,同样我也是;而我心中的故乡应该是爷辈们生活过的湖南醴陵。仅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曾经随父亲去过一次,模糊的记忆只是听父亲和爷爷口述的。
听说那是个小城市,被誉为瓷器之城和鞭炮之乡。每年三月是一年中最好的月份,晴天多,阴雨少,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清凉舒适。那里空气很新鲜,不会像北京一样总是长时间的雾霾天。
在自己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便是乡下的祖宅,人们在这里闲散地生活着。阴雨天,小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被冲洗干净的石板路蜿蜒着穿越稻田伸向另一个村庄。园中水缸内积存的雨水好似一洼清泉,清可见底。站在老屋的平台上,目光从脚下慢慢上移,绿色的稻田扩展开来,一直延伸到与天边相接的地方。此刻,小雨停了,夕阳映红了天,蓝天衬出稻田的茁壮。这里的土地养育了家乡人,这里的天空呵护着家乡人。
这是一幅绝美的画面,但它却像水墨山水,在时光之中渐行渐远,淡到没有,淡到无法想起......
它,已经不再是十年前的那个它,我也已经长大;可能那里只能算是我的祖籍,而我居住的地方,是北京,可是,不知怎地,我没有故乡的感觉。是衣食无忧没有四处漂泊过,还是心底缺少一些根本的东西?
乡下的人们,与祖父同辈的已经寥寥无几,而与父亲同辈的也渐渐老去;与我同龄的人也都在成长,但早已认不得对方,甚至把名字都忘光了。每当想到这里,自己总会有一些酸楚,总会有一些莫名的无奈、无助,然而这就是生活。等我有了自己的家,我同样也会像爷爷那样告诉自己的孩子,那个地方是我们的故乡,是我们祖上日日夜夜生活的地方,仅此而已,也只能仅此而已。
夕阳西下,眺望窗外,我仿佛看见那夕阳下,那赤脚奔跑的身影,那便是我的故乡所在吗?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片净土,有时,那是对家乡的回忆,对故乡的思念。
不久前,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两位与众不同的乘客。之所以称为与众不同,是因为光从外貌上看他们就和常人有很大差别。一男一女,身上都穿着灰色调的衣裳,并且可明显见得那些缝缝补补的痕迹。老爷爷身背一把二胡,右手拉着带音响的手拉车,前面的老奶奶拉着他的另一只手,引导着方向。显然,老爷爷是个盲人。
随着公交车到达一站又一站,车上的人只见上不见下,越来越多。因为音箱体积较大,挡住了车内的通道。一名男子推了老爷爷一下,非常不耐烦地说了一句:“老头,把你的东西往边上挪,挡到道了!”老人连声应答,弯着腰,摸索着,将音箱挪到了旁边。二位老人一脸的无奈和无助。
他们给我的印象很深,他们有着一口外地口音,显然不是北京人;而他们的装束以及身上背的行囊却又明确地告诉我,他们已经居住在北京有一段时间了。快到新年了,他们该回到自己的故乡了,为什么他们却依然漂泊在北京,不能回去呢?他们被人嫌弃,无奈和无助;而我的无奈和无助又是因为什么呢?与他们相比,我的故乡在哪里?我的乡愁又在哪里?他们本可以去学习普通话,而他们并没有学会;那外地口音显得多么不协调,多么生硬!他们心中一定有故乡的!一定想在过年时回去,只是,对他们来说,故乡可能是那么遥远,遥远到只有异地漂泊的痛......
也许生活大抵都是这样,自己也无能为力,不管是我还是他们,心中的故乡似乎都渐渐远去,可能再也无法到达,甚至于最终无法想起,可能我们能够做的仅仅只是怀念吧。
乡愁是什么呢?我们的故乡在哪里呢?
[北京市161中学高一(5)班指导老师:刘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