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珺楠
摘 要:自国际油价暴跌以来,石油企业整体进入“极寒期”,生产经营面临严峻考验,在低油价下,一些油企不得不控制用工总量,压缩人工成本来维持企业的生存。本文分析了低油价下石油企业的用工形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低油价;用工总量;控制;降本增效
油价下行给石油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迫使企业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步伐,促进整个石油行业走出一条低成本发展之路。面对挑战与机遇,我认为要迅速转变思想,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寻求对策,勠力同心迎战低油价。
一、当前面临的形势分析
低油价下影响公司发展的人力资源问题主要矛盾是:用工总量控制及队伍结构调控与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面对低油价的形势与挑战,2016年公司用工形势十分严峻:公司迎来员工退休高峰期,一线队伍老龄化严重。油田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用工总量控制力度,继续严把入口关,压缩各类指标,并对公司部分指标下达了工作目标,多措并举几乎将公司人员补充渠道卡死。员工退休而人员补充渠道缩小,队伍结构性缺员现象严重,将出现人员无力应对项目、岗位、新增工作量的需要。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编制空间下优化人员配置,有效盘活用工存量,满足自然减员及业务量增加带来的刚性需求,将成为我公司的首要问题。
二、严峻形势下的应对策略
面对油价持续低迷、效益下滑等挑战,我们应本着 “持续降本增效”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应对措施,发挥科学管理增效益作用,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一)优化完善用工模式,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一是在保持公司机构编制管理架构整体稳定的基础上,优化组织机构设置。以“降成本、减层次、精干管理人员”为重点,完善各机构的工作界面,优化整合重叠业务,特别是做好公司机关、直(附)属单位的工作界面梳理、科室设置和编制定员工作,确保上级工作落实不漏项、下级工作有组织。及时修订岗位职责描述,分配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权限和任职条件,推进一人多岗的复合型岗位设置,优化岗位结构,持续减少管理层次,提升组织保障力。
(二)建立公司内部人力资源配置平台,有效盘活用工存量。通过用工分析,及时把握公司空缺岗位和缺失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在公司及所属单位机关鼓励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定期轮岗的管理模式,打破“一人一岗”,“一事一岗”的局限,推进公司人力资源余缺调剂,有效盘活用工存量。
(三)深化定员对标管理,加大定员定岗专项调研力度。对公司机构编制进行逐级分解,总结提炼简洁有效的定员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构定员标准,优化基层排班定员,提高劳动生产率。探索定员跟踪调整变更体系,充分结合生产、安全、设备管理流程,摸索以工作强度和劳动效率为依据的新的人力需求测算方法,本着“精干、高效、从紧”的原则,核定岗位定员,定期进行岗位分析,针对工作技能单一、工作量偏低的岗位进行优化,确保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个人才能的有效发挥,减轻公司负担。
(四)优化基层劳动组织模式,全面掌握分析基层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设置,推行更加优化的轮班倒班制度,优化班组内部人员配置,促进兼岗并岗、优化排班的实施,实现人与岗位工作量的合理匹配。优化人员搭配,提升技能水平。做到强弱搭配、新老搭配、性格搭配,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促进人员配备精干高效。
三、强化员工队伍建设,为降本增效提供有力保证
立足于公司业务发展需求,科学培养各类人才,大力建设以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等复合型人才为主的新型高效员工队伍。积极开展管理者能力培训,拓宽管理人员专业视野,丰富管理知识,自主提升管理水平。大力推行兼岗轮岗、一人两岗等措施挖掘员工潜力。倡导分工与专业化协作,打破“专人专岗”的局限,解决业务领域无交叉、岗位协作困难、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着力打造知识丰富、管理能力与执行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管理人才队伍;通过全面推进专业技术后备人才培养以及开拓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双序列”成长通道,建立健全核心骨干人才梯队,打造具备技术支撑能力的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强化员工素质,将操作岗位员工纵向的技能等级成长通道拓展为横向的“一专多能”成长通道,打破工种和岗位的界限,在基层单位间推行操作岗位轮换交流制度,灵活配置人力资源,着力培养一支“主岗精、多岗通”的技能过硬的复合型操作员工队伍;充分发挥劳务项目用工“蓄水池”的作用,完善“能进能退、有奖有罚”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项目用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建立并落实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实行统一的奖罚标准,强化业务素质、工作表现和业绩考核,不断促进项目用工增素质、学技能、快成长,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骨干力量。
四、细化用工管理行为,有效提升管控水平
一是以用工管控为中心,规范用工管理建机制。建立健全各类劳动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劳动用工管理,切实提高用工管理规范性和严肃性。通过制、修定《天然气公司请销假管理制度》、《天然气公司员工考勤管理制度》,《天然气公司加班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员工考勤管理、加班管理及请销假审批手续,对各类用工的考勤管理及工资处理进行规范,及时、认真的核实员工加班及休假的实际情况及提供的相关证明,做到严格控制、严格审批,全面掌握员工动态,避免用工风险,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二是着力推进岗位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规范统一的岗位名称体系、岗位职责体系和岗位能力评价体系,不断强化岗位动态管理。加强岗位管理考核力度,对员工进行动态管理,固化管理流程。深化运用岗位职责描述,采取能级管理的原则审核岗位职责描述内容,搭建岗位管理构架的金字塔体系,形成工作层级管控的局面,压缩管理层次,增强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建立健全岗位管理体系,为人事工作奠定基础和提供依据,构建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科学规范、衔接顺畅的人事劳资业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