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闺密聊起了一个问题,她老公对她一直很好,但她还是怀疑老公在外面有花头,但无证据,她也不想去查,因为她的理论是:身体出轨和精神出轨这两者,如果必须二选一的话,她宁愿接受前者,只要老公一直对她好。回家后,我失眠了。我是打算今年国庆节结婚的,要是我婚后也碰到这种事的话,真不知道应该接受哪一种才好了。你们说呢?
这位小浪催,十一刚过,你就遥想元旦;房尚待圆,你就剑指拆房,没饱暖你就思淫欲—你的未雨绸缪,你的超前思维,你的忧患意识,无不让老夫佩服得五体投地以及五脊六兽。你这个未婚女青年,连半截铁轨都还没铺好,就开始惦记着出轨之事,这事,赖宝同志说了:有轨才叫出轨,无轨那叫飘移。你飘移了,你走神了,你出鬼了,你见鬼了。
“身体出轨或精神出轨”这道选择题,就跟“老婆和老娘一道落水你先救谁”一样,是一个伪命题。伪就伪在它的不太可能。老婆和老娘一道落水的概率,比老婆和老娘一道在浴缸里戏水还低。你错就错在先行自说自话地做了一个绝望的假设,假设人夫尽出轨,区别无非精神还是肉体。虽然包括火车在内的一切轨道交通工具理论上都有出轨的可能,但实情却未必如此,否则,在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十二五”规划的铁路建设规模要比“十一五”更大,在此期间,我国铁道建设新线投产总规模将达三万公里,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十二万公里左右),铁道部长还不得隔天就换上一个?
即便你不介意,其中的所谓“精神出轨”,也是一个山寨的选项,因为它不好鉴定。你怎么搞检测?用什么侦查手段?你怎么就能断定他精神出轨了?他对你说了?那看他短信了?他开过发布会了?发表精神出轨微博了?单位年度体检测出这一项了?精神出轨又不是精神病,交给医生就能做出结论。
其实,如果两者一定要选一个的话,我还是觉得大多数男人的选择,即宁愿女方“精神出轨”来得比较聪明,比较狡诈,比较阿Q。因为出现在男女关系以及夫妻生活中的很多种状况,比如冷战、拌嘴、没话说,等等,都可以被视为“精神出轨”的现象。
不幸的是,大多数已婚尤其是已婚有孩妇女之所以都做出了和你的闺密同样的选择,无非为了生活和后代的保障。而男人之所以会做出和女人截然相反的选择,亦无非是担心后代的正宗性。所幸,对于大部分男人来说,只要确保第一胎为己出,接下来的非首发名单,就算出现了个把因女方肉体出轨而导致的“轨出”,通常也都会被自动扼杀于萌芽状态了。
所以说,“身体出轨或精神出轨你选哪一个”,端视你的重视程度而论。比如,骗已婚和骗未婚,都是行骗,但结果会很不一样。已婚比在意的是感情;未婚比较计较的是肉体。
更加坑爹的是,这个假设还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它会让你觉得精神和肉体这俩,每次都只会有一个出轨,一个留守。只要有一个到外面耍流氓,另一个就必定乖乖地待在家里——我呸!你以为精神和肉体是可以像瘦肉和瘦肉精那样分得这么清楚的吗?
肉体承载着精神,就像车厢盛载着乘客。当车厢都不在轨道上了,你能想象乘客们一个个还能跟没事儿人似的安坐如仪,斗地主的斗地主,玩手机的玩手机,该喝水的喝水,该撒尿的撒尿吗?
有没有保证精神和肉体都不出轨的办法呢?
有的。第一,没事别入轨,把有轨电车都改装成无轨电车;第二,没事别假设。只要你别把自个儿弄得跟铁道游击队似的,扒火车那个搞机枪,让机枪好好地留在火车上,让火车乖乖地跑在轨道上,那么,我觉得婚姻、老公什么的,就和高铁、动车组什么的也差不太多,皆不失为一种安全便捷的人生出行工具。
弹土琵琶下。
由沈宏非所倡导的美食美文已成为时下报刊界的风景,评论认为“沈宏非本人和他的深明挑逗意味的专栏文字还有他对吃喝与时尚的融汇,对流行话语的随手拈来,都成了一种新的路数。”沈宏非写过诗、小说,当过记者、编辑,连续居住超过10年以上的城市包括上海、广州和香港,对南北饮食文化的热爱、对报刊口味的熟稔以及对中西时尚文化的敏感造就了他在他在专栏写作的领跑地位,从而改写了谈吃谈喝一向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历史。
与《食相报告》、《写食主义》等书不同的是,《痴男怨女问沈爷》并不仅仅着眼于“饮食”,而是把笔触伸向了“男女”,正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依然是家家那本难念的经,依然是男女那道过不去的坎,沈宏非庖丁解牛般,刀刀入肉,丝丝入骨,活色生香的问答之间,让你开怀大笑,乐不可支,堪称一部当代人间喜剧。
编辑/周六